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族银饰的图案解说

苗族银饰的图案解说

苗族银饰的图案解说
在文师傅做的银饰中,大量出现龙、凤、麒麟、蝙蝠、鱼等图片。

这些图案都象征着吉祥。

龙、麒麟、凤是神兽瑞鸟,蝙蝠象征着“福”,鱼是年年有余。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银饰的图案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老人家戴凤凰,少女戴鲜艳的花朵、小草小鸟,少妇戴一些牡丹花。

”文师傅说,“如果是求小孩子平安,那就在孩子上戴观音菩萨,或者戴麒麟啊、龙啊。


这种种寓意在汉地也是极为常见的,这说明受文化的交融影响,湘西苗族人也和汉族人大量地共享一些文化形象。

“苗族比较崇拜龙这种吉祥物,龙是上天的儿子,他是民间的传说,其实龙和凤谁也没见过,但他是神兽。

比如你结婚以后你梦到龙,那就是你要得贵子啊。


但另一方面,对这些图案,苗族人也有自己的独特阐释。

文师傅举例说,“鱼”不仅仅是对“年年有余”的期盼,还因为鱼在过去苗家人生活中也是珍贵之物,而是以酸鱼等形式进行储藏,在客人来时方才端出飨客。

所以鱼在苗家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银饰图案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的记载。

文师傅指着一个银片上的说,“年轻人在那谈恋爱,开始害羞啊,背靠背着坐,但头还是忍不住的回过头去。

”过了一会儿,他又指向另一个银片,“这不是一对夫妻嘛,生了小孩回娘家嘛,她背上背了个小孩,他丈夫挑起猪肉和酒——这是猪肉嘛,前面是酒嘛。


“我们苗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就通过这些图案表达出来,很多方面描述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通过图案来表达。

”文师傅说,“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他反映了我们苗家人的生活。

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传承下去。


直到今天,银这种金属,对于苗族人依然有着图腾一般的意义。

经过祖辈的积攒和传递,多数苗族女孩于是都有了可观的银饰。

她们在节日时候的盛装,如果缺少了银,那将是极大的不完整。

头饰上的蜻蜓、蝴蝶那些薄如蝉翼的银片颤动而发出的窸窣声,胸前的项圈垂挂的银铃儿的叮当撞击的,是所有节庆必不可少的音乐。

一般女孩子每人都有完整的一套银饰,多为祖传下来的,如果要做中等规模的,也要8万至10万元。

“富裕的家里,她配的银饰多一点。

”尽量完整齐全的一套银饰服装重达30斤。

但拥有如此财力的家庭毕竟是少数。

杨洪江说,“现在一般在八斤到十斤,有的到十二三斤,但很少,一般人也戴不动,太重了。

”男的主要戴银手镯、腰带等,腰带上会有银视,雕以龙之类的造型,“差不多6两”。

除了节庆之外,在喜事之日,姑娘们也需以盛装打扮。

“家里有喜事,表姐表妹表哥结婚,自己都要穿(银饰),现在还有这种要求。

”而丧事期间,一般不穿戴银饰。

苗族人对银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其装饰功能,还因为银的驱邪、保值等功能。

苗族人相信,带上银饰能够驱邪消灾获得健康平安。

而银子作为天然货币,本身具有流通的价值。

有观点认为,苗寨的吊脚楼容易在火灾中化为灰烬,但银却能在火中留下,因此苗族人把投资银作为一种保全财产的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