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医问答

法医问答

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任务:○1为侦查犯罪、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医学依据、揭露犯罪行为、维护保障人民生命安全;○2为医疗卫生立法提供依据;○3开拓新的学科领域。

内容:包括损伤、伤残、疾病及死亡的医学与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对象:○1尸体(主要对象)○2活体○3生物性检材
2、血痕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什么?
答:肉眼观察预实验确定实验种属实验个人识别○1肉眼观察:可疑血痕的大小、形状、颜色、部位及范围等。

○2预实验:常做可疑血痕联苯胺实验、酚酞实验来初步判断是否为血痕,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可能为血痕,阴性则不是血液或血液已被破坏。

○3确认试验:常做可疑血痕的凝集反应来确认是否为血液,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是血液,阴性则不是血液或血液已被破坏。

○4种属实验:常做血色原结晶实验(或氯化血红素试验)是否为人血,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为人血,阴性则为动物血。

○5个人识别:血液测定和STR+TCR实验来进行DNA识别,判断是甲血还是乙血。

3、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答:诱因:○1强烈的情绪变化、精神紧张,过分的“喜、怒、哀、乐、悲、思、恐”等,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2过度劳累,较强烈的体育运动等体力活动突然增加,如疾跑、登高、斗殴、搬抬重物等;○3暴饮暴食,主要指饮高度白酒和高脂肪餐饮食;○4气候异常,过冷或过热;○5其他,轻微外伤、过度吸烟、急性感染、性交,甚至睡眠中抑制等状况引起的异常反应等。

原因:包括急性病、潜在疾病或慢性病急性骤恶化、烈性传染病、异常或过敏体质等。

5、诈病、造作病(伤)的特点有哪些?如何鉴别?
答:诈病特点:○1目的性强○2检查困难○3模仿性强○4病程反复○5过分夸大○6体检不配合
诈病鉴别:○1要解决的问题:a、要明确被鉴定人是否存在该病b、该病与其临床表现是否吻合c、被鉴定人的这种表现是否尤其主观故意所致
○2鉴定要点:案情与病史的审查、询问病情、体检、专家会诊、慎重结论。

造作伤特点:○1共同特点:a、造作上有明确的目的b、损伤轻微c、损伤易诊断
○2特点:a、造作伤的部位显而易见、力手可达、与目的相符、不毁容不
致命。

b、造作伤种类以轻巧的锐器致伤最常见,而酸碱高低温伤、
枪伤爆炸伤最为少见。

c、造作伤处无衣物破损、现场多整齐不乱。

造作伤鉴别:○1要解决的问题:确认被检查者有无损伤,有损伤的必须详细记载损伤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方向等;确认該伤如何造成。

○2鉴定要点:案情调查、损伤检查、衣物检查、现场勘察及事件重建。

6、脑死亡的基本概念、判断标准及其医学意义是什么?
答:概念: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因此也可称为全脑死亡。

判断标准:○1深度昏迷○2无自主呼吸○3无反射○4平直脑电图○5脑循环停止
意义:可以免除对原发性脑死亡不必要的抢救、复苏措施;明确可供移植器官的时间;明确死亡具体时间;用于相关法医学鉴定或解决某些法律纠纷。

7、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
答:体表征象:○1颜面部淤血、发绀、肿胀○2瘀点性出血○3尸斑出现较早、显著、分布广泛、呈暗紫红色○4尸冷较慢○5牙齿出血(玫瑰齿),石竹色变
局部征象:○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3黏膜及粘膜下层点状出血○4急性肺气肿○5脾贫血○6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8、毒症状在中毒法医学的鉴定中有哪些?
答:
9、什么是个人识别?个人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个人识别指对尸体或活体进行同一认定。

要解决的问题:○1刑事案件中对无名尸、碎尸、白骨化尸、高度腐蚀难以辨认的尸体等的个人识别○2在灾难事故中遇难尸体的个人识别○3交通事故的逃逸案件中现场尸体的个人识别○4对昏迷意识丧失的患者、失去记忆的人、精神障碍的弃儿、整形后进行各种犯罪的人的个人识别○5青少年犯罪中年龄大小的个人识别对定罪量刑非常重要。

10、列表详述缢死与勒死的鉴别?
答:
11、生物性检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容易変性,降解腐败
○2环境对检材的影响,环境的作用是检材具有不确定性。

12、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是什么?
答:○1鉴别医疗意外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疾病自然转归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2区分医疗过程中由于潜化疾病发作而导致的猝死。

○3注意区别刑事犯罪行为。

○4在工伤、交通事故或一些伤害案件中,要注意分析损伤和处置不当的医源性因素在死因中所期的作用,以防止错误转嫁责任。

13、简述挫裂伤与砍伤的区别要点?
答:挫裂伤为钝器创,创道深,皮下、皮内出血,创面不整或不完全断离,多为内脏损伤、骨折或颅内出血,多位于头面躯干部。

砍伤属锐器创,创腔深,创口一般呈梭形,创面离断,甚至肢体离断,多位于头面部,其次为四肢、颈部和躯干部。

14、中毒症状在法医学的鉴定中有哪些?
答:
15、什么是损伤程度鉴定?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损伤程度鉴定: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对损伤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

○2鉴定原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损伤当时的伤情与损伤有直接关系的并发症,后遗症,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3注意事项:a、判断是否有损伤,是何种损伤,是否为造作伤b、不能因为临床治疗后情形好转和预后良好而减轻损伤程度c、鉴定时机的掌握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并可根据需要,在医疗终结后惊醒补充鉴定d、对于一些疑难案例,可凭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联合鉴定16、简述尸斑与皮下出血的鉴别?
答:从成因上看,尸斑是因血液坠积而成,而血斑是因打压而成;从分布位置看,尸斑分布在尸体低下而末受压迫的部位,而血斑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形成;尸斑的边缘界线不清楚,而血斑的边缘界线十分清楚,尸斑在坠积期和扩散期被压迫可以退色,而血斑在任何时候被压迫都不退色;尸斑表面有表皮剥脱及肿胀等损伤的特征,而血斑有时伴有表皮剥脱及肿胀等暴力损伤的特征;切开尸斑皮肤观察,组织呈均匀的紫红色,而血斑皮内或皮下有凝固或流动性血液,其界线清楚;显微镜下观察,尸斑无组织和细胞的破坏,而血斑则有明显的组织和细胞的破坏。

17、简述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
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