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频识别PPT课件

射频识别PPT课件


可能
没有影响
20
射频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 术的比较
条码 磁卡 IC卡 射频识别
光遮盖
全部失效
没有影响
方向位置影响 很小
单向 没有影响
识读速度
低(约4S)
低(约4S) 很快(约0.5S)
识读距离

接触 接触 远
使用寿命 国际标准 价格
较短 有 最低
短长
最长
有 不全 制定中
低 较高 较高
21
国内外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状况
18
国内标准
2004年1月18日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 ,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多项国家标 准。5项技术列入起草任务:
识别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第1部分:物理规范 项目编号20030175-T-339 识别卡无触电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第2部分:空气接口和 初始化 项目编号20030176-T-339 识别卡无触电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第3部分:防冲突和传 输协议 项目编号20030177-T-339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第1部分:电子标签 项目编号20030444-T-443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规范第2部分:读写器终端 项目编号20030444-T-444
1950-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 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 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 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 6 早的RFID应用。
RFID的历史
13
射频识读器
射频识读器是利用射频技术读取标签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标签的设 备。识读器读出的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和信 息传输。
14
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射频标签和射频识读 器之间利用感应、无 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 接触双向通信。
15
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识读器在一个区域发射 能量形成电磁场,射频标签经过这个区域检测到识 读器的信号后发送存储的数据,识读器接收射频标 签发送的信号,解码并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以达到识 别的目的。
微波标签四类。
工作频率
பைடு நூலகம்标签名称
<500kHz
低频标签
500kHz~1MHz
高频标签
1MHz~1GHz
超高频标签
>1GHz
微波标签
12
射频标签的分类
根据射频标签的工作距离可分为远程标签、近程标签、超近程标签三类 。
工作距离 >100cm 10cm~100cm 0.2cm~10cm
标签名称 远程标签 近程标签 超近程标签
16
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射频识别技术的突出特点: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 别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 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 别对象、具有可读写能力等。
17
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过程涉及无线通信协议、发射 功率、占用频率等多方因素,目前尚未形成在开 放系统中应用的统一标准,因此,射频识别技术 主要应用在一些闭环应用系统中。
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得很快,被广泛应用于 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仓储管理等等。
10
射频标签的分类
射频标签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根据射频标签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三种类型。 根据射频标签的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型标签和读写型标签两类。
11
射频标签的分类
根据射频标签有无电源可分为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两类。 根据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标签、高频标签、超高频标签和
1980-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 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 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0年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 品种类更加丰富,主动式电子标签、被动式电子标 签及半被动式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 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4
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RFID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 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射频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等突出特 点,广泛应用于物料跟踪、车辆识别、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
5
RFID的历史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 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 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7
RFID的历史
至今,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 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被 动式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 的RFID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8
射频标签
射频标签是信息载体,射频识读器为获取信息装置。
9
射频标签
通常射频标签是安装在被识别对象上,存储被识别对象的相关信息。 标签存储器中的信息可由识读器进行非接触读/写 射频标签一般由调制器、编码发生器、时钟、存储器及天线组成。
• 自2004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RFID的热潮, 包括沃尔玛、宝洁、波音公司在内的商业巨头无 不积极推动RFID在制造、物流、零售、交通等行 业的应用。
• RFID技术及其应用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被业 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它的发 展和应用推广将是自动识别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
19
射频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
术的比较
条码
磁卡
IC卡 射频识别
信息载体 纸或物质表面 磁条
存储器 存储器
信息量

较小


读写性
只读
读/写
读/写
读/写
读取方式 光电扫描
磁电转换 电路接口 无线通信
人工识读性
保密性
受制约 无
不可能 一般
不可能 最好
不可能 最好
智能化




受污染/潮湿影响
很严重
可能
物流信息系统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射频识别技术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1
提纲目录
射频识别技术
RFID
概述
EPC 系统
2
第一节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3
射频识别定义
无 线 射 频 识 别 技 术 英 文 简 称 为 “RFID” 。 RFID 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