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借款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

借款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

借款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借款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篇一:借款合同纠纷代理词代理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因 A(以下简称 A)诉 B(以下简称 B) 、D、G 借款合同纠纷一案,XXX 律师事务所接受 A 的委托,依法指派 XXX 律师作为 A 的代理人参与了本案的庭审。

现根据本案相关证据及庭审情况发表如下代理意见:一、A 与 B 签订的借款合同真实有效,A 完全履行了向 B 放款 300 万元的合同义务,而 B 对于收到该借款的事实也予以了明确确认。

1、2017 年 9 月 10 日,A 与 B 签订 A 流借字(2017 年)第 870 号借款合同,约定 B 向 A 借款金额为 300 万元,月息13‰,逾期罚息26‰,借款期限七个月 (从 2017 年 9 月 10 日起至 2017 年 4 月 10 日止) 。

该借款合同是双方在 A 住所地签订的,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真实有效的合同,且 B 对该借款合同的真实性予以承认。

2、当借款合同与借据约定不一致时,以借据为准。

该借款合同第三条款项下,借款期限起始日与借款借据不一致时,以第一次放款时的借据所载实际放款日期为准,本条第一款约定的借款到期日作相应调整。

B 与 A 签订该借款合同于2017 年 10 9 月日,但实际放款日为 2017 年 11 月 13 日,即借款期限起始日应当以借据载明的日期 2017 年 11 月 13 日为准。

且还款日期调整为 2017 年 3 月 13 日,借款期限为四个月。

3、该合同约定借款人 B 违约时,由 B 承担贷款人 A 实现债权的合理费用。

本案A 为实现债权和担保权利支付的律师费 12 万元应由B 承担。

二、B 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仍拖欠 A 借款 300 万元本金及利息。

1、 2017 年 11 月 12 日,B 以授权委托书的形式授权予其法定代表人 C 接收 A 发放的 300 万元借款。

2017 年 11 月 13 日,A 根据 B 的指示将借款 300 万元转至案外人 C 名下的 XX 银行 XX 支行账户上(卡号为) ,并由案外人 C 将该借款转交 B。

以支付凭证为依据庭审核实,且经过确认,B 已收到上述借款,但 B 未能按期履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的义务。

2、B 在 2017 年 4 月收到 A 借款到期催收函后承诺当月还款 50-100 万元,但依旧未能实现其还款承诺,因迟延履行已构成违约。

3、以 A 与 C 借款发放回收凭证和 A 与 B 借款发放回收凭证这两组证据清楚表明,B 与 A 签订并履行的多份借款合同中,B 系通过案外人 C 的账户接收借款,通过案外人 C 或 F 的银行账户予以还款,虽存在交叉还款,但案外人 C 与 A 之间的借款关系同 B 与 A 之间的借款关系明确区分开,借款还款账目一一对应,根本不存在混淆的现象。

至于 B 在 2017 年 11 月 11 日归还的 300 万元,并非其偿还本案诉争借款合同的借款,而系 B 偿还其先前所欠 A 其他借款合同的款项。

因放款日期调整,2017 年 11 月 13 日,A 才将本案诉争的 300 万元借款转入 B 指定的 C 账户,该借款至今仍未归还。

因此,请求 B 偿还 300 万元借款的诉求应得到支持。

三、D 本人与 A 签订的保证合同真实有效,不存在套用其他保证合同的行为,D 与 G 系夫妻,应对借款承担连带责任。

1、G 与 D 系合法夫妻,经协商一致,G 签署了配偶同意确认书,同意 D 以夫妻共同财产为 B 与 A 签订的 A 流借字 (2017 年) 第 870 号借款合同提供担保。

2、2017 年 9 月 10 日,D 与 A 签订了 A 流保字(2017 年)第 870-1 号保证合同,保证范围为借款合同本金及利息、罚息、违约金和 A 为实现债权与担保权利而发生的费用,保证期间为两年。

该保证合同真实有效。

3、D 和 G 承认该保证合同系对 2017 年 9 月 10 日那份借款合同进行的担保,即承认对 A 流借字(2017 年)第 870 号借款合同提供担保,而本案诉争就是 A 流借17 年)第 870 号借款合同,所以,不存在套用其他保证合同的事实, D 和字(20G 应对该借款承担连带责任的诉求应得到支持。

综上所述,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法应当得到法院支持。

望贵院公正判决。

此致 XXX 法院代理人: 年月日篇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代理词代理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我受本案原告 XX 银行的委托,担任该行诉 XXX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代理人,现结合相关事实证据及有关法律法规,发表代理意见如下:第一被告违反合同约定,多次未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20XX 年 X 月 X 日,被告因汽车消费贷款与原告签订了《个人借款/担保合同》,合同签订后,根据证据 X 借据显示,原告将 7 万贷款发放给被告。

根据合同约定,该笔贷款期限为三年共计 36 期,自实际放款日起,被告按月以等额本息还款的方式偿还原告贷款本息,还款日为实际放款日对应日。

被告若未能在还款日足额偿还当期本息,即视为违约一次。

连续违约三次或累计违约六次,则原告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立即全部偿还已到期和未到期的贷款本息。

