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大题专题——题型分类汇编思考:如图10,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x +1(k≠0)与双曲线y =2x(x>0)相交于P(1,m).(1)求k 的值;(2)若点Q 与点P 关于y=x 成轴对称,则点Q 的坐标为Q();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例1、如图,已知A(-4,12),B(-1,2)是一次函数y=kx+b(k≠0)与反比例函数myx= (m≠0,x<0)图象的两个交点,AC⊥x 轴于点C,BD⊥y 轴于点D.(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m 的值;(3)P 是线段AB 上一点,连接PC,PD,若△PCA 和△PDB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1. 如图,一次函数y=kx+1(k≠0)与反比例函数myx=(m≠0)的图象有公共点A(1,2),直线l⊥x 轴于点N(3,0),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相交于点B,C,连接AC.(1)求k 和m 的值;(2)求点B 的坐标;(3)求△ABC 的面积.2. 如图,已知双曲线kyx经过点D(6,1),点C 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过点C 作CA⊥x 轴,过点D 作DB⊥y 轴,垂足分别为A,B,连接AB,BC.(1)求k 的值;(2)若△BCD 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 的解析式;(3)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AB:y=kx-3 与反比例函数8yx=(x>0)的图象相交于点A(8,1).(1)求k 的值;(2)M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横坐标为t (0<t<8),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N,则t 为何值时,△BMN 面积最大,且最大值为多少?4. 如图,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交于点A、B,点A、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交于点C,与x 轴交于点D.(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对于反比例函数2yx=,当y<-1 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在第三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ODP=2S△OCA?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反比例函数有关的不等式的解集问题 例 1、已知,如图,一次函数 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 、B 两点, 且与反比例函数 n y x= (n 为常数且 n ≠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 .CD ⊥x 轴,垂足为 D . 若 OB =2OA =3OD =6.(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3)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n x≤的解集1. 如图,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 .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my x=的图象在第 二象限的交点为 C ,CD ⊥x 轴,垂足为 D .若 OB =2,OD =4,△AOB 的面积为 1.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当 x<0 时,kx +b -m x>0 的解集.2.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 1=k 1x +b 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 ,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22k y x= 的图象分别交于 C ,D 两点,点 D(2,-3),点 B 是线段 AD 的中点.(1) 求一次函数y 1=k 1x +b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的解析式; (2)求△COD 的面积; (3)直接写出 y 1>y 2 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3. 如图,已知 A(-4,2),B(n ,-4)是一次函数 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上的两个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 kx +b mx->0 的解集.考点三、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例1、如图,直线 y =2x -6 与反比例函数 ky x= (x >0)的图象交于点 A (4,2),与 x 轴交于点 B .(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C=AB?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如图,直线y1=14x+1 与x 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C,与反比例函数y2=mx(x>0)的图象交于点P,过点P 作PB⊥x 轴于点B,且AC=BC.(1)求点P 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y2 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y1>y2 时,x 的取值范围;(3)反比例函数y2 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BCPD 为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y 轴上确定一点M,使点M 到C,D 两点距离之和d=MC+MD 最小,求点M 的坐标.1.已知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A,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P,已知△OAP 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有一点B 的横坐标为2,且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MA+MB 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点A(-2,n),B(1,-2)是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my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3)若C 是x 轴上一动点,设t=CB-CA,求t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C 的坐标.考点六、反比例函数相关的相似三角形例1、如图,直线y=x+b 与x 轴交于点C(4,0),与y 轴交于点B,并与双曲线y=mx(x<0)交于点A(-1,n).(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2)连接OA,求∠OAB 的正弦值;(3)若点D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以点D、C、B 构成的三角形△OAB 相似?若存在求出D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 如图,点B 为双曲线y kx= (x>0)上一点,直线AB 平行于y 轴,交直线y=x 于点A,交x 轴于点D,双曲线ykx=与直线y=x 交于点C,若O B2-AB2=4(1)求k 的值;(2)点B 的横坐标为4 时,求△ABC 的面积;(3)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APC∽△AOD?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专项练习选择以上3 个题型,分别改编一个题目。
