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第三章电离平衡 (1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1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14)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1、2) (1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3、4) (22)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5、6) (26)第四节溶解平衡(第1、2课时) (3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38)第一节原电池 (38)第二节化学电源 (40)第三节电解池 (4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49)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要点:一、焓变(△H)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 0吸热反应△H 0焓变(△H)单位:KJ/mol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如C→CO2,H→H2O(l)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若S→L,△H﹤0;则L→S,△H﹥0。
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 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3.已知:C(石墨)→C(金刚石) ΔH>0,则可以判断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一样稳定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无法判断4.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⑤生石灰跟水反应()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④⑤5.已知: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则2H2O(l) =2H2(g)+O2(g) ;Δ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ΔH 大于0 B.ΔH= -571.6 KJ/molC.该反应可表示36g液态水分解的热效应D.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6.在100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CO2占2/3,且C(s)+1/2O2(g)=CO(g);△H=-110.35kJ/mol CO(g)+1/2O2(g)=CO2(g);△H=-282.57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392.92kJ B.2489.44kJ C.784.92kJ D.3274.3kJ 7.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1 ,2H 2(g)+O 2(g)=2H 2O(g) ;△H 2,2H 2(g)+O 2(g)=2H 2O(l) ;△H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热量为 ( ) A .0.4△H 1 + 0.05△H 3 B . 0.4△H 1 + 0.05△H 2 C .0.4△H 1 + 0.1△H 3 D . 0.4△H 1 + 0.2△H 3 8.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 .0.5Q B . Q C . 2Q D .5Q 9.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 2=CO 2(g) ;△H = -283KJ/mol CH 4(g)+ 2O 2=CO 2(g) +2H 2O(g) ;△H = -890KJ/mol ,现有4mol CO 和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2953 KJ ,则CO 和CH 4的体积比 ( ) A .1:3 B .3:1 C .1:2 D .2:1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mol H 2SO 4与1 mol Ba (OH )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盐类水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在101 kPa 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碳的燃烧热 D .CO 燃烧是吸热反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 mol CH 3COOH 和1 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12.已知Zn (s )+ O 2(g )=== ZnO (s );ΔH=-350 kJ/mol ,则1 g Zn 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 A .5.4 kJ B .350 kJ C .3.5 kJ D .8.5 kJ 1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 (s )+O 2(g )===SO 2(g );ΔH=-297.23 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 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 B .S (g )+O 2(g )===SO 2(g )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C .S (g )+O 2(g )===SO 2(g )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D .形成1 mol SO 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 (s )和1 mol O 2g )21(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14.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ΔH=-569.6 kJ·mol -1,2H 2O (g )===2H 2(g )+O 2(g );ΔH=+482.1 kJ·mol -1。
现有1 g 液态H 2O ,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 )A .2.43 kJB .4.86 kJC .43.8 kJD .87.5 kJ15.已知H-H 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 -1,H-N键键能为391 kJ·mol -1,根据化学方程式:N 2(g )+3H 2(g )=2NH 3(g ); ΔH=-92.4kJ·mol -1。
则N≡N 键的键能是 ( )A .431kJ·mol -1B .946kJ·mol -1C .649kJ·mol -1D .896kJ·mol -116.分析右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A (g )+B (g )=2C (g ); ΔH = a (a ﹤0)B .2A (g )+B (g )=2C (g ); ΔH = a (a ﹥0)C .2A + B = 2C ; ΔH = a (a ﹤0)D .2C = 2A + B ; ΔH = a (a ﹥0)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H 1 C(s)+O 2(g)===CO(g);△H 2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③H 2(g)+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④CaCO 3(s)===CaO(s)+CO 2(g);△H 7 CaO(s)+H 2O(l)===Ca(OH)2(s);△H 8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8.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 )+ OH - (aq) == H 2O(l)△H= -57.3KJ/mol ,向1L 0.5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 1、ΔH 2、ΔH 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ΔH 3B .ΔH 1﹤ΔH 3﹤ΔH 2C .ΔH 2﹥ΔH 1﹥ΔH 3D .ΔH 1﹥ΔH 3﹥ΔH 21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192.9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低 有的总能量 2121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192.9kJ·mol -1二、填空题(24分)20.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