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文献分析及参数生成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文献分析及参数生成

• 收集原则
• 国内外指南要收集尽量全 • 文献收集不求全,以信息饱和为准 • 指标的体系框架参考国内外指南,特别是国内的指南 • 指标尽量全,冗余的可以通过后期专家剔除
汇总分析中国 历年指南中儿 童哮喘诊断标 准变迁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指标体系》 汇总当前相关资料,并汲取专家经验
补充分析当前已 有诊断量表中的 影响因素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文献分析及参数生成
文献检索的背景 ——当前学龄前儿童哮喘诊断缺少明确的诊断标准
01 目前,中国学龄前儿童哮喘诊断缺少明确的诊断标准 02 “32111”量表参数来源缺乏强大的数据支持 03 思考:若参数生成依据文献库,在优质文献中筛查6岁
以下儿童特征性表现,则可能更符合临床真实需求
中文文献
入选篇幅
149篇
104篇
证据等级2b
100篇
4篇
(队列研究)
证据等级3b
37篇
(病例对照研究)
91篇
无法评价等级
12篇
9篇
(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不符)
NOS 6分以下
极个别
全部
NOS 7-9分
绝大多数
0
综合考虑年龄、数据提取等排除因素,最终 纳入7篇英文文献。
经综合分析,纳入的7篇文献不能满足meta分析需求
英文包括:“Asthma, wheeze, cough, children, prediction, activity,allergy, parental history,shortness of breath,cohort study,RCT”等; 中文包括:“哮喘、喘息、咳嗽、儿童、变态反应、预测、影响因素、气促、活动、家族史、 队列研究、RCT”等。
初步设想 ——希望通过现有数据库了解哮喘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区别
通过现有数据库检索, 分析比较6岁以下哮喘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区别,
了解该部分患儿的疾病特征。
设定较多关键词以扩大搜索范围
01.关键词设定
鉴于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与诊断的困 难性,设定了较多的关键词以期扩大搜索范围,从而降 低漏检率。
经排除重复的初筛 初步检索的13万6千余篇英文文献纳入149篇
英文文献初步检索结果及初筛
经排除重复的初筛 初步检索的2万1千余篇中文文献纳入104篇
中文文献初步检索结果及初筛
确保资料提取完整性与真实性,减少偏倚或错误发生
• 由两位研究人员分别提取文献资料,如对同一篇文献存在分歧,则由第三人复核,并在文献质量评估 中对不合格文献说明剔除理由。
纳入标准
(1)英文或中文文献; (2)研究人群为1~5岁儿童; (3)与哮喘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或 队列研究、RCT研究; (4)能从文献全文中获得完整的数 据资料 。
排除标准
(1)未提供对照组; (2)无法获得数据; (3)资料收集方法或分析方法不科学
或不提供; (4)文献质量评价不能通过; (5)综述、系统评价文献; (6)同一人群重复发表的文献。
使用牛津大学EBM中心关于文献类型的新五级标准评价证据等级
对初筛纳入的文献质量评价分析,最终纳入7篇英文文献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
证据等级评定: 文献证据等级评价依据牛津大学EBM中心关于文 献类型的新五级标准。
英文文献
综合上述因素,且纳入文献数较少,故不 建议进行meta分析,仅建议进行综述或 系统评价。
但进一步分析发现,38种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
在本项目在可提取的哮喘诊断影响因素中发现,7篇文献中每 篇可提供的有效影响因素在4~21个(种)不等,累计82个影 响因素,其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至少<0.05)的有 38个(种)影响因素。 以上38种因素与文献参考分类方法可用于进一步诊断标准设 计与研究。
专家review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指标体系》
补充国外指 南中的诊断 体系
筛选前期文献检索 中的哮喘诊断及影 响因素归纲
汇总前述所有相关影响因素,分类整理并生成各级指标
• 方法
• 汇总分析前述内容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其特征表现分类整理发现,相关影响可主要涵盖七大类别, 即一级指标;
02.数据库筛选
选取常用的5个英文数据库和4个中文数据库
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 Embase、 Medlin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中文数据库包括:万方; 中国知网(CNKI); 维普;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设定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A
异质性 文献间异质性大:随访例数100-30000不等;国籍不尽相同;随访 时间1-10年;诊断哮喘年龄2-8岁不等;
B
数据提取 并非所有数据均能提取,且由于缺乏原始数据,部分计量资料无法进 行合并与再处理。
C
类似因素 由于不同文献分类方法不同,文献间异质性较大,故不建议进行“相 同”因素数据合并。
• 每个一级指标下,包括相同类别下的不同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如喘息下又可分为发作频率、发作次 数和诱因等二级指标,而发作频率又可分为不同量化指标,如>3次、很少/不频繁/总是等三级指标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03
04
喘息
典型症状
特异反应性
家族史
05
诊断性治疗
06
实验室检查
07
其他因素
最终纳入 7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以及43项三级指标
提取内容必须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人口学信息; (2)研究时间与地点; (3)文献研究的方法学设计; (4)纳入人群的临床特征; (5)影响发病的各项因素; (6)结局指标等。
使用适于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 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文献质量
• 本研究中初筛纳入的文献多为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 NOS量表适用于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 NOS对文献质量的评价采用了星级系统的半量化原则,满分为9分。
提出可行性方案
尽管meta分析未能形成,但对纳入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可用于诊断标准设定的38种因素!
基于前述影响因素的提取, 开启建立《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指标体系》的思考
• 目的
• 收集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指标,建立供专家讨论以及数据验证的指标体系
• 来源
• 前期检索的相关文献 • 历年国内外指南 • 专家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