阶段检测3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唯一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若A (2x -5,6-2x )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 <-3 D .x <32.已知下列函数:①y =-2x (x >0),②y =-2x +1,③y =3x 2+1(x <0),④y =x+3,其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大致是( )4.已知函数y =mx图象如图,以下结论,其中正确有( )①m <0;②在每个分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若A (-1,a ),点B (2,b )在图象上,则a <b ;④若P (x ,y )在图象上,则点P 1(-x ,-y )也在图象上.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第4题图 第5题图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当x >2时,所对应的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 )A .-2<y <0B .-3<y <-1C .-4<y <0D .0<y <16.一次函数y =43x -b 与y =43x -1的图象之间的距离等于3,则b 的值为( )A .-2或4B .2或-4C .4或-6D .-4或67.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第7题图A .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 .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 .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 .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 8.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小的是( )9.如图,正方形ABCD 位于第一象限,边长为3,点A 在直线y =x 上,点A 的横坐标为1,正方形ABCD 的边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y =kx 与正方形ABCD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第9题图A .1<k <9B .2≤k ≤34C .1≤k ≤16D .4≤k <1610.如图,已知点A (-8,0),B (2,0),点C 在直线y =-34x +4上,则使△ABC是直角三角形的点C 的个数为( )第10题图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已知A (-1,m )与B (2,m -3)是反比例函数y =kx 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 的值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面积为12,点B 在y 轴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3.如图,点A (m ,2),B (5,n )在函数y =kx (k >0,x >0)的图象上,将该函数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的曲线,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则k 的值为 .14.若直线y =kx 与四条直线x =1,x =2,y =1,y =2围成的正方形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5.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 (km )与慢车行驶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km.16.如图,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OABC 的边AB 与反比例函数y =1x (x >0)的图象交于点D ,且AD ∶DB =1∶8,则:第16题图(1)点D 的坐标为 ;(2)设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动点,则线段PB 长度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0题每题8分,第21题10分,第22、23题每题12分,第24题14分,共80分)17.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为常数,k ≠0)的图象经过点A (2,2),B (0,1).第17题图(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作出其图象; (2)当0≤y ≤2时,求x 的取值范围.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 (1)直接写出函数y =3x图象上的所有“整点”A 1,A 2,A 3,…的坐标;(2)在(1)的所有整点中任取两点,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概率.第18题图19.如图,反比例函数y =kx与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交于点A (2,2)、B ⎝⎛⎭⎫12,n .第19题图(1)求这两个函数解析式;(2)将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m 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m 的值.20.环保局对某企业排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超标,即硫化物的浓度超过最高允许的1.0mg/L.环保局要求该企业立即整改,在15天以内(含15天)排污达标.整改过程中,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y (mg/L )与时间x (天)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线段AB 表示前3天的变化规律,从第3天起,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第20题图(1)求整改过程中硫化物的浓度y 与时间x 的函数表达式;(2)该企业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能否在15天以内不超过最高允许的1.0mg/L ?为什么?21.小明和爸爸从家步行去公园,爸爸先出发一直匀速前行,小明后出发.家到公园的距离为2500m,如图是小明和爸爸所走的路程s(m)与步行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第21题图(1)直接写出小明所走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2)小明出发多少时间与爸爸第三次相遇?(3)在速度都不变的情况下,小明希望比爸爸早20min到达公园,则小明在步行过程中停留的时间需作怎样的调整?22.如图,在矩形OABC中,OA=3,OC=2,F是AB上的一个动点(F不与A,B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与BC 边交于点E.第22题图(1)当F 为AB 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当k 为何值时,△EFA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3.