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岭镇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瑞委办[2007]51号)、《关于建立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瑞组发[2009]164号)、《关于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社区建设中作用的意见》(瑞组发[2011]85号)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考核办法适用于湖岭镇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大学生村官”)。
第二章管理第三条湖岭镇大学生村官由镇党委领导管理,具体由镇党群工作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大学生村官由湖岭镇人民政府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在任职前由湖岭镇人民政府与大学生村官签订统一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一般为三年,试用期为三个月。
第五条合同期内,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需提前30天通知镇党委,可提前解除合同;合同期满后,根据双方意愿确定终止或续签合同。
第六条大学生村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湖岭镇人民政府可解除合同:(一)散布有损党和政府声誉的言论。
(二)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四)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五)参与或支持赌博、迷信等活动。
(六)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八)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基本称职以下或合同期满考核不称职的。
(九)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
(十)发现兼职(全日制)的,第一次镇党委予以诫勉谈话,第二次发现将解除合同(经镇党委同意兼职的除外)。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应解除合同的情形。
第七条每个行政村和居民区原则上选聘一名大学生村官,确定大学生村官所工作的村(居)时,采取个人提出志愿与组织就近统一调配相结合的办法。
大学生村官原则上安排在农村新社区工作。
对进入农村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劳动合同关系不变,工作岗位以社区为主。
第八条大学生村官进村和社区,原则上以安排助理职务为主,一般应考虑安排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工作岗位。
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适应、表现优秀的,可通过法定程序或其他有关规定担任村或社区相应领导职务。
第九条大学生村官的党、团组织关系应迁往工作所在村(居)、参加村(居)组织生活。
第十条实行请销假制度。
大学生村官应严格遵守岗位考勤制度,因事、因病需请假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请假3天以内的,由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审批;超过3天的,由办事处主任审批,并报镇党群工作办公室备案;5天或5天以上的,由各办事处报镇党委批准,假期结束,应及时销假;严格控制5天以上时间的请假。
办事处每月对大学生村官的出勤情况进行一次统计、考核;在镇科室挂职锻炼的,由镇党群办进行考勤、考核。
第十一条实行民情日记制度。
大学生村官要将每周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成效等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上,每月至少4篇。
镇党群办每季度要组织1次抽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在岗情况。
第十二条实行“民情巡访”制度,每位大学生村官应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每月巡访应不少于三户。
第十三条实行挂职锻炼制度。
各办事处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大学生村官到镇十大办或办事处内设科室进行短期轮岗挂职锻炼,参与各种重点工作,每年不超过1个月。
挂职锻炼必须报镇党群办备案。
第十四条实行交流汇报制度。
各办事处每季度要召开1次座谈会,加强大学生村官思想、经验交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三章教育培训第十五条镇党委有计划地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
第十六条实行脱岗学习制度。
对每月全勤的大学生村官奖励1天脱岗学习,但必须经申请,由办事处统筹安排。
脱岗学习可累计,但1次性连续脱岗学习不能超过5天。
脱岗学习不作缺勤计算。
第十七条镇党委将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相应计划,加强大学生村官培训学习。
(一)岗前培训计划。
组织新进大学生村官参加统一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1周。
(二)业务培训计划。
根据镇委、镇政府每年中心工作任务,由镇党群工作办公室组织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或镇科室负责人,对在岗大学生村官至少开展1次集中授课。
(三)结对帮带计划。
各办事处要为大学生村官分别确定1名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三级传、帮、教。
(四)互学互促计划。
建立大学生村官QQ联系群,搭建民情日记、工作日志、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交流平台,拓宽党委政府和大学生村官的沟通渠道,使大学生村官实现“八小时外”自我学习,互学互促。
第十八条大学生村官要结合本村或本社区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调研文章,四篇简报,上交镇党群办公室。
第四章考核第十九条考核主体。
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工作由镇党委主管,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监督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工作。
具体考核细则由办事处制订和实施,方案报镇党群办审核备案。
第二十条考核方式和内容。
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平时考核占60%,年度考核占40%;其中年度考核包括岗位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占30%)、民主评议(占5%)、办事处领导班子评价(占5%)。
(一)平时考核。
每月1次,主要考核内容为考勤、远程教育、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
由办事处党委结合驻村干部、村干部月度考核内容,制定具体考核细则。
进农村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平时社区和村的工作考核比重为2:1。
(二)年度考核。
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一般在年底与村级班子(或社区班子)考核一并进行。
目标责任制考核是指对村“两委”班子(或社区班子)在本年度内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其他重要工作任务等方面的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核;由办事处党委结合驻村干部、村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制定具体考核细则。
民主评议重点评价大学生村官个人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
民主评议大会由村党组织负责人或社区党总支书记召集,办事处考核组负责人主持。
对进农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问村官考核,其参会人员范围是:社区三套班子、本社区驻村干部、本社区的部分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
参加民主评议大会的人员应达到应到会人数的50%以上。
评议大会上,先大学生村官个人述职,然后进行民主测评,参会人员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每名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进行无记名投票,再由办事处党委按优秀票计1分,称职票计0.8分,基本称职票计0.6分,不称职票计0.2分的分值,计算民主评议得分,其计算公式为:民主评议得分=(优秀票数×1+称职票数×0.8+基本称职票数×0.6+不称职票数×0.2)× 100/总票数。
弃权票不计入总票数。
办事处领导班子评价在结合个别谈话结果的基础上,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每名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进行无记名投票,计算方法同上。
个别谈话由办事处考核组确定部分参加民主评议大会代表以及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员进行个别谈话,谈话面不得低于参会人数的30%,参会人数少于20人的,谈话面要达到50%以上。
个别谈话时,考核组一般由2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做好谈话记录,个别谈话的结果应如实向办事处党委汇报。
第二十一条考核等次确定。
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根据瑞安市有关文件规定,由办事处党委差额推荐,镇党委经综合评估后确定人选,进行通报表彰。
(一)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村级班子,该村大学生村官不得评为“优秀”、“称职”等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访等工作被“一票否决”的;(二)大学生村官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年度考核应当确定为基本称职:考核总得分(平时考核折算为60分,年度考核折算为40分,两者相加即考核总得分)排名后三名且低于70分的,当年考核审定为基本称职,由镇党群办公室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三)大学生村官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年度考核应当确定为不称职:1、任期内本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2、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3、组织或参与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4、违法违纪受到司法机关或纪检部门处理的;5、考核总得分在60分以下的(平时考核折算为60分,年度考核折算为40分,两者相加即考核总得分);6、连续2年考核基本称职的大学生村官以一次不称职计算。
7、因其他严重问题或被办事处党委认定应当确定为不称职的。
第二十二条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量化得分以及考核等次与大学生村官报酬、奖惩、任用直接挂钩。
(一)平时考核结果,报镇党群办审核备案,作为大学生村官发放月份工资的依据。
月份工资由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组成,其中基本工资本科1200元、专科1000元,考核工资600元,按月考核细则实际得分发放考核工资。
(二)年度考核结果,报镇党群办审核备案,作为大学生村官发放年度奖金的依据。
年度考核以1000分计,按实际得分发放年度奖金。
(三)考核基本称职的,大学生村官的年度奖金按年度考核得分的80%比例发放。
(四)考核不称职的,大学生村官的年度奖金不予发放。
(五)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优先作为各类先进评选的推荐人选。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共湖岭镇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