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导读]变电站作为整个电网中的一个节点,担负着电能传输、分配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任务曾柳霞(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发展过程Basic concept of integrated auto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Zeng Liu-xia(Guangdong Grid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CorporationFoshanGuangdong528000) 【Abstract】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is the use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to realize substation secondary equipment (including relay protection, control, measurement, signal, fault recording, automatic devices and far dynamic devices, etc.) to re-combination of features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substation operation of all equi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itoring,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of a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devices in the mutual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data sharing, the completion of subst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asks to run.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replaces the conventional substation secondary equipment, simplifying the substation secondary wiring. Substation substation automation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and reduc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to provide users with high-quality power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sures.【Key words】Substation automation; Basic concepts; Development process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1. 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要性变电站作为整个电网中的一个节点,担负着电能传输、分配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任务。
变电站继电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是保证上述任务完成的基础。
在电网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电网各节点(如变电站、发电厂)具体实施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是电网自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它应确保实现以下要求:(1)检测电网故障,尽快隔离故障部分。
(2)采集变电站运行实时信息,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视、计量和控制。
(3)采集一次设备状态数据,供维护一次设备参考。
(4)实现当地后备控制和紧急控制。
(5)确保通信要求。
因此,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高效、实时、可靠,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统一监测、管理、协调和控制。
同时,又必须与电网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共享,优化电网操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并为电网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留下空间。
传统变电站中,其自动化系统存在诸多缺点,难以满足上述要求。
例如:(1)传统二次设备、继电保护、自动和远动装置等大多采取电磁型或小规模集成电路,缺乏自检和自诊断能力,其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2)二次设备主要依赖大量电缆,通过触点、模拟信号来交换信息,信息量小、灵活性差、可靠性低。
(3)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传统变电站占地面积大、使用电缆多,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负担重,二次设备冗余配置多。
(4)远动功能不够完善,提供给调度控制中心的信息量少、精度差,且变电站内自动控制和调节手段不全,缺乏协调和配合力量,难以满足电网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要求。
(5)电磁型或小规模集成电路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不能远方修改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定值和检查其工作状态。
有些设备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晶体管型二次设备,其工作点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传统的二次系统中,各设备按设备功能配置,彼此之间相关性甚少,相互之问协调困难,需要值班人员比较多的干预,难于适应现代化电网的控制要求。
另外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试验和维修,既便如此,仍然存在设备故障(异常运行)不能及时发现的现象,甚至这种定期检修也可能引起新的问题,发生和出现由试验人员过失引起的故障。
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要性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量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使得电网结构日趋复杂,这样要求各级电网调度值班人员掌握、管理、控制的信息也大量增长,电网故障处理和恢复却要求更为迅速和准确;二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电网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对环保要求更高,这样也对电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许多的要求,如,要求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发电厂、变电站减少占地面积。
要解决上述问题,显然仅依靠各级电网调度运行值班人员是难以解决的。
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电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案。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造就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现有的变电站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变电站;第二种是部分实现微机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第三种是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自动装置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研究单位和制造厂家生产出的各种功能的自动装置,(比如我公司采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直流电源和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等),主要采用模拟电路,由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组成,对提高变电站和发电厂的自动化水平,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些自动装置,相互之间独立运行,互不相干,而且缺乏智能,没有故障自诊断能力,在运行中若自身出现故障,不能提供告警信息,有的甚至会影响电网安全。
同时,分立元件的装置可靠性不高,维护工作量大,装置本身体积大,不经济。
2.2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装置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微处理器技术开始引入我国,并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变电站自动化方面,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或微处理机代替了原来的继电器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组成的自动装置,利用微处理器的智能和计算能力,可以发展和应用新的算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能够扩充新的功能,尤其是装置本身的故障自诊断功能,对提高自动装置自身的可靠性和缩短维修时间是很有意义的;此外,由于采用了数字式,统一数字信号电平,缩小了体积等,其优越性是明显的。
由于这些微机型的自动装置,只是硬件结构由微处理器及其接口电路代替,并扩展了一些简单的功能,虽然提高了变电站自动控制的能力和可靠性,但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原有的功能和逻辑关系,在工作方式上多数仍然是各自独立运行,不能互相通信,不能共享资源,变电站和发电厂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到70年代初,便先后研制出电气集中控制装置和集保护、控制、信号为一体的装置。
在80年代中期,由某大学研制的35kV变电站微机保护、监测自动化系统在某变电站投入运行。
与此同时某省京自动化研究院也开发出了220kV某河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此外,国内许多高等校及科研单位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一些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的自动化系统。
为国内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进入90年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某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某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某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某Power comm 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国电南瑞的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