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复句的含义。
•2、掌握复句的类型。
•
过程与方法:
•3、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4、判断单句和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用上关联词语不但使句子更加通顺,而且使句子的意思也更明确。
使语言顺畅,叙述清楚,说理深刻,更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1、精讲多练与学生互查
2、分组讨论,强化理解
学法1、做好课前预习
2、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在实例分析中提高表达水平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
2、认识单句和复句:
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
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
(一)单句
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相对而言,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主谓成分构成。
(二)复句
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特点: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
然是单句。
3、复句的类型:
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
(1)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致、致使、从而、可见、既然、由于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之所以……是因为
(学生活动:运用因果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2)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要不是
不然、否则、要不然
搭配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若是……那么要是……则假若……那么
(学生活动:运用假设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3)条件复句:
其中一个分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况作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条件成立下产生的结果。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一旦、任凭
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
除非……不除非……否则不管……都不管……总
无论……也任凭……也
(学生活动:运用条件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4)并列复句:
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单用的:也、又、还、同样、同时、以及、另外、一面、另一方面
搭配用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
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有时……有时也……也
并列复句的构成1、直接组合2、借助关联词组合
(学生活动:运用并列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练习:指出下列名言的复句关系:
A、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
B、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C、倘若回到老家,这种机会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D、三车间之所以取得了好成绩,是由于挑选了技术最好的工人。
4、布置作业:
填关联词
①__________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__________ 看上去只有盘子那麼大。
②晚上, 我__________ 看书, __________ 看电视。
③张老师___________ 关心我们的功课, ___________ 关心我们的身体。
④___________ 明天不下雨, 我们___________ 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⑤在美国迪士尼乐园里我玩得__________ 开心__________ 快乐。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学好了关联词语的使用,我相信在以后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会非常出色。
七、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课。
在教学中,我采用系统归类、分析比较、揭示规律的教学方法进行关联词的复习。
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