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煤机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第十四章)

采煤机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采煤机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第一节、采煤机掉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造成采煤机掉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一、原因分析1.检查刮板输送机齿轨内有无坚硬物体刮、卡。

2.煤机是否超高、超宽、超负荷进刀。

3.查看煤层是否有坚硬矸石。

4.没有按照停机要求操作采煤机,造成截割部重负荷开停机,瞬间受力;5.滑靴磨损严重与滑靴架配合间隙大6.刮板机直线度差、滑靴架蹩卡受力7.滑靴架质量差、设计不合理8.在煤质硬度高或有夹矸时牵引速度过快,滑靴架受外力过大9.滑靴架在行走过程中受外力蹩卡,而保护未起作用。

10.刮板机平整度差;煤帮侧哑铃销断裂,造成槽口缝隙过大;11.采煤机行走齿轨断裂或缺失;12.行走滑靴、支撑滑靴断裂;二、采煤机掉道预防措施:1.采煤机过速、过流整定值过高2.检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是否平直。

煤帮侧、老唐侧的中部槽连接销无断裂。

3.检查刮板输送机齿轨内有无坚硬物体刮卡。

4.采煤机是否超高、超宽、超负荷进刀,采煤机是否带病运行。

5.查看煤层是否有坚硬矸石,适当降低牵引速度。

6.检查煤壁机道内有无刮板等铁质杂物存在,齿轨是否变形。

7.检查机械部分其他部件有无损伤,配合是否正常。

8.更换磨损超限的导向滑靴、支撑滑靴。

9.将作业场所刮板机部件认真检查,确保刮板机完好。

10.将作业场所杂物及工器具清理干净,保证采煤机刮板机运行条件良好。

11、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牵引速度。

12.严把零部件的进货验收关,杜绝三无产品。

第二节:采煤机截割部的拆除作业:采煤机截割部拆除作业;1.拆除滚筒外端盖。

2.拆除滚筒端盘侧冷却喷雾水管及接头。

3.拆除滚筒端盘侧紧固螺栓。

4.将滚筒用5T倒链固定到伸缩梁千斤座上。

5.打出伸缩梁,将滚筒从截割部滚筒座上拉出固定到可靠位置将截割部调整到合适的拆卸高度,将行星头用枕木垫实。

6.用专用工具将调高千斤摇臂侧销轴取出。

7.用专用工具将摇臂与行走箱固定短绞轴取出。

8.用倒链将摇臂行星头及截割部电机固定在支架可靠位置。

9.利用调高千斤来回伸缩配合专用工器具将摇臂与行走箱固定长绞轴取出。

10.用倒链将截割部放到刮板机及煤壁的合适位置。

第三节:造成采煤机下滑的原因分析与处理:1、工作面倾角变化大,由缓倾角忽然变成大倾角;(23°--30°)2、采煤机操作时频繁紧急制动造成制动器摩擦片退火;3、电磁阀故障;4、日常检查维护不到位;5、牵引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故障一:牵引电动机后部积油太多(此方法与摇臂电机齿轮轴的处理是一样的)故障二:制动器不起作用1、检查摩擦片是否磨损严重,超出4毫米时要更换摩擦片,安装时如果是A-0302,就先将制动活塞提起,提起时用M8X25的螺栓,如果是ZD00方法是一样的。

2、是否在牵引时管路不来油,查电磁阀不动作,或低压低于1.3Mpa。

故障三:牵引部与行走箱结合面漏油由于牵引部减速箱内第二级行星机构处的油封损坏,导致行走箱老塘端面渗油,因为行走箱属于开式齿轮箱,其内的轴承是靠油脂润滑,所以判断不可能有齿轮油渗出。

故判断是牵引部与行走箱结合面漏油,需更换其处油封。

第四节:采煤机截割部的传动特点:1、通常截割部采用3~5级齿轮减速。

2、大部分采煤机电动机的轴心与滚筒轴心垂直,所以传动装置的高速级总有一对锥齿轮。

3、截割部传动系统中设有离合器,用于采煤机调动或检查滚筒和更换截齿时,使截割部脱开,滚筒不动,以保证工作安全。

4、为了适应不同煤质的要求,滚筒油两种转速,利用变速齿轮来变速。

5、为加长摇臂,扩大滚筒调高范围,摇臂内常装有一串惰轮。

6、由于行星齿轮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比大,效率高,可减小齿轮模数,所以末级采用行星齿轮传动。

