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私权PPT课件

隐私权PPT课件


• 我们有哪些隐私权? • 你喜欢将个人私生活中的事情告诉他人 吗? • 你喜欢打听别人的秘密吗?
材料:
小李和小吴是一对好朋友,两人无话不说,包括许多 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天,两人为了一件事情争得脸红 脖子粗。本来,解释一下就可重归于好,可小李想, 自己那天没争赢,在同学中失了面子,你不是有许多 秘密吗?我就让它们成为公开的秘密。为此,小李将 小吴对自己谈的许多私生活在全体女生中传播。小吴 知晓后,找到小李,指责她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侵犯 了自己的隐私权,使自己受到了精神打击,要她赔礼 道歉。谁知小李却拒不认错。小吴也想来个以牙还牙 ,公开小李的一些秘密,但一想那样做,自己也违了 法,于是将一纸诉状递到法院。法院查明事实后,认 为小李在同学中公开自己知道的他人隐私,侵犯了小 吴的隐私权,损害了其名誉,给小吴造成了一定痛苦 ,为此判决小李公开向小吴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 失费200元。小吴不是以违法对违法,而是以合法的手 段对待违法行为,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偷看他人日记; 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在公共场合将他人的秘密公开等。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法律来保护我 们的隐私权呢?
提醒:回答这一问题就是需要你能够了解在法律上 是怎样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 参考: 如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 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 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 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补充:在我国现行 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 。);《邮政法》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除公安、检察等机关为国家安全等需 要可依法检查公民的通信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 得以任何理由私拆、私阅他人信件等。
材料题:
材料:13岁的中学生张玲,性格活泼开朗, 可母亲对她管教很严。为了了解张玲的思 想状况,母亲总是趁张玲不在家的时候, 翻看张玲的日记。不仅如此,母亲还总是 用电话分机偷听张玲的电话。 说一说:你认为张玲母亲的做法对吗?为什 么?作为家长,应该以什么方式了解子女 的思想动态的?
参考:
• 张玲母亲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日记内容 属于隐私,未经张玲允许,其他人不能看 。作为家长,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是非常 必要的,但不能侵犯子女的合法权益。可 以采取朋友式的交谈,或找老师了解情况 ,或找子女的朋友、同学了解情况等。
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
什么是隐私:
是指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 程中的秘密。 (说明:是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 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 如个人生理上的缺陷、隐疾,个人的心理 活动,日记的内容等。)
隐私权:
就是公民有隐瞒不危 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 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 权利。
材料: 张某在与他人斗殴的过程中,导致他人重伤 并不治而亡,张某也失去了一根手指。为了逃 避法律的制裁,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靠在建 筑工地打工维持生活。后来全国开展了声势浩 大的追捕逃犯的“扫黑”行动,公安部门在互 联网上公布了张某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些体貌特 征,特别是他少了一根手指的事实。建筑公司 的一名职工在互联网上看到消息后,就向公司 领导反映了情况,公司领导就向当地公安部门 举报了张某,最终张某落入法网。张某在被捕 的时候心理很不服气,他认为,公安部门在互 联网上公布和建筑公司的领导职工向他人泄露 他缺少了一根手指的事情,都是对他个人隐私 权的侵犯。
说一说:你的身边有没有发生类
似的事情?你又怎么看呢?
• 提示:一种情况是有,那你可以把事情说 出来告诉大家讨论。 • 我的观点:说出别人的隐私及在公众场合 问及别人的隐私,那就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权。这是不道德的,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第一框题:
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
--------我们也有隐私权
材料:
一、一对婚后不育的夫妇,领养了一个男孩,一家 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谁想到14年后,邻居间吵 架竟将这个家庭的秘密捅了出去,没有精神准备 的孩子被这一事实搞晕了头,离家出走,闹得这 对夫妇将邻居告上法庭。 二、一所中学对初中一年级新生进行一项调查,内 容涉及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方方面面。当老师在 课堂上公开问及谁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谁的家长 下岗时,遭到学生们的抗议。学生们认为,老师 在班上询问这些问题,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第二框题:
维护我们的隐私权
看一段材料:
这是一位初中女生的话: 我从小就没有听说过“隐私权”,爸爸 和妈妈经常随意拆看我的日记、信件,同 学打来电话,他们也要问是什么事儿。我 能理解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对我的关心,但 我不想什么事都让他们知道。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你可以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听到过的 。)
想一想:你认为张某的隐私权受 到侵犯了吗? 为什么?
友情提示:我们可以从张某所做的事情方 面去考虑。 参考意见: 张某的隐私权没有被侵犯。因为他所 做的事本身就是违法的。法律保护的隐 私权有个关键的定义,那就是不危害社 会的个人私事。
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再举出一 些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吗?
例如:
讨论:你对小李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从小吴的维权行动中,你有什么感想 ?
• 小李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小吴的 隐私权。 • 要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本课小结:
• • • • 什么是隐私? 什么是隐私权? 我们有哪些隐私权? 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
课堂巩固:
• 判断题 1、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不应该有什么不可告人 的秘密。 ( ) 2、凡是不愿告诉别人的东西,都属于法律所要保 护的隐私权内容。 ( ) 3、谁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我也要想办法摸清他的 隐私,公之于众,互相扯平。( ) 4、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当用法律武器 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