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巴高速公路24标“3.31”抗滑桩基坑垮塌事故
[日期:2012-05-16] 来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作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阅读:70次[字体:
大中小]
内容提要:2011年3月31曰,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宜巴高速公路24标王家湾滑坡体处治工程96#抗滑桩发生坍塌車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9万元。
宜巴高速公路24标“3.31”抗滑桩基坑垮塌事故
2011年3月31曰,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宜巴高速公路24标王家湾滑坡体处治工程96#抗滑桩发生坍塌車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9万元。
一、工程概况:
宜巴高速公路24标,线路全长4.95km,主要工程包括响水河大桥、王家湾大桥、马家坡隧道和路基工程, 总造价3.6亿元。
建设单位为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鄂渝段)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为中交第X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湖北X公路工程监理公司。
王家湾大桥穿越巴东组特殊地质古滑坡体,滑坡体位于王家湾大桥4#〜14#墩左侧,起止桩号为44+070〜44+345,长约275 米,宽约390 米,面积约为10万m2,厚10〜20m,体积约为150万m3。
二、施工情况:
2009年10月,王家湾大桥桩基开始施工时发现4#〜14#墩左侧坡体出现滑动裂缝,最大达22cm,施工便道挡墙发生倾倒变形,上部房屋出现墙体变形、地基下沉,部分桩基发生严重偏移,项目部及时将情况向业主做了汇报。
2009年10月16日,业主召集设计代表、总监办、高监办、监理组、施工单位等六家单位现场会勘,决定对王家湾不稳定滑坡山体进行防护治理以确保山体稳定。
2010年3月底,设计院完成对坡体的地质勘测,确定王家湾滑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面大约在地表以下14〜19米,整个滑坡体后缘高程约880米,前缘高程约670米,相对高差约210米。
滑坡两侧以冲沟为界,局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设计院经对地质综合分析和计算后决定对王家湾滑坡采用抗滑桩进行永久加固措施。
2010年8月,设计院下发关于王家湾滑坡治理《王家湾滑坡治理施工图设计》的图纸。
设计中为阻止坡体滑移,对滑坡体共布置了两排抗滑桩以抵挡滑坡体剩余的下滑力,在滑坡中部设置第一排41根混凝土抗滑桩,在滑坡前缘设置第二排57根混凝土抗滑桩。
发生坍塌的96#抗滑桩位于王家湾大桥13#墩左侧,桩径2.5*3.5m,设计孔深30m。
地质特征主要为:1、孔口〜17m为第四系崩坡积物;2、17〜20m为强风化粉砂泥质岩;3、20〜30m为弱风化粉砂泥质岩;4、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有大量渗水进入孔桩。
于2010年11月25日开孔,当挖至距地面7m时,护壁发生局部垮塌,经回填后重新开挖施工,至2011 年3月28日成孔,经验孔合格后,于3月29日完成桩深21〜30m 段的钢筋笼制作与安装,3月30日幵始桩深12〜21m段的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三、事故经过:
2011年3月31日15时30分左右,王家湾大桥96# 抗滑桩在桩内进行钢筋笼绑扎作业时,由于土体内大量渗水,孔桩周边滑坡体滑动面围岩强度急剧下降,造成护壁变形挤压钢筋笼,钢筋笼局部骤然变形整体失稳而垮塌,致使孔内施工的三名工人坠入孔底,并被坍塌物掩埋。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及公司报告,同时组织力量实施救援。
经过10小时全力施救,3名工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现场平面图
6#桩孔内发生事故时的剖面图
96#桩孔上方稻田开裂滑移
四、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恩施州政府立即介入事故处置。
通过勘察现场、询问现场人员、查阅相关资料,认定“3.31”抗滑桩坍塌事故为地质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一)直接原因:
坍塌孔桩桩身位于典型的滑坡堆积体上,遇水极易溜坍,而事故发生期间该地区连降中雨,3月31曰降短时阵雨,孔桩周壁围岩为风化粉砂泥质岩,渗水极强,导致围岩浸泡失稳,引起坍塌。
(二)间接原因:
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现场过程控制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安全培训工作不扎实。
劳务队伍培训教育走形式,特别是班组作业和岗位员工操作技能培训。
抗滑桩施工大部分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安全操作技能,自我保护意识差。
2、项目部管理人员工作作风飘浮,对安全质量现场管理抱有侥幸心理。
如果加大对孔桩周边地质情况监测力度,尤其是对发生事故期间接连下雨的情况引起足够重视,就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3、项目部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群众安全监督员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4、工序作业与技术交底脱节,施工组织设计不能有效执行,设计意图和规范贯彻不力,导致工序质量安全过程不受控。
五、事故问责:
根据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办法》,对X公司总经理蔡某、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焦某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并处经济罚款10000元。
对X公司总工程师兼安全总监曾某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处经济罚款5000元。
对项目经理向某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处经济罚款5000元。
对项目党工委书记单某,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王某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处经济罚款3000元。
对项目副经理兼作业队队长龚某给予撤职处分,并处经济罚款3000元。
对项目作业队现场施工员胡某给予记过处分,并处经济罚款3000元。
六、预防措施:
1、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立即部署在X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事故隐患专项整治活动。
整治活动突出责任落实,必须由项目经理带队。
2、提高对滑坡段地质灾害风险认识,完善对滑坡地质地段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以动态信息反馈指导施工。
3、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梳理抗滑桩施工工序,重新审核关键工序施工技术交底。
编制抗滑桩开挖、护壁施工、钢筋笼制作安装、砼浇筑及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标准、作业流程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要求。
严格控制危险环境作业人员数量,挖孔桩桩底每班作业人员不超过2人。
4、加大对一线作业人员安全质量培训教育工作力度,严肃考核。
结合工程进度,强化技术交底与工序方案的岗位培训,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
5、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扎实做好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提高一线员工应急逃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