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的历史与现状
果敢时间最长的人物。
万方数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 年第 2 0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杨氏家族的发展
其实早在罗星汉之前, 就有著名的杨振材 7 兄弟, 即源( 夭折)材、 祥、 勋、 、 声、 徽、 烈。 明清时期, 在宣抚司下面, 根据不同的情况, 又有一些部落式群体的土司。其中木邦宣慰 司下辖 3 个土司, 3 果敢土司是其中之一。10 0 多年前, 果敢一杨姓大户, 每年替代当时叫“ 大 伙头” 的陈姓土司前去木邦述职, 捐交一年的“ 门赋”“ 、烟课” 。后来木邦宣慰使将这一杨姓青 年任命为果敢土司, 陈氏被闲赋一旁。大约至晚清光绪初年, 麻粟坝有了被正式任命的土司一 职, 首任姓杨名国正, 他就是果敢最后一任土司杨振材的先祖。 杨国正主政的年代, 正值“ 麻粟坝烟” 声誉雀起之时, 当时因出产鸦片, 商业兴盛, 社会繁 荣, 人口日 增。麻粟坝“ 烟名” 远播, 并与英国殖民统治者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也就在这一时 期, 果敢地区传统的“ 烟会” 应运而生, 成为当地一年一度最为热闹的盛事。 14 年以前, 果敢土司署未设自 92 卫队, 管辖本地区治安与司法的是由二三十人组成的“ 红 包头” 。这是一支服装怪异的“ 警察” 队伍, 头上的红布, 据说是从英人雇用印度巡抚的头饰而 来, 身上皂白相间的服装与腰中的弯刀, 是清代衙役的装束。这支队伍, 由果敢地区的“ 门赋”
重镇东枝的宅中。 取缅名“ 畏蒙” 的罗星汉, 出生在果敢的大竹著。由于是长子, 其父对他宠爱有加, 罗朝兴 专门请了一个云南的私塾先生为罗星汉的教师。在罗星汉 1 岁时, 0 罗家迁移到了一个叫干猛 的寨子, 它是果敢三个坝子中最富庶的一个。
二战中, 多国部队决战缅甸战场, 中国远征军遣散的国民党老兵中, 有文化的流落在缅北 各地, 依靠华人的力量, 办起了各种华文学校和训练班。 日 英人重返缅甸。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本战败后, 缅甸国内展开了风起云涌的独立斗
一 8 一 7
万方数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 年第 2 01 期
县西北) 和虎距关、 汉龙关、 天马关( 清末中英勘界时, 三关划归缅甸) 。这八关的关址距当时中 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 10 年一10 年间, 66 62 缅人举兵向北进攻, 先后攻占八莫、 孟养等地。15 年 3月, 68 南明 “ 小朝庭” 桂王永历帝朱由榔, 大西军” 为“ 拥戴而举旗反清。同年 1 月进入云南, 0 终因不敌清 兵而放弃昆明, 经保山、 腾冲退入缅甸。虽然战事落败, 但在此期间却出现一个晓勇善战的罗 姓将领, 这就是后来在“ 金三角” 威震一方的果敢人罗星汉的先祖。
16 年, 62 吴三桂率清兵 1 万之众抵达缅甸阿瓦城郊, 0 缅王莽白即将永历帝及其母子妻妾
送交清军。永历帝于同年 6 月被绞死于云南昆明。在此之后, 朱由榔的数千随从, 有的降清, 有的逃往内地, 但绝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缅甸北部地区。果敢地区的汉人便是这些明末官 兵的后裔, 果敢土司和莱莫土司也均延承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官僚体系。 这一时期的果敢地区还有一部分汉人, 这就是古代“ 南方丝绸之路” 上的商贾马帮。他们 因留恋缅北而长久留了下来, 其中以云南、 贵州、 四川人居多。此外,二战” “ 中被打散的国民党 远征军的老兵们, 因衣食无着, 被迫流落缅北, 辗转来到果敢。 因此, 在缅北果敢一带, 人们的籍贯不仅有云贵高原, 还有湖南、 湖北、 浙江、 江苏、 江西等 地。罗星汉家的祖籍, 就是中国南京人, 传至罗星汉正好是第 1 代。 0 永历帝事件不久, 在今腊戍附近的登尼, 清政府设立“ 木邦宣慰司” 一职, 命其世守其地。
缅甸果敢的历史与现状
梁晋云
