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硫酸教案

高中化学硫酸教案






(实验)Cu+H2SO4(浓)
认真观察
学会“发现问题”,
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本质,明确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
完成Cu+H2SO4(浓)的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金属与浓硫酸”产物规律,笔记
培养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推测Al与浓H2SO4反应激烈程度
猜测现象,与实际现象作对比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题
(趣味实验)“黑色面包”:
20克蔗糖+少量水+浓硫酸
带着好奇心观察
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并作好铺垫
硫酸

成分
(对比实验)取镁条分别与0.18 mol/L、1.8 mol/L、18mol/L的硫酸反应
猜测现象,与实际现象作对比
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起求知欲
分析两者组成上的不同
积极思考
领会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的“守恒”思想
(设问)设计一实验证明上述反应产物中含CO2、SO2H2O?
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完成P+H2SO4(浓)的化学方程式
学会“知识迁移”
小结“非金属与浓硫酸”产物规律,笔记
培养归纳能力
过渡:大多数金属比C、P的还原性强,因此也能与浓硫酸反应
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起求知欲
(实验)Al+浓H2SO4
分析钝化的实质
笔记
物理
性质
介绍实验安全知识
阅读书本,小结
实验安全教育
课堂小结:酸的氧化性与氧化性酸
课堂练习(见学案)
硫酸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特性;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结合“结构-性质-用途”的框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与吸水性区别。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笔记
渗透“量变引起质变”哲学观
脱水性与
吸水性
(实验)CuSO4•5H2O+浓硫酸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自习能力
(实验)纸屑、棉花、木屑+浓硫酸
观察,思考
引导学生比较两则实验中浓硫酸的不同作用,并小结
根据预习题回答,
笔记
过渡:“黑色面包”为什么是黑的?为什么会“发酵”?
与非
金属
反应
引导学生书写“C+H2SO4(浓)”的化学方程式,思考浓硫酸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