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分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一是通过对基本生物学知识、生物学观点、生物学情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是生物学教育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细胞分化”一节,既有翔实的生物科学史实资料,还有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又不乏热点新闻、医疗健康这样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生活实例。
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更乐于探究新知识,进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对生物学的理解、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己分析讨论问题,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是在学生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增殖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现了当今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细胞的分化与癌变、细胞全能性。
本节内容中,细胞分化是核心内容,《标准》对此要求达到的层次为理解水平,而细胞癌变、全能性都可由细胞分化的内容拓展而来。
本节内容既是对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
同时,细胞全能性又是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②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并说出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③概述细胞全能性并举例说明动植物克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公共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电视、互联网等)收集有关细胞分化、癌变的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形成评估有关信息科学性的意识和能力,并尝试科技小论文的写作。
②列举细胞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注人类的健康问题,认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树立内因与外因影响生命活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难点:细胞全能性概念及实例。
4.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了以下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使学习材料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以巩固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本节课的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提示作用,是“学与教”的过程模式。
5.课时和教具: 本课内容用1课时完成。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来辅助教学,既可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又可以解决知识量大、时间较紧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由于此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事例入手,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实例展开组织教学活动。
同时,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存在个体差异,对新鲜知识的接收与认知程度不一,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生物科学知识有效地整合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丰富和发展原有知识体系,在大脑中建构起新的知识、能力、价值观联系。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癌变
1.特征:无限增殖、容易转移
2.原因:外因致癌因素
内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二、细胞分化分裂、分化
1.概念:受精卵个体
2.意义:
3.特点:持久、稳定、不可逆高度分化的细胞
4.特点:基因选择性表达
三.细胞全能性
1.概念:
2.根本原因:体细胞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3.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六、教学评价设计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体验。
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以老师主导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求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
同时,还设置测评题,旨在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从而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七、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问题驱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从而建构知识。
我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率也较高。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让师生在课堂中一起探究知识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
但这节课的设计还有待打磨,教学环节还不够完善。
本节课过于追求内容上的面面俱到,使得某些素材的应用不够透彻,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再者,本课导入所采用的素材有些陈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距离也有些远,如果选用目前颇受关注的PM2.5的数据和危害,效果会更好。
而细胞癌变涉及到人体健康、防癌保健等内容本可以进行很好的拓展,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形成共识,对学生的生活建立良好的影响,可惜这部分的处理也不够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于细胞分化和全能性概念的处理不到位,让学生在书本上划起来,而没有在板书上表示,可能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应该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的方法来巩固对概念的认识,使学生将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课堂上缺乏巩固练习,没有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反馈。
此外,课件的量还可以精简,某些能口头表达的问题就不需要在课件上出现。
以上这些欠缺也都是平时的课堂教学所欠缺的,特别是我总是追求面面俱到,总是对学生不放心,怕讲不全,因此留给学生的时间就不够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时间留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