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课后研讨记录
万敏:应用新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题。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以学生讨论,展示为课堂流程的中心环节,老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讲解
隆国平: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大部分学生配合积极,听课比较认真,睡觉等违纪现象基本未出现,学案完成情况较好,老师讲课生动活泼,师生互动较多。
文波:立足文本,读出基本思想。阅读能迅速抓住问题核心,理清线索,总结观点,培养基本阅读的素质与能力。
曾寿才:课堂气氛好,书声朗朗,教师设问环环相扣,多媒体运用熟练,与课堂教学结合紧密。
活动
小结
本次活动,上课教师准备充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状态好,师生互动较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教者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能全面地把握孟子论证的特色,也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研讨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研讨
主持人
贺伯军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
2016.4.6
活动地点
宁乡六中教学楼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万敏张燕阳燕娇贺伯军曾寿才晏碧荣赵芳隆国平文波
活
动
内
容
贺伯军:教师导入非常精彩,兼用故事和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孟子本人和课文背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老师体态端庄自然,精力充沛,讲解生动活泼,大部分学生能积极配合。
赵芳:以孟子名言导入。补充学生未提及的知识点,师生互动较多,基本能够在课堂上针对所讲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张燕:板书工整、有条理。班班通的使用合理,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及本文说理的特色。
阳燕娇:迅速切入话题中心,把握矛盾的关键,符合文本的对话情境,便于学生紧扣治国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更能体会孟子议论严谨、环环相扣的逻辑特色;便于深文浅教,直入正题,使全文结构自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