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环境权的内容

论环境权的内容


•我们并不是说前述的那些权利不重要,而是这些打着环境权的幌子,实质却是 相邻权,人身权的权利应该由民法进行调整,区分它们和环境权的关键就在权利 客体上,这些权利跟生态环境功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 •3.从环境权的确立目的上看也应该是生态环境功能。从环境权的发展历程我们 可以发现,它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个聪明人一拍脑袋的灵光一现,它的 出现就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世界环境危机,因此它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具有非 常明显的整体性的对象”。
环境权的内容
•1.环境权的内容不包括使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上面说到环境中的各要素可分为 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关于后者又有使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和享受环境资源的权利 之分。这样说的理由有二:一是会给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增加一层保护伞,二是 会对受害者的权利造成侵害。
•2.环境参与权是环境权的核心权能。这是基于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提出的 ,一方面公众是环境权的受益群体,一方面也是实际执行主体,明确这一核心权 利,对于环境权被公众普遍接受和理解有重要意义。
•3.环境权是权利,不能同时是义务,更不能是单纯的义务。环境权是享受美好 环境生活的权利,不能说我不过这种生活就要受到惩罚,确切的说它并不是权利 和义务统一的,它是一项自得权和可抛弃权,它并不是什么人或法律赋予的。 •国际法中关于“环境权”的内容规定 •1.实体性环境权:包括健康权和适足环境权 •2.程序性环境权:环境知情权,环境决策参与权,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
论环境权的内容
李天琪 王旭 历晨曦 刘连堃
环境权的提出
•“环境权”理论是1970年在东京的一次关于公害问题的国际座谈会上由一位美 国环境法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公民 的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应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和保护。 •环境权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倡导是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上,该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 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权是指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的法律权利。在国内法上被称为公民环境权,在国际法上被称为人类环境权。之 所以说它是狭义的,因为它从权利的不同组成部分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限制,详细 的请见下文。
环境权的客体
•我们认为环境权的客体为“环境生态功能”。原因有三点: •1.这是由环境生态功能的特征决定的。环境本身兼具财产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由 此决定了环境中的各要素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这是从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 用程度进行区分的,对于自然资源,自然有民法中的财产权进行规制,无论是私有 ,公有,都能进行民法上物权的区分。剩下的环境资源那就要创设一个新的权利进 行管理了,这就是环境权。 •2.从区分环境权与传统法律权利的角度看,也应该是它。法学界有些学者把诸如通 风权,采光权,清洁空气权,景观权,宁静权等列入环境权的范畴,我们说如果连 这种日常生活中只对一部分人进行保护的权利加入环境权,那像臭氧层破坏,人类 患癌几率升高;沙漠化扩张,耕地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不知多少岛 屿小国要国破家亡,这样的问题又应该由什么来规制呢?
•关于自然人的主体地位是为法学界普遍认可的,没有什么争议,其他三种主 体主要是法人,国家和非人自然体。 •首先,关于法人是否应当列为环境权主体,因为前面讲过环境权的内容不包 括使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样的话法人的主体存在就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而 且法人本身没有感情和感受,对于这样一个主体实在不适宜赋予环境权; •其次,关于国家环境权的问题,这就要谈到环境权的性质之争,有人认为环 境权是一项人权,应该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一项普通权 利,我们说环境权在国际上叫人类环境权,说明它不是一个主权问题,不涉 及国家利益角逐,它更多的是表现为能够为主体直接感受的权利,从这个角 度讲,国家和法人都不应该作为环境权主体; •最后关于非人自然体,即动物,植物,昆虫等是否应该享有环境权,权利作 为一个法律概念,它的适用范围应该在社会科学的范畴进行规定,非人自然 体本身不享有任何权利,这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法律的价值观念。它们 的权利是随着人类权利的变化而改变,它们是被改变的一方。 •综上所述,环境权的主体应该仅限自然人。
环境权的概念
•1.界定原则 •(1).严格以法律权利的概念为基点。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 权能或利益,因此环境权的概念首先要符合这个定义,其次还要满足主体,客体 和内容的三要素。 •(2).在特定的“环境”含义基础上界定。环境权作为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个概 念,自然要满足环境法关于环境的定义。 •(3).应该立足于法学规范界定其范围。既然环境权是由法学来进行定义和调 整,它就不能是一个自然科学上的概念,它应当满足法学学科对于一个权力的体 系和价值安排,它的定义范围和外延不能超过法学的界限。
环境权的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