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B.1895 年 C.1896 年 D.1902 年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收复新疆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6.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B.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附录一 本课 PPT 课件
附录二 精编精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A.丰岛海域 B.旅顺海域 C.威海卫海域 D.大东沟海域
2.光绪皇帝御笔亲题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李鸿章
运动高涨。
学以
致用, 展示精编精选习题(见附录二) 选择题学生抢答;
举一
材料题随机抽查。
反三
化难为 易,培 养学生 的知识 迁移能 力;为 日后教 学做铺 垫
巩固知 识,检 查教学 效果。
2 /9
板书设计 (课件展示,板书从略。教师可板书关键词:邓世昌、腐败无能;《马关条约》等)
教学反思
(教师自行反思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记录缺憾、提出整改建议)
7.自《南京条约》以来清政府被迫开辟的一系列通商口岸,从地理分布看,显示的特点是
A.由京城向大城市发展
B.由割占领土到清朝治地
C.由贫困地区渗透到富庶地区
D.由东南沿海渗透到内地
8.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钓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资本输

激动 能动
1.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进入到( )的
新阶段。
拓 展 2.(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 抢答;理解甲午战争造成
延伸, 厂,打破清政府民间办厂的限 中国的深重灾难。
能 力 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
提升 的发展。
3.甲午战争以后,)的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第 0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初级中学 李超军
教材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 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 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b5E2RGbCAP
1.展示“导读提纲”:
根本原因
自 主 阅读课文,圈划、思考:
时间
学习, 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主要战役
建 构 原因、主要战役、结果及影响。 民族英雄
知识 ②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战败 失败原因
的原因。③结合《马关条约》 影响
的内容分析其严重危害。④思 考甲午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2.展示课件知识简表①、②。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课后
1 /9
阶段 启动
主动
步骤
创 设 温故知新:
情境, ①19 世纪 60 至 70 年代新疆
导 入 危机有哪些表现?②左宗棠收
学生抢答。
新课 复新疆的意义何在?③收复新
疆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管理新疆?
①自主学习
②以“开火车”方式完成
简表 表①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由二部分组成:黄海大战,侧重介绍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事迹和献身精神;《马关条约》,日 本开始对中国在经济上大规模勒索和、领土上大片侵占。p1EanqFDPw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大陆政策、邓世昌、《马关条约》。 2.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的严重危害;理解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3.引导学生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分析归纳
D.邓世昌
3.与 1842 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
要体现在 jLBHrnAILg
A.开埠通商
B.割地赔款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4.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

A.1894 年
学习精神。5PCzVD7HxA 2.牢记“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
教学准备: 1.教师自制 PPT 课件(体现五步教学法);2.学生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有效资源。
表②《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开埠
设厂权
影响
意图 附记 巩固知 识,激 发学生 成就感。
引导学 生提取 有效历 史信息, 培养自 学能力
互动
预设问题: 合 作 1.结合《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分 探究, 析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质 疑 2.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解惑 何在?
根据 讨论交流,集思广益。 “火车” (学生可能提出新的疑问, 障 碍 , 超出预设,掀起讨论高潮) 探 究 疑
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 xHAQX74J0X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3 /9
材料二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李鸿章 请回答: 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那场战争? 2.结合两则材料归纳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3.读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DXDiTa9E3d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五步教学法,优化课堂结构:①启动:创设情境,调动主体;②主动:自主学习,建构知识;③
互动:合作探究,质疑解惑;④激动:拓展延伸,能力提升⑤能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RTCrpUDGiT 2.充分利用 PPT 课件,扩充课堂容量,优化展示效果。 3.要点提炼法、列表归纳法、纵横联系法、比较、综合法、史料分析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和为民族振兴而发奋图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