7、才煤机滚筒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为保护传动件,最好在传动系统中设保护装置。

第五节:行走滑靴损坏的原因及处理:采煤机行走滑靴产生裂纹的原因分析;1、没有按照停机要求操作采煤机造成截割部重负荷开停机,造成滑靴架瞬间受力产生裂纹;2、在煤质硬度高或有夹矸时牵引速度过快,滑靴架受外力过大;3、刮板机直线度、水平度差、滑靴架蹩卡受力;4、滑靴架质量差、设计不合理;5、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槽口间隙大;6、滑靴磨损严重与滑靴架配合间隙大;7、滑靴架在行走过程中受外力蹩卡,而保护未起作用;预防措施:1.查看煤层是否有坚硬矸石,适当降低牵引速度。

2.最大限度保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平、直。

3.煤帮侧、老唐侧的中部槽连接销无断裂。

4.检查刮板输送机齿轨内有无坚硬物体刮卡。

5.采煤机无超高、超宽、超负荷进刀,采煤机不能带病运行。

6.采煤机过速、过流整定值符合出厂要求。

7.检查煤壁机道内有无刮板等铁质杂物存在,齿轨是否变形。

8.检查机械部分其它部件有无损伤,配合是否正常。

9.及时更换磨损超限的导向滑靴、支撑滑靴。

10.将作业场所刮板机部件认真检查,确保刮板机完好。

11.将作业场所杂物及工器具清理干净,保证采煤机刮板机运行条件良好。

12、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牵引速度。

13.严把零部件的进货验收关,杜绝三无产品。

第六节:采煤机不能制动的故障原因及处理:采煤机正常工作时,制动器处于常开状态,制动器不制动,只是在出现事故或电动机停机时才起安全制动,所以对其可靠性要求很高。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1)制动稳定性差,制动器开始的制动性能可靠,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制动性能下降,有时出现制动失效的严重现象。

2)摩擦片使用寿命短,现场调研发现,采煤机液压制动器的摩擦片更换比较频繁,影响了采煤机的正常运行。

3)机械释放方式可靠性差,在无油压释放制动器或更换摩擦片时,靠两个M8螺钉来机械释放弹簧的制动压力,很容易发生滑丝现象,造成机械释放失效。

另外,工人很难及时准确地知道摩擦片的磨损程度,不能按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摩擦片。

现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

(1)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发现制动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缸体漏油,制动器缸体与活塞之间采用O型圈密封,由于O型圈是靠橡胶环的弹性变形形成的正压力实现密封,其磨损补偿量小,且在动密封中易产生滚动和扭曲,影响了密封的效果并使少量压力油泄漏,泄漏压力油进入摩擦腔内,沾在摩擦片上,使摩擦制动力的制动力矩减小,制动性能下降,有时出现制动失效的严重现象。

2)摩擦片磨损过大,从这种液压制动器结构原理来看,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大小是由摩擦片性能和和弹簧的性能决定的,摩擦片磨损过大势必造成活塞行程偏大,弹簧的压缩力减小而使制动力矩减小。

(2)造成摩擦片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所选的摩擦片的材料的性能方面的问题引起的,采煤机液压制动器的材料是普通的石棉树脂。

采煤机制动器是靠石棉摩擦片和对偶钢盘摩擦产生制动力矩的。

摩擦表面在制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变化,会在接触界面产生一种不同于两摩擦元件基体材质的界面膜,这种界面膜是多种组分和结构组成的复杂膜。

当摩擦面温升超过一定值时,摩擦面局部区域形成一层“气垫膜”。

在切向摩擦力的作用下,由于表层的塑性变形,微凸体凹处气体被包覆,在反复制动下成为表层承受循环应力的薄弱环节,从而加速表面膜的破裂和磨粒的剥离。

钢的摩擦表面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膜的强度低、硬而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易开裂或破裂,而从金属表面剥离变成磨粒。

