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学课件)种子超干贮藏

(种子学课件)种子超干贮藏

• 1.超低含水量种子的获得 要使种子含水量降 至5%以下,采用一般的干燥条件是难以做到 的。如用高温烘干,则要降低活力以至丧失生 活力。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冰冻真空干燥、鼓风 硅胶干燥、干燥剂室温下干燥,一般对生活力 没影响。
• 为避免种子因强烈过度脱水而造成形态和组 织结构上的损伤,郑光华等找到了有效的干前 预处理方法,使其在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特 别是膜体系构型的重组方面有效进行。同时采 取先低温(15℃)后高温(35℃)的逐步升温干燥法, 使大豆种子(对照)的干裂率由87%降为0%,而 且毫不损伤种子活力。
• 2.种子超干贮藏的经济意义 传统的种质资 源保存方法是采用低温贮存,目前据不完全统 计全世界约有基因库1308座,大部分的基因库 都以-10℃~-20℃,5%~7%含水量的条件贮 存种子。但是低温库建库资金投资和操作运转 费用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热带地区,这对发 展中国家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 2.种子忍耐超干的限度 种子超干不是越干越好, 存在一个超干水分的临界值。当种子水分低于 临界值,种子寿命不再延长,并出现干燥损伤。 不同作物种子水分的超干临界值不同,需逐个 进行试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研 究出的不同作物种子超干含水量临界值列于表 1。
• 3.种子干燥的适合速率 种子的干燥速率因干 燥CP力2a0的剂O5中、影的最C响种a快C尚类l,2有和和硅不剂硅胶同量胶中的中不看最的同法慢干而,。燥不有干速同待燥率。深速依种入率次子研对递在究种减P。2子,0的关系 种子 含油量的高低与其脱水速率及耐干性能 均成正相关,此系种子胶体化学特性所 决定。
• 2.超干种子萌发前的预处理 由于对种子 吸胀损伤的认识不足,以往误将超干种 子直接浸水萌发的不良效果归于种子的 干燥损伤。为此,根据种子“渗控”和 “修补”的原理,采用PEG引发处理或 回干处理和逐级吸湿平衡水分的预措能 有效地防止超干种子的吸胀损伤,获得 高活力的种苗。
种子超干贮藏
• 一、种子超低温贮藏的概念和意义
• 1.种子超干贮藏的概念
• 超干种子贮藏(ultradry seed storage),亦称超低 含水量贮存(ultra-low moisture seed storage)。是 指种子水分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 下或稍微降温的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材料的保存。
表1 不同作物种子超干含水量临界值
• 三、种子超干贮藏理论基础和原理的研究
• 过去认为种子水分安全下限为5%,如果低 于5%,大分子失去水膜的保护作用,易受到 自由基等毒物的袭击,而且在低水分下不能产 生新的阻氧化的生育酚(VE)。现在看来,这可 能由于不同种类种子对失水有不同反应所致。 至少5%安全水分下限的说法在某些正常型种 子上是不适用的。
• 由于种子超干贮存研究时间不长,其操 作技术、适用作物、不同作物种子的超 干含水量确切临界值,以及干燥损伤、 吸胀损伤、遗传稳定性等诸多问题,都 有待于深入研究,使这一方法尽早付与 实际应用。从目前情况看,实用技术的 研究走在了基础理论研究的前面,这方 面的原理探讨有待于深入。
• 四、种子超干贮藏的技术关键
• 有人推测,适合超干贮藏的种子含有较高水平 的抗氧剂和自由基螯合剂。已知抗氧剂维生素 E、维生素C等能够阻止脂氧化酶对多聚不饱和 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尽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以 及其他酚类物质也有这种保护作用(Pristley, 1986)。
• 尽管在超干状态下增加了自由基与敏感 区域的接触机会,尽管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在种 子极干燥状态下不能启动,但只要有大 量抗氧剂等自由基清除剂的作用,仍然 能有效地避免脂质自动氧化。另外,从 试验结果看SOD等酶类自由基清除剂并 没有被破坏,一旦种子吸水萌动,就可 协同抗氧剂共同清除自由基等毒害物质, 使耐干的种子有较好的萌发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