本文对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缅甸果敢地 区的历史进行 了简要概述, 同时论及 了在该地有较大 影响的罗氏家族、 氏家族、 杨 彭家声及果敢同盟军等地方势力的兴衰过程, 认为历经磨难的果敢 已经 走上 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
关键词 缅甸 果敢 历史 现状
作者梁晋云,98年生, 15 云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禁毒研究所副所长。地址: 昆明市教场中路
与“ 烟课” 等税捐供养。日 本人侵占缅甸后, 果敢的红包头被改名为“ 自卫队” 92 3 。14 年 月, 杨振材之父杨文炳宣布抗日, 并入境至重庆被蒋介石召见, 后被授以“ 果敢地区抗 日自 卫队” 少 将司令一职。远征军入果敢后, 又编为“ 二十集团军果敢 自 卫队”配发了枪支弹药, 卫队曾 , 自 发展至 1 千余人, 日 并与 军作战上百次, 牺牲 10 5 余人。因此, 卫队留下了较好的口碑。 自 由于抗日 有功,97 14 年英国王向杨文炳颁发了 O E勋章。之后, B 仅留下百号人的队伍, 以备守土安民之用。自 卫队的称谓, 也就延续下来。随着形势的发展, 卫队的功能也逐渐发 自 生了根本性变化, 或为果敢领导层内斗的工具, 或为缅甸政府所利用, 甚至演变为护卫鸦片运
20 年 6 01 月 第1卷 第2 0 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 i ' B read t y G or h Sui h as dr n Hs r ad ga y d s n o l io n e p t e
Jn 0 2 01 u
2 Vo . No. l〕
1 1号, 邮编 60 2 0 553
缅甸果敢县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 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 20 镇康县、 沧源县、 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 国境线达 20 5 公里。缅甸果敢地区数百 年来, 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历史, 可以说是以经营毒品而获取利益为 目的的武装割据势力的历 史, 也是缅北数支地方武装势力形成、 发展史的缩影。果敢地区与云南边疆地区有着极为深远 的历史关系,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西南边疆史地的学术研究, 而且对我们认识云南 境外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罗氏家族的发达
作为南明永历帝副将的罗氏后代, 因永历帝的落败也随之沉落, 到了罗家第四代即立下祖 训, 隐瞒其祖上曾是永历帝宠爱副将的历史。所以, 虽有家谱照世, 但由于家人严格守训, 致使 其家世愈加鲜为人知。
一 8 一 8
万方数据
缅甸果敢的历史与现状
到 2 世纪初叶, 0 罗家已传至第 8 11 年冬, 代,96 罗家第 4 个儿子降生, 这就是后来在缅北 地区赫赫有名的“ 罗四老板” 罗朝兴。13 年, — 94 年满 1 岁的罗朝兴娶妻段氏, 8 共生有 4 男 1 长子即 13 年出生的罗星汉( 女, 95 缅名畏蒙)次子星堂, , 三子星明, 四子星杰, 长女星蕊。 近代缅北由于交通条件的严重制约, 大量的商品交换几乎完全靠马帮运输。这与当时中 国西南的情况是一致的。至2 世纪 4 年代, 0 0 果敢与莱莫山一带大多以马帮大小来衡量家族 财富的多少。马匹愈多, 说明越是富有, 马群成为地位与权力的象征。在以鸦片贸易为主的马 帮运输中, 罗朝兴很快改变了其世代务农的传统, 做起了走马运货的生意, 并迅速脱颖而出, 成 为这一商潮中的佼佼者。 二战期间是缅甸掸邦最为自由的时期。当地华人与少数民族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着。种 植鸦片已经是一种产业, 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到 2 世纪四五十年代, 0 逐步形 成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种植为主, 旅缅汉人以收购、 贸易为主的格局。自然, 汉人所赚得的钱远 远超过了当地的土著民族。果敢土司杨家与罗家、 苏家因此而暴富起来。罗朝兴在婚后将家 产的大部分投入到马帮的运输业之中, 他先后添加了20 0 多匹骡马, 成立了一支 2 余人的武 0 装, 干起了从腊戍、 当阳、 东枝等地向泰国清莱、 米赛、 米梭罗运送鸦片的买卖, 有时也帮人运输 一些土杂干货之类。 14 年, 本宣告投降, 95 日 罗朝兴已是腰缠万贯、 富甲一方的“ 罗四老板” 。罗四原配夫人段 氏, 因心脏病卒于 14 年, 99 罗又续弦陈氏, 生儿女多人。17 年年仅 6 岁的罗朝兴段于缅北 96 0