实际上,摩擦材料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逐渐地由导热系数比摩擦材料高得多的摩擦盘以热传导方式所吸收,由于石棉的导热性能很差,因此摩擦表面的温度急剧升高。

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如果制动强度比较大,不但石棉会产生裂纹,而且对偶钢盘内外温度梯度也比较大,摩擦表面应力超过对偶钢盘材料的强度值时,对偶钢盘外表面遭到破坏而产生裂纹,即发生龟裂,这些都影响制动片寿命。

即使在一般强度的制动中,石棉也会发生很大的热衰,严重影响摩擦片的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

(3)机械释放方式可靠性差主要原因是设计得不太合理,液压制动器的机械释放是由两个M8的螺钉旋进在活塞上面的螺孔上,靠螺钉端头与后盖之间作用力来克服弹簧力,将活塞提起使制动器松闸,在现场实际操作中,由于螺钉旋进程度无法定量只能靠经验掌握,经常造成旋紧用力过头,将活塞上面螺孔的丝扣拧坏使制动器活塞报废。

液压制动器常见失效缘由及修复方法,一共有四种失效缘由:安装调试不当、密封元件老化、摩擦元件磨损、液压介质无效。

1、安装调试不当液压制动器若安装调试不准确,摩托车制动时就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噪音,并伴有制动力差.制动距离长的故障。

制动盘两端摩擦圆环工作面的平面度要求在0.08mm以内,其端面跳动不大于0.10mm。

安装时要保证制动盘与车轮及车身整体的平行,且制动盘与车轮轮毂的联接应牢固,不得有丝毫松动。

2、密封元件老化因密封元件长期与非石油基制动液接触并在高压下反复动作,会出现疲劳老化。

防尘圈、密封圈等橡胶件老化导致漏油;制动油缸活塞部位的密封圈老化还会影响油缸活塞的复位性能及摩擦元件磨损间隙的自动调整功能。

如果油管老化会增大其膨胀系数,影响正常的活塞比和操纵力的增大倍数。

油管爆裂会漏油和使制动无效。

若发生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及时更换橡胶密封件或油管。

3、摩擦元件磨损当制动盘和制动衬片磨损过度时,也会导致制动无力。

若制动盘厚度的磨损量超过了1mm。

制动衬片磨损后的保留厚度低于规定值,就必须更换制动盘或制动衬片。

4、液压介质无效油池内的制动液低于观察窗上标志刻度线较多时。

会导致制动操作力的提升缓慢.手柄操纵松软无力.需及时添加与原制动液相同牌号的制动液至刻度标志正上方3mm~5mm。

(文档由爱奇艺播放器/分享)脏污的制动液使手柄操纵僵硬,活塞和液压系统胶着。

必须先清洗油池、油泵、油缸、油管等,再更换清洁的制动液到规定位置。

若油路中裹夹入空气.因空气比制动液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会使手柄操作无力.自由行程过大.压力迟迟升不到位.应及时将制动液中的空气排掉。

正确的排气方法是:首先取下制动油缸上排气阀的防尘帽,将排气管套上,排气管的另一端则浸入盛装制动液的器皿中:其次在油池注满制动液,迅速紧握几下手柄,感到油路系统中有压力时一直握紧手柄,旋松排气阀半圈,等到排气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便拧紧气阀,取下排气管,套上防尘帽:最后在油池内添加制动液,放入隔膜和防尘帽,再合上油池盖,拧紧螺钉。

必须注意.排气时不能将油池内的制动液抽空,以防止空气重新进入液压系统。

第七节:采煤机截割部电机扭矩轴损坏的原因: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损坏的原因分析;1、采煤机超负荷运转,截深、采高超过采煤机的设计要求。

2、采煤机割到支架前梁或伸缩梁上。

3、采煤机在机窝段运行时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向煤臂弯曲,直线度差,造成采煤机割到刮板机铲煤板上。

4、煤臂机道内的坚硬铁器没有及时清理出来。

5、采煤机截割坚硬的岩石。

6、煤臂内出现地质构造带,采煤机不减速,强行截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