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剂的选择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清洁剂的选择和器械保养
一、目录
清洁剂的成分清洁剂的分类清洁剂的选用
器械保养
二、原因
无统一标准结果判断难自卖自夸新产品
三、新规范WS310.1-2009
9.1 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9.1.1 碱性清洁剂:pH值≥7.5,应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的现象
9.1.2 中性清洁剂:pH值6.5~7.5,对金属无腐蚀
9.1.3 酸性清洁剂:pH值≤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对金属物品的腐蚀性小。
9.1.4 酶清洗剂:含酶的清洁剂,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新规范WS310.1-2009
明确了清洁剂的分类
清洁剂≠酶清洗剂
酶清洗剂: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根据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四、清洁剂的成分
新规范WS310.2-2009
1、乳化
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2、分解酶碱酸
例如在实验室,常用酸来分解蛋白质
3、分离
什么物质具有乳化、分离功能呢?表面活性剂
4、清洁剂的核心成分
清洁剂的主要作用:使污物溶于水
作用机理:乳化、分解、分离等
核心成分:表面活性剂等
酶:锦上添花
5、清洁剂的其它成分
⑴鳌合剂/多价鳌合剂
减少硬水和金属的破坏作用
加强清洗效能
多价鳌合剂是典型的水垢抑制剂,增强水处理剂的应用效果
⑵腐蚀抑制剂,以防止:氧化蚀损斑变色
⑶器械保护剂
增强和保护不锈钢的钝化钝化层具有耐腐蚀作用
五、评价清洁剂(理论)—配方
1所选择表面活性剂是否科学
2是否含有螯合剂,避免离子对清洗的影响
3是否包含腐蚀抑制剂
4是否含有器械保护剂
5评价清洁剂(实操)
6看厂家
实力包括历史、产品线等
是否致力于感控事业
在国内有无办事处(公司)
是用户导向还是自身利益导向如宣传错误观念、浮夸产品、无谓攻击别人
资质如ISO、CE
7看产品
有无实验报告如兼容性研究
看产品标签、产品说明书、MSDS,最好是厂商原文
试用情况
六、碱性清洁剂
1、pH值≥7.5 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机理:脂—皂化反应:酯类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醇类,而后两者硬脂酸和醇类都易溶解于水
蛋白质—水解
碱性清洁剂
2、对金属无腐蚀
分为强碱、安全碱
去除朊毒体(PRION) 抑制微生物生长
国外规范
碱性清洁剂是首选德国、日本不用酶
美系、欧系清洗机厂家原文主洗程序是选择碱性清洁剂
七、中性清洁剂
1、pH值中性温和
八、酸性清洁剂
pH值≤6.5 对无机物作用明显
九、除锈剂
十、酶清洗剂
1、分解高泡、低泡、无泡
气泡阻隔了酶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
取出器械时又会把沾附在气泡上污染物带回器械上
泡沫会增加清洗的时间
用于自动清洗机时,缩短循环泵使用寿命
泡沫破裂可形成气溶胶,有可能增加操作人员的交叉感染的危险
泡沫可造成视觉障碍,影响清洗效果
不易冲洗,延长清洗时间,易有化学残留
2、气味
3、误区一:称作“酶”的清洁剂就对器械无损害,因为酶只是其组成成分这一
误区二:只有酶能分解蛋白质
蛋白质分解的三种方式:酸水解;碱水解;酶水解
十一、清洁剂的选用
清洁剂的兼容性与清洗机的材质相兼容与过程相容
与被清洗物品兼容与水质兼容与其它化学试剂相容与后续的消毒相容
如何了解清洁剂的兼容性
A.看实验报告
B.最好是厂家原文
C.或者网上厂家原版资料
十二、污染程度
直接影响选择
即使是同一的清洗剂,污染程度不同,使用清洁剂的比例也不同
在清洁剂的说明中只有一个稀释比例是不科学的
十三、清洗机分类高水压(美系) 低水压(欧系)
手洗:可参考低水压清洗机的选择
清洁剂的选择
手洗与机洗的稀释率
产品一:
手洗 1:80
机洗 1:200-500
手洗与机洗的稀释率
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机械力、时间、温度、清洁剂、水质
机洗时:机械力强、温度高、时间恒定
手洗时:机械力弱、温度低、时间不固定
结论:手洗的稀释率要低于机洗(如手洗为1:12,机洗为1:500)
器械保养
器械保养水质控制即时处理除锈润滑
十四、水对器械的影响
1、水的作用
影响清洗的四大因素均与水有关
2、水的组成
O
H
2
杂质
3、水的分类常水软化水纯水去离子水蒸馏水
水与清洁剂相容性
不同清洁剂对水的要求不同
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会与清洗剂中的化学基团形成难溶化合物导致清洗困难有的清洁剂只能用于软水/纯水
加入螯合剂可减少该影响
4、实际操作:查看厂家的说明,包括对水质的要求及原因
十五、即时处理
1.如果不即时处理增加清洗难度
2.残留污物:
影响穿透灭活消毒剂和灭菌剂热原反应堵塞管道破坏器械
3.损坏器械
4.如何即时处理
.有条件的立即手洗或机洗 .浸泡湿布覆盖保湿剂除锈剂
5.酸,对器械有害,不应常规使用
除锈后有涩的感觉是正常的
6.润滑油
避免器械磨擦带来的损坏
新规范WS310.1-2009
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
不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它性能。
润滑油
什么是水溶性矿物油?
乳化剂—使不溶于水的矿物油溶于水
一般来说,稀释后不分层说明水溶性好
判断优劣:
误区:越浓越好;挂油
要求厂家提供相关资料(原文):如对人体无害的研究报告;蒸汽、环氧乙烷等能穿透的报告
观察:器械是否有油斑;吸液泵是否有堵塞;清洗机内壁或管道有无油斑;
润滑油的使用
手洗机洗
手洗、机洗的稀释比例应不同
喷雾剂
优:重点突破
缺:使用复杂;人为因素影响大
器械保养的关键:彻底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