如图,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与直线y =x 交于点M ,∠AMB =90°,其两边分别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B ,四边形OAMB 的面积为6.第23题图(1)求k 的值;(2)点P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若点P 的横坐标为3,∠EPF =90°,其两边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直线y =x 交于点E ,F ,问是否存在点E ,使得PE =PF ?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某书店为了迎接“读书节”制定了活动计划,以下是活动计划书的部分信息:(1)陈经理查看计划书时发现:A类图书的标价是B类图书标价的1.5倍,若顾客用540元购买的图书,能单独购买A类图书的数量恰好比单独购买B类图书的数量少10本,请求出A、B两类图书的标价;(2)经市场调查后,陈经理发现他们高估了“读书节”对图书销售的影响,便调整了销售方案,A类图书每本标价降低a元(0<a<5)销售,B类图书价格不变,那么书店应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阶段检测3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一、1—5.ABABC 6—10.DCCCC二、11.2 12.-6 13.2 1412≤k ≤2 15.6016.(1)⎝⎛⎭⎫13,3 (2)2 2 三、17.(1)∵点A(2,2),点B(0,1)在一次函数y =kx +b(k 为常数,k ≠0)的图象上,∴⎩⎨⎧2k +b =2,b =1,解得⎩⎪⎨⎪⎧k =12,b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1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2)∵k =12>0,∴一次函数y =12x +1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y =0时,解得x =-2;当y =2时,x =2.∴-2≤x ≤2.即:当0≤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2≤x ≤2.第17题图18.(1)由题意可得函数y =3x 图象上的所有“整点”的坐标为:A 1(-3,-1),A 2(-1,-3),A 3(1,3),A 4(3,1);(2)所有的可能性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共有12种结果,关于原点对称的有4种,∴P(关于原点对称)=412=13.第18题图19.(1)∵A(2,2)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k =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4x .又∵点B ⎝⎛⎭⎫12,n 在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上,∴12n =4,解得:n =8,即点B 的坐标为⎝⎛⎭⎫12,8.由A(2,2)、B ⎝⎛⎭⎫12,8在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上,得:⎩⎪⎨⎪⎧2=2a +b 8=12a +b ,解得:⎩⎨⎧a =-4b =10,∴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4x +10. (2)将直线y =-4x +10向下平移m 个单位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 =-4x +10-m ,∵直线y =-4x +10-m 与双曲线y =4x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令-4x +10-m =4x ,得4x 2+(m -10)x +4=0,∴Δ=(m -10)2-64=0,解得:m =2或m =18.20.(1)分情况讨论:①当0≤x ≤3时,设线段AB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把A(0,10),B(3,4)代入得⎩⎨⎧b =103k +b =4,解得:⎩⎨⎧k =-2b =10,∴y =-2x +10;②当x >3时,设y =m x ,把(3,4)代入得:m =3×4=12,∴y =12x;综上所述:当0≤x ≤3时,y =-2x +10;当x >3时,y =12x ; (2)能;理由如下:令y =12x =1,则x =12<15,故能在15天以内不超过最高允许的1.0mg /L .21.(1)s =⎩⎨⎧50t (0≤t ≤20),1000(20<t ≤30),50t -500(30<t ≤60), (2)设小明的爸爸所走的路程s 与步行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s =kt +b ,则⎩⎨⎧25k +b =1000,b =250,解得⎩⎨⎧k =30,b =250,则小明的爸爸所走的路程与步行时间的关系式为:s =30t +250,当50t -500=30t +250,即t =37.5min 时,小明与爸爸第三次相遇; (3)30t +250=2500,解得,t =75,则小明的爸爸到达公园需要75min ,∵小明到达公园需要的时间是60min ,∴小明希望比爸爸早20min 到达公园,则小明在步行过程中停留的时间需减少5min .22.(1)∵在矩形OABC 中,OA =3,OC =2,∴B(3,2),∵F 为AB 的中点,∴F(3,1),∵点F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上,∴k =3,∴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3x (x >0); (2)由题意知E ,F 两点坐标分别为E ⎝⎛⎭⎫k 2,2,F ⎝⎛⎭⎫3,k 3,∴S △EFA =12AF ·BE =12×13k ⎝⎛⎭⎫3-12k =12k -112k 2=-112(k 2-6k +9-9)=-112(k -3)2+34,当k =3时,S 有最大值.S 最大值=34.23.(1)如图1,过点M 作MC ⊥x 轴于点C ,MD ⊥y 轴于点D ,则∠MCA =∠MDB =90°,易证∠AMC =∠BMD ,MC =MD ,∴△AMC ≌△BMD ,∴S 四边形OCMD=S四边形OAMB=6,∴k=6;(2)存在点E,使得PE=PF.由题意,得点P的坐标为(3,2).①如图2,过点P作PG⊥x轴于点G,过点F作FH⊥PG于点H,交y轴于点K.∵∠PGE=∠FHP=90°,∠EPG=∠PFH,PE=PF,∴△PGE≌△FHP,∴PG=FH=2,FK=OK=3-2=1,GE=HP=2-1=1,∴OE=OG+GE=3+1=4,∴E(4,0);②如图3,过点P作PG⊥x轴于点G,过点F作FH⊥PG于点H,交y轴于点K.∵∠PGE=∠FHP=90°,∠EPG=∠PFH,PE=PF,∴△PGE≌△FHP,∴PG=FH=2,FK=OK=3+2=5,GE=HP=5-2=3,∴OE=OG+GE=3+3=6,∴E(6,0).第23题图24.(1)设B类图书的标价为x元,则A类图书的标价为1.5x元,根据题意可得540x-10=5401.5x,化简得:540-10x=360,解得:x=18,经检验:x=1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则A类图书的标价为:1.5x=1.5×18=27(元),答:A类图书的标价为27元,B类图书的标价为18元;(2)设购进A类图书t本,总利润为w元,A类图书的标价为(27-a)元(0<a<5),由题意得,18t+12(1000-t)≤16800,而t≥600,解得:600≤t≤800,则总利润w=(27-a-18)t+(18-12)(1000-t)=(9-a)t+6(1000-t)=6000+(3-a)t,故当0<a<3时,3-a>0,t=800时,总利润最大;当a=3时,3-a=0,无论t值如何变化,总利润均为6000元;当3<a<5时,3-a<0,t=600时,总利润最大;答:当A类图书每本降价少于3元时,A类图书购进800本,B类图书购进200本时,利润最大;当A类图书每本降价3元时,无论怎样进货,总利润均为6000元不变;当A类图书每本降价大于3元,小于5元时,A类图书购进600本,B类图书购进400本时,利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