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培训课件)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培训课件)
要注意观察 方法
观察手段要 灵活、多样
化
要注意对观 察结果的分 析和探讨
要注意观察方法
“
观察要有一定的方法,要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方法。比如 是个案研究,一般采取针对性地追踪研究。如果要想了解小班幼儿 的同伴交往情况,则需要由点到面的全面观察。
”
观察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05
态度要端正
目的要明确
二、教师不知应该观察什么――缺乏观察点
案例 : 吃午饭的过程 有一位刚毕业的老师,在组织进餐环节是这么做的:当饭送来时,她组织小朋友洗手,并在盥
洗室门口看孩子洗。许多小朋友草草洗完就擦手了,老师没有发现。孩子们陆陆续续坐到位子上 吃饭,许多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拿筷子的正确方法,到各桌巡视的老师仍然没有发现。孩子们吃 得非常香,吃完陆陆续续送回餐具。再看碗里盘里一片狼藉,还有许多饭粒、菜叶没有吃干净。 整个进餐环节结束,老师像走过场一样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任务,她一直在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
康五幼
目录
CONTENTS
1 观察概念 2 观察的要素 3 为什么要观察 4 观察的内容 5 观察方法及技巧
什么是观察
“ 教师观察行为是指教师从观察对象或
教育情境搜集信息的过程。教师观察行为 可以发生在突然的情境下,表现为教师有 目的或无目的地搜集观察对象信息的过程。
”
为什么要进行观察
一、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 二、教师不知应该观察什么――缺乏观察点 三、教师不知怎样更好地了解幼儿――缺乏观察策略
一、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
案例 : 哪把剪刀好用? 丁丁正在剪东西,剪了几下,觉得手中的红剪刀不好用,就把这把剪刀放在
旁边,换了一把更小的绿剪刀用。看起来他对现在用的这把绿剪刀更为满意。这 时老师过来了,她看了看丁丁做事,发现他剪得挺费劲,于是拿起旁边的红剪刀 (就是丁丁刚才放下的那把),建议孩子换一下试试,并帮孩子换掉了,然后走开。 这个孩子面对老师的好心建议,非常无奈,嘴里说着:“这把剪刀最不好用 了……”
”
观察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05
态度要端正
目的要明确
要注意观察 方法
观察手段要 灵活、多样
化
要注意对观 察结果的分 析和探讨
注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探讨
“ 观察不是目的,仅是手段,最终是为了通过观察发现什么, 解决什么,提出什么建议措施等,因此,不能做完观察就认为是完 成了任务,还需要对你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有时候还需要 进一步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可能还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和同事进行 探讨,寻求专家建议等。 ”
分析:幼儿有自己行动的理由,教师没有看到前面的过程,仅凭自己的观察 主观猜测就干预了孩子的行动。其实这位老师能够观察幼儿剪的行为是非常好的, 问题出在当教师作出自己的判断前,没有询问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就直接将教师 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实际是将客观的信息纳入到自己主观的判断之中,最终给 与了不适宜的应答。
观察前的准备
01 确定观察目标 02 选择观察地点
明确在观察场 03 景中做什么
·你到某个观察场景的原因、你希望 看到什么
·你重点观察哪个领域或行为 ·你要花多少时间来观察你所选行为 ·你要怎样记录你的观察 ·你打算怎样的解释
观察的类型
01 随意观察 02 个案观察
03 专项观察
随意观察
“
随意观察一般是在孩子活动、游戏、生活中等进行的随机观察,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教师不应停留在表面想象的 观察,应是站在幼儿背后沉静、慈爱而耐心地观察或是蹲下身子 适时予以援助的协助者,真正的从观察中去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 环境与材料等的准确信息,聆听幼儿的童声,真正做到注意个别 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观察是幼儿教师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但实 践中,教师的观察往往非常盲目,质量不高。
要注意观察 方法
观察手段要 灵活、多样
化
要注意对观 察结果的分 析和探讨
观察手段要灵活、多样化
“
观察一般是教师眼观和记录相结合,同时如果针对某个具体方 面进行观察,除了在日常的活动、游戏中随机观察外,还可以根据 观察目的设置专门的活动进行观察。此外,还可以利用摄像、录像 、儿童作品分析等方法进行观察。
原则,在教育生活中,孩子所展现的一切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
教师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途径。在随机观察中,
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和良好的职业敏感性能看出一些问题,能用所掌握
的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思考幼儿教育中的一
些现象,能发现一些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能力和实际教育水平,
的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思考幼儿教育中的一
些现象,能发现一些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能力和实际教育水平,
也为幼教事业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
随意观察
“
随意观察一般是在孩子活动、游戏、生 Nhomakorabea中等进行的随机观察,
教师要时刻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的眼睛,能捕捉到一些有
研究思考价值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信息,这也反映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
也为幼教事业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
个案观察
“ 一般是教师针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对一些孩 子的某个方面进行和专门观察,一般这种观察现象 需要追踪观察,可能需要观察几个星期甚至更久。
”
专项观察
“
专项观察是教师在活动中、教学中、游戏中等发现的、或者对某 个问题感兴趣而进行的针对某一方面的观察,这类观察一般需要对整 体幼儿进行观察,同时在自我观察反思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合查阅资 料、咨询专家、教师研讨等。
“ 通过观察让你了解儿童当前达到什么发展阶段
