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口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随着港口快速发展,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发展空间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从而对传统的港口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港口物流、计量模型、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 . 引言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港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港口物流推入发展“快车道”,港口是物流链上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为此,各地港口企业纷纷抓住了这一良机,加快港口整合、合作的步伐,不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推进临港产业布局,延伸港口腹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腹地经济的发展。
关于港口物流建设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实践层面,而2 .港口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港口物流发展有利因素近年来大连市GDP 、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见表1),使进出口航线的货运量产生较大幅度的增长,并带动大连港口物流发展。
从大连港口物流发展的环境来看,随着大连市1GDP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稳步增长,港口作为大连市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其投资力度和物流量也在不断加大,可见,大连港口物流的发展,已在大连市经济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下列表1和图1反映了2001年—2011年大连市货物吞吐量、GDP、进出口总额、货运量等发展状况。
表1:2001年—2010年大连市货物吞吐量、GDP、进出口总额、货运量数据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从以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近十年里,大连市的货物吞吐量、进出口总额、货运量均随GDP增长呈上升态势。
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有利因素模型构建从上表可知,大连市GDP在十年来不断增长,反映出该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代表了一个城市总体的经济发展前景,同时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另大连的货物吞吐量为港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和预测国际物流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大连近十一年的货物吞吐量,可以准确了解大连保税区的发展空间很大;再有,从大连进出口总2额不断增长可以反映出该城市国际物流需求状况在不断增长;最后,大连货运量不断增加间接为国际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四个经济指标情况,可客观地分析出,它们是大连港口物流发展的促进因素,这些有利的条件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设上表数据货物吞吐量(亿吨)为Y,大连市GDP(亿元)为X1,进出口总额(千万美元)为X2, 货运量(万吨)为X3,随机变量C,对其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Ŷi=β0+β1X1+β2X2+β3X3+Ui用EViews软件输入Y、X1、X2、X3等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计算,输出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7/04/12 Time: 10:36Sample: 2001 2011 X1X2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Sum squared resid 7005210. Schwarz criterion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由此可得出模型为:Ŷi= +++()()()()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 结果分析:首先,对回归方程的结构分析。
由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在假定其他变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连市GDP每增加一亿元货物吞吐量增加亿吨;进出口总额每增加一万美元货物吞吐量增加亿吨;货运量每增加一千万美元货物吞吐量增加亿吨模型的符号、大小基本与经济理论和实际现象相符合。
其次,进行统计检验。
r²=,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接近99%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仅有1%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是很高的。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是t值。
给定显著水平为α=,回归系数估计值皆存在显著性。
查F 分布表,得到F临界值为,故F=>,回归方程显著。
再次,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分别计算X1,X2,X3的两两关系数,得3r12=,r13=,r23=可见解释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
为了检验和处理多重共线性,采用修正Frisch法。
对Y分别关于X1,X2,X3作最小二乘回归,得(方法同上)Y = + *X1 (1)()()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Y = + *X2 (2)()()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Y = + *X3 (3)()()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其中括号()()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可以看出,在加入X2后,拟合优度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有所增加,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也正确,并且没有影响X1系数的显著性,所以在模型中保留X2。
加入固定资产投资X3,对Y关于X1,X3作最小二乘回归,得(方法同上)Y = + *X1 + *X3()()()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可以看出,在加入X3后,拟合优度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有所减少,并且X1和X3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比较X1和X3,大连市GDP比货运量的影响大,所以在模型中略去X3。
所以最后得出的模型为:Y = + *X1+ *X2()()()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DW=,F=4由此可以得出,大连港口物流业与GDP和进出口总额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GDP和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大连港口物流业会进一步的增长与提升。
通过对GDP 和进出口总额与大连港口物流的分析,可以看出GDP和进出口总额的进步对大连乃至我国港口物流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港口物流发展不利因素分析国内物流企业整体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所存在的首要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因各自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而致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有些企业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为主,还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
而有些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正逐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仅有少部分物流企业走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沿。
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不高,服务内容有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的物流服务理念。
企业自身存在问题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物流系统效率低、综合水平不高,这是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约有73万多家,其中7人以下的物流企业就占到了12%,我国上市的26家物流公司总上市资产150亿,而美国仅一家物流公司的上市资产就超过200多亿,相比之下,可见规模之小,差距之大。
“规模小”即意味着基础设施差、粗放式经营。
我国物流市场开放后,这些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正在经历着市场的调整和淘汰。
港口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够高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一些智能装载运输系统,但是和发达国家港口物流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信息化投入不够,运输通道以及通信等技术设备均不完善,且系统的利用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快速反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新一代港口恰是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现代港口已经不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货物的快速流动,集装箱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物流体系的发展,对港口信息网络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港口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港口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而且,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对港口规模并无原则上的差别。
因而,港口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港口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我国这方面的发展显然不足。
绿色物流观念淡薄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也由于此原因,我国绿5色物流的理念影响范围还相对比较狭小。
中央政府虽对此重视,但一些下级部门的部分领导干部只重直接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环境保护等力度,使国家对绿色物流的政策化为一堆废纸。
同时,一些企业也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纯粹环保理念,只会给企业带来成本负担,因而忽视绿色物流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观念。
在国外,企业的前期发展同样有着绿色物流纯粹成本的观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及认识水平的加深,企业已渐渐意识到绿物流是一项巨大的利润来源,我国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水平,更新思想观念,不能只觉得绿色物流纯粹是消耗资本的企业负担,而更应看到绿色物流所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润,将绿色物流牢牢地扎根企业,促进企业全面提高。
4.港口物流发展的相应对策加强港口物流发展指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要加强对港口物流的发展指导。
倡导发展绿色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港口物流,政府可以对做得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或其他优惠,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应倡导发展港口物流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事件等,这种物流作为一种公共品需要政府牵头、财政保障,交与企业来实施。
另外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必要的法律制度规范来保证地主港模式的运营,对政府来说,一定限度的保证是必要的,如给予运营商投资者经营期的保证、适当受益保证等,政府保证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防止政府的不当行政干预。
另外,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防止企业因逐利动机产生的损害或改变公共项目建设经营目标的产生,使国家、社会、投资者的共同利益与责任建立在严格的法律基础之上,确保港口建设目标的实现。
防止出现无序竞争及价格混乱而造成垄断。
港口管理当局应做好行业信息的收集、资料统计工作及进行适当的市场监督和调控,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港口经营市场。
同时,政府加强对港口的监督和协调规范港口现代物流市场管理。
目前,在我国沿海港口已掀起一股物流热,但是物流业发展极不平衡,物流市场不发达、不规范。
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立全国港口物流系统的同时,要加快全国有关物流的法规建设,加强对港口现代物流市场管理,并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
无论是建设和发展快速反应的港口供应链,还是发展港口绿色物流,都需要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政策的支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