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章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教学文案

二章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教学文案

第二章 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我国刑法中犯罪 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理解犯罪构成的概念、共同要件 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刑事责任的概念和解决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共同 要件。
教学方法 :论。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和分类
一、犯罪概念的三种类型 (一)形式概念。强调犯罪的法律形式特征。
(二)实质概念。着眼于揭示犯罪的反社会性实质。
(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即将犯罪的法律 属性和实质特征结合起来作为犯罪的定义。如我 国刑法第13条。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一)第13条的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 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 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 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规格、标准,回答“怎样认 定犯罪”。
(((( 四三二一 )))) 为为为为 准区区区 确分分分 裁一此罪 量罪罪与 刑与与非 罚数彼罪 提罪罪提 供提提供 了供供了 法了了法 律法法律 依律律标 据依标准
据准





犯 罪




第三节 刑事责任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刑事责任的功能,主要在于对犯罪与刑 罚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的作用。刑事责 任与刑罚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 别的概念。
产生
确定
承担
三、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一是定罪判刑方式; 二是单纯的定罪免刑方式; 三是非单纯的定罪免刑方式。 另外还包括转移处理方式和消灭处理方式。
2011年全国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生效判决被告人处理情况
二、犯罪的分类
(一)重罪与轻罪
犯 罪
(二)自然犯与法定犯 理论分类 (三)隔隙犯与非隔隙犯

(四)实害犯与危险犯

(一)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

法定分类 (二)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三)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四)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 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具备的一切 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二)特征
宣 免 5年 3年 3年
告予 以 以 以
无刑 上

事 处

至 死

上下
不 满


5 年


891 18281 149452 95043 365037 人
拘缓 役刑
76683 309297
管 制
14829
单 处 附 加 刑
22125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王某的行为是否定构成犯罪?
王某,男,35岁,农民。与其继母周某因经 常吵嘴打架而分居。某年12月25日,王某 未经周某同意,擅自拿走周某房内大米50 斤、玉米50斤。周某发现后,遂向某县法 院起诉,控告王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擅 拿他人财物。
1.法定性 2.主客观统一性 3.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
要( 素二
) 法 定 的 犯 罪 构 成 要 件
和 具 体 要 件
( 一 ) 犯 罪 构









和 要 素
罪 构 成 共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联系:
犯罪概念
区别:
基础 具体化
犯罪构成
功能不同
犯罪概念重在揭示犯罪的基本特征,回答“什么是 犯罪”
是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 生的,由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强制犯罪人 承受的,以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评价为内 容的法律责任。
(二)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
代价性
法定性
准据性
强制性 严厉性
专属性
刑 事
时效性



基 本
必然性


应当性
二、刑事责任的地位和功能
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 与纽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