提醒你注意落后或超前于正常发展水平儿童需要 让你体味到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 考察很多无法用其他方法考察的行为
”
1、观察有利于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因遗传、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儿童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并且从出生起
就有着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和活力。儿童因生理、心理、教学方式的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2、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经验的获得 儿童的心理变化常常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其实我们要时时刻刻把自己和孩子摆在同一个高
观察对老师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教师观察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价值的观察 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效果,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01
02
03
帮助幼儿教师发现 教育中的闪光点。
为幼儿教师反思 提供了一个新的 契机,促进教师 的专业反思能力。
有利于教师的 科研能力和教 学水平的提高。
度,用一颗敏感的心去领悟、去体会孩子所思所想,同时还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因势利导, 让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懂孩子心,做孩子的朋友”绝不是的一句空话。
3、有利于有效的指导教育活动(举例:班上孩子的绘画活动) 美术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地运用线条,颜色表现自我,表达 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美术活动准备和开始阶段,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去捕捉 和表达,传递惊喜与激情,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在活动中要多观察幼儿,找出幼儿不为常人所发现的 创造性,并及时予以夸奖:“真不错,你的这一处和别人 都不一样,很有创造性。”“你的这几片叶子颜色涂 得真好!”“你画的真细心!” 这样独特的观察以及鼓励会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与之相伴, 你也会发现有点幼儿的作品是失败的,我们应该给孩子的鼓励是“你下次会做的更好的!”“没关系,你做的 很好,只要在认真一点就更好!”要留意观察孩子,细心地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多说几句:“真 棒!”“有进步!”“太好了”或拍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竖起大拇指,给孩子一个微笑,给予目光的鼓励等。 4、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要时刻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的眼睛,能捕捉到一些有
研究思考价值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信息,这也反映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
原则,在教育生活中,孩子所展现的一切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
教师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途径。在随机观察中,
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和良好的职业敏感性能看出一些问题,能用所掌握
观察。针对性的观察目的性更强,要确定观察什么,想了解什么方
面,这样能具体的、详细的进行观察;随意观察一般是在活动中、
游戏中等,教师在无意中捕捉到的有价值和思考意义的教育现象,
虽然一开始没有确定具体的目的,但是在接下来的追踪研究中仍然
目的要明确。
”
观察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05
态度要端正
目的要明确
简析教师日常的观察行为
1、案例一:在一次语言活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制作了精美的动画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小壁虎向好几个小动物接尾 巴不成的画面后,有个小朋友好奇地问到:“小壁虎为什么非要借尾巴呀,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老师用眼神示意他安静 看下面的动画。孩子不甘心的又问了一次,老师对他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放第二遍的时候孩子忍不住又要问了,但被老师 严厉的眼神及时的制止了。 分析:这个活动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孩子的大胆和创新思维在教师的冷漠中被扼杀了。这个孩子的提问,事实上给了这个活 动一个新的方向和内容,但老师出于维护活动的常规和原先的活动设计,丢弃了这个观察的亮点,不予理会。 2、案例二:在一次穿木珠的活动中,教师把木珠随意地分给各小组,让幼儿通过练习穿木珠来训练其手指小肌肉的灵活和 协调性。有一个小男孩怎么也穿不进,望着同伴们手中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木珠,他露出了焦虑的表情,并用期盼的眼睛望 着老师,以期得到帮助,而该老师只是走到他身边说了声:“你怎么不穿呢?快抓紧时间。”就离去了。 分析:老师全然没有观察到孩子无法把线穿入木珠是因为工具的合适性出了问题。因为这个小男孩手里的木珠的洞眼特别小, 而线却相对较粗,导致了他屡次失败。可想而知,孩子是多么失望啊! 3、案例三:有一个男孩子平日里特别的好动、自我,总爱欺负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女孩子,弄得这个女孩子总是哭。有一天, 这个女孩子趴在桌上不停的哭,老师一过去就不问缘由指责那个男孩,男孩很无辜的看着老师一声不响,只是拼命地摇头。 分析: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判断,没有实际地去观察了解,其实小女孩哭是因为自己用剪刀不熟练,没完成手工,和小 男孩根本没什么关系。而老师的这一番无理指责对小男孩的心理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4、有一个孩子经常哭,教师发现他在天生气质上就属于比较内向的那一类型。这一天,这孩子又哭了,教师就以为他又在 闹情绪而没有给予特别的理会,后来由保育员前去探视,才发现这孩子是因为跌倒撞痛而哭。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在 于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判断,没有实际地去观察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