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特别讲究选择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立春用巳时,春分用未时,立夏用酉时,立秋用戌时,秋分用午时,立冬用亥时,冬至用寅时。
此乃合四时之正气,全天地之造化,灸无不验。
时辰说明:立春用巳时,指的是在立春之后的第一个巳时。
如在立春交接时之前,就不属于立春了。
一般来说:春灸气海,冬灸关元。
月初用补法(艾条温灸为补),月满用泻法。
此外,也可以根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选择日子和时辰以及穴位。
如:补法,足三里用上午9-11点,三阴交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泻法:命门和肾腧用下午3-5点,涌泉用下午5-7点。
日子根据五行对五脏,五脏对五经以及五行生克关系来选。
地利:选择环境好的安静地方,最起码要干净透气,且不能有风。
人和:清心寡欲,暂时远离人事!艾的选择:有条件的话,以农历三月初三或五月初五采的在湖北蕲州向阳产的采后存放多年的陈艾为最好!艾灸的补泻:针所不宜,灸之所宜。
如:肚脐,经说不针,灸则大宜。
阴阳皆虚,则艾灸最宜。
经陷下者,艾火补之,灸完后,急按其穴;经络实者,猛艾火泻之,开其穴。
阴阳者,最难之处在于弄明阴也有阴阳,阳还分阴阳。
脏腑阴阳,互为表里,辨症首辨此,方可选穴位,方可开药方。
然脏、腑又各分阴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
一般大病、久病之人,阴阳皆虚,指的是脏腑同虚,气血也同虚。
此时,须懂扶阳。
艾火温和,大扶阳气,价格便宜,穷者最喜。
点艾火:青油灯火或者蜡烛火为佳。
需灸时间:越久越好,以平为度。
就是感觉畅通了就行了。
取穴法:坐点穴则坐着灸;卧点穴则卧着灸;站点穴则站着灸;四肢须直,否则若穴位不正,徒破好肉耳。
灸火先后: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左渐下,再右渐下;先少后多;皆宜审之,权衡用之。
灸后调摄:不可马上喝茶,空解火气;不可马上吃饭,空气滞;饮食清淡为主;远离人事;清心寡欲;生冷宜忌。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
现举例配方如下: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此法自古盛行。
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
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温灸方中的穴位位置及找法:可参阅有关中医针灸书籍及挂图,也可以向当地中医针灸医师咨询请教,结合自学在实践中研究掌握。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人体生命健康以阳气为本。
灸可扶阳,阳生阴长,阴阳者生命之本。
坚持温灸就如补火充电,可强身健体,医治病痛,扶正去邪,能保健康长寿。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几个词语的说明:患处:中医的病位:心血管病的患处在左乳头四周,上下左右在各一寸处的压痛点,压痛点可有一处或多处,每次灸一处30分钟(最痛点)以后可轮换施灸。
脐:腹部肚脐眼、中医针灸学各神阙穴。
每次灸30分钟。
寸:患者中指中节为一寸,全中指长为三寸。
椎:背部中央脊柱棘突椎体最高处。
找椎时患者稍低头,从颈后部往下摸第一大骨节是第七颈椎。
第二大骨节为第一椎,直到尾骨尖处为第21椎。
拟方中穴位位置及找法:头部穴:脊背穴百会(督脉)两耳尖连线与头中线的交点处。
哑门(督脉)头后部枕骨下入发际五分处。
风池(双)(足少阳胆经)头后部枕骨下两旁一寸处。
神道(督脉)背后五椎下,凹陷处。
命门(督脉)背后十四椎下凹陷处。
上肢穴:肩隅(双)(手阳明大肠经)上臂平举,肩关节前凹陷处。
曲池(双))(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屈肘横纹内头处。
神门(双)(手少阴心经)手腕横纹内头下直指小指处。
内关(双)(手撅阴心包经)手腕横纹中点往上二寸处。
列缺(双)(手太阴肺经)手腕上突上方一寸半处。
尺泽(双)(手太阴肺经)上肢屈肘横纹外头处。
少海(双)(手少阴心经)上肢屈肘横纹内头处。
下肢穴:环跳(双)(足少阳胆经)侧卧屈腿,股骨头高点与尾骨尖连线分三段,外一,二段交接处。
阳陵泉(双)(足少阳胆经)膝外侧中行,腓骨头下一寸处。
足三里(双)(足阳明胃经)膝外侧膝眼下三寸处。
太冲(双)(足厥阴肝经)足背部大次趾根往上二存处。
风市(双)(足少阳胆经)两腿伸直,两手垂直中指尖处。
申脉(双)(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尖直下方凹陷处。
昆仑(双)(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后与跟键之间处。
三阴交(双)(足太阴脾经)两足内踝尖上三寸处。
绝骨(双)(足少阳胆经)两足外踝上三寸处。
委中(双)(足太阳膀胱经)两膝后横纹中点处。
照海(双)(足少阴肾经)足内踝尖下一寸处。
涌泉(双)(足少阴肾经)两足心前1/3处。
胸腹部穴:檀中(任脉)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巨阕(任脉)剑突下二寸处。
中脘(任脉)肚脐直上四寸处。
脐(任脉)肚脐眼,针灸学名神阕穴。
下脘(任脉)肚脐上二寸处。
气海(任脉)肚脐下一寸半处。
关元(任脉)肚脐下三寸处。
曲骨(任脉)肚脐下五寸处。
不容(双)(足阳明胃经)剑突下二寸两旁二寸处。
天枢(双)(足阳明胃经)肚脐两旁二寸处。
期门(双)(足厥阴肝经)两乳头直下8,9肋骨结合处。
章门(双)(足厥阴肝经)两腋直下,上肢垂直屈肘肘尖处。
背部穴风门(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二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肺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三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厥阴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四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心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督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六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膈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七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肝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九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胆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脾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一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胃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二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三焦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三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肾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四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气海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大肠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六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小肠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八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膀胱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九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温灸产生的艾烟和气味,对人体无伤害,无毒副作用,室内治疗后,注意开窗通风或其它抽气办法,艾烟和气味即可散去。
我本人接触温灸快30年,没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有益无损。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赤脚医生曾在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赤脚医生在农村老乡家中做外科手术,用艾烟薰法消毒房间,每平米地方,点燃10克艾绒,放烟薰关闭门窗,薰后杀菌可以达到手术室水平温灸治疗使人体内阳气开始复苏。
正气增强,邪气受到冲击。
正邪相争,当邪气被逼近病灶时,会作垂死挣扎,原有的疾病症候还会出现这叫“气冲病灶”。
此时可暂时停灸前十组穴治疗,专灸第十一、第十二组穴。
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灸前十组穴与十二组穴循环灸。
待正盛邪净之后,病体自会痊愈。
身体终将康复。
认真坚持为要。
2004年整理此稿中,我算了一笔经济帐。
若用温灸治疗一例慢性病或疑难病,治疗一年需花费多少人民币(以北京地区病人为例,2004年价格为准)温灸器6个,每个10元6个60元邮费约40元共计100元清艾绒每袋8元每箱20袋160元邮费约40元(全年灸用两箱)共计400元温灸药粉,每剂药8元,全年用拾剂80元,加工费100元共计180元杂品其它:全年合人民币共计100元全年消费(药、器、物)总计约780元人民币。
现代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如:心脑血管病,肝脏病,肾脏病,肠胃病,呼吸疾病等,癌症,白血病,艾滋病,还有亚健康,肥胖,戒毒等,从中医、温灸、“宏观动态认识论”的假说观点看,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特点分析都有其共性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