但清政府毕竟鞭长莫及, 多时是统而不治, 实际上成为“ 化外之邦” 87 英人与清王朝谈 。19 年,
判定界, 果敢正式划入英属缅甸。 整个果敢辖区呈条状, 多为山区、 丘陵, 主要是由三个大“ 坝子” 组成, 其中最著名的是“ 麻 粟坝” 平均海拔 11 米, 。 26 年平均气温 1. 度, 68 年平均降雨量 17 毫米。 64 果敢南部是闻名于世的莱莫山, 它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当阳, 但与麻栗坝却有极为密切的关 系。历史上, 莱莫土司、 果敢( 滚弄) 土司均承袭了明清的祖制, 所不同的是, 莱莫山由于是缅甸 掸人的聚居区, 汉掸文化交融在了一起, 而果敢至今仍是较完整的华人传统。无论从文化底 蕴, 还是对于族系的认同上, 这些地区的大多数百姓, 几乎都以自己是华人而 自 豪。在生活方 式和习惯上, 也与中国别无二致。对于任何外部势力, 这里有一种天然的抵制与排斥。这也是 作为缅甸少数民族的果敢汉人始终与缅人不能融合的原因所在。 英人统治缅甸时期, 果敢、 莱莫等地因是掸族聚居地而享受到了较大的民族 自治权利, 传 统的社会形态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二战时期, 这里山高皇帝远, 同时日 本人对掸邦网开 一面, 同英国人一样, 采取了宽松的统治方式, 使区内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值得一提的是, 在反 法西斯斗争中, 掸族、 旅缅华人以及许多土司武装, 奋起抗战, 为民族独立做出了贡献。 在果敢地区活跃着数支地方势力, 最具影响力的是罗氏家族、 杨氏家族、 彭家声及果敢同 盟军等。这几支地方集团的发展史, 与果敢历史演进的关系是如此密切, 以致于我们在研究果 敢的历史与现状时均无法予以回避。这些地方势力的形成与发展, 则构成了果敢历史的主干。
一、 果敢历史回顾
如果追溯果敢历史的源头, 它与中国古代的一个皇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使在今天, 许多果敢人依然以皇裔后代而自 称。明代中期, 国势强盛, 周边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称臣纳 贡, 接受明王朝的统治。在当时云南与现在缅甸北部克钦邦、 掸邦接壤的地方, 明朝采取“ 以夷 治夷” 的方式对边境“ 蛮夷” 进行统治。明王朝在此设立了6 个宣抚司、 宣慰司, 其中2 个是在 目 前缅甸版图上的孟养和木邦。当时, 明朝的统治范围很广, 萨尔温江的上游是中国的内河, 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部分也在明王朝的统治范围。在伊洛瓦底江边的八莫, 明朝设立“ 威远 营”并在此筑坛誓众, , 其誓词曰: 六慰拓开三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献, 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 纵不擒南人自 服。 19 年, 53 云南巡抚陈用宾受命用武力收复了蛮莫( 八莫)为了加强边防, , 陈用宾在腾越州 边界筑起了八关, 即神护关( 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孟卡山)万初关( 、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孟弄山) 、 巨石关(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铜壁关( 、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铁壁关( 、 今云南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