现在根据证据 X 银行提供的被告的还款明细显示,在前十二期,被告还款的记录非常良好,能够在还款日当天或之前,足额偿还当期贷款。

但从 20XX 年 X 月开始,也就是第十三期开始,被告的还款情况就出现了不良记录。

第 X 期、第 X 期是超过还款日还款;第 X 期、第 X 期未足额还款,甚至还有第 X 期未还款的情况。

原告信贷部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发催收函向其催收,被告在接到催收通知后,口头表示愿意还款,但却未见实际行动。

至起诉时止,已累计违约 X 期,共计拖欠贷款本金 XX 元、利息 XX 元、罚息 XX 元。

第二、被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如前所述,根据原告与被告签订被告若未能在还款日足额偿还当期本息,即视为的《个人借款/担保合同》约定,违约一次。

连续违约三次或累计违约六次,则原告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立即全部偿还已到期和未到期的贷款本息。

根据证据显示被告已累计违约 X 次,大大超过了六次,因此原告在宣布解除合同的同时,要求被告立即偿还未还的已到期和未到期的贷款本金 XX 元,利息 XX 元,罚息 XX 元,共计 XX 元。

此致 XX 人民法院代理人年月日篇三:个人借款/担保合同》,合同签订后,根据证据 X 借据显示,原告将 7 万贷款发放给被告。

根据合同约定,该笔贷款期限为三年共计 36 期,自实际放款日起,被告按月以等额本息还款的方式偿还原告贷款本息,还款日为实际放款日对应日。

被告若未能在还款日足额偿还当期本息,即视为违约一次。

连续违约三次或累计违约六次,则原告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立即全部偿还已到期和未到期的贷款本息。

现在根据证据 X 银行提供的被告的还款明细显示,在前十二期,被告还款的记录非常良好,能够在还款日当天或之前,足额偿还当期贷款。

但从20XX 年 X 月开始,也就是第十三期开始,被告的还款情况就出现了不良记录。

第 X 期、第 X 期是超过还款日还款;第 X 期、第 X 期未足额还款,甚至还有第 X 期未还款的情况。

原告信贷部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发催收函向其催收,被告在接到催收通知后,口头表示愿意还款,但却未见实际行动。

至起诉时止,已累计违约 X 期,共计拖欠贷款本金 XX 元、利息 XX 元、罚息 XX 元。

第二、被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如前所述,根据原告与被告签订的《个人借款/担保合同》约定,被告若未能在还款日足额偿还当期本息,即视为违约一次。

连续违约三次或累计违约六次,则原告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立即全部偿还已到期和未到期的贷款本息。

根据证据显示被告已累计违约 X 次,大大超过了六次,因此原告在宣布解除合同的同时,要求被告立即偿还未还的已到期和未到期的贷款本金 XX 元,利息 XX 元,罚息 XX 元,共计 XX 元。

此致 XX 人民法院代理人年月日篇三》一枚,约定借期为 5 个月,月息1.5 万元,到期还本。

该约定真实、合法、有效,即未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也未侵犯集体、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

首先,该民间借贷的主体为原告冯君华、被告贺斌,二者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独立自主地从事民事行为,该借贷关系的形成是二者真实意思的表示;其次,原告与被告贺斌以书面方式达成该协议,在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对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内容形成合议,被法律所允许,受法律保护;再次,该借款事实已实际发生,原告在被贺斌出具《借条》后,已经将该款项交付,双方形成合法、有效的借贷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通过双方书面或口头约定形成的特定债权债务关系,该债权债务关系一经产生即受法律保护。

因此,原告与被告贺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该笔债务为被告贺斌、杨晓桃夫妻间的共同债务,应由其共同承担债务偿还义务。

被告贺斌在 2017 年 1 月 18 日向原告出具的《借条》虽然只有其个1人签字,但被告杨晓桃对该债务也是明知的,应认定该债务为夫妻间共同债务。

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方向法庭出示了一组证据,即“2017 年 7 月至 12 月,原告与被告杨晓桃间的《短信内容》。

孝义市人民法院” (2017) 孝民初字第 26 号《民事判决书》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予以了认定,充分证明了被告杨晓桃对该债务是明知的,是其夫妻的真实意思表示,被告贺斌、杨晓桃以离婚的方式将该房产转移到被告杨晓桃名下,属明显逃避债务的行为,不能排除被告杨晓桃承担该共同债务的义务。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 24 条规定:借条》后,已经将该款项交付,双方形成合法、有效的借贷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通过双方书面或口头约定形成的特定债权债务关系,该债权债务关系一经产生即受法律保护。

因此,原告与被告贺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该笔债务为被告贺斌、杨晓桃夫妻间的共同债务,应由其共同承担债务偿还义务。

被告贺斌在 2017 年 1 月 18 日向原告出具的《借条》虽然只有其个1人签字,但被告杨晓桃对该债务也是明知的,应认定该债务为夫妻间共同债务。

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方向法庭出示了一组证据,即“2017 年 7 月至 12 月,原告与被告杨晓桃间的《短信内容》。

孝义市人民法院” (2017) 孝民初字第 26 号《民事判决书》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予以了认定,充分证明了被告杨晓桃对该债务是明知的,是其夫妻的真实意思表示,被告贺斌、杨晓桃以离婚的方式将该房产转移到被告杨晓桃名下,属明显逃避债务的行为,不能排除被告杨晓桃承担该共同债务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