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 邢文黔

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 邢文黔

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邢文黔
摘要:进行素质教育,是初中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师在进行化学基础
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品德、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积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目的要求;途径方法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
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积极培养学生非智
力因素。

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
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
学生参加健康成长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在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
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增
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近现代史、国情教育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
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石油、化工和科技方
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介绍本省、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
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师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教学。

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
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
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

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
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意识
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
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
酸雨、沙尘暴、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进行空气污染、水污
染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

此外,在学生
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同时应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5)法制教育
要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知识点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内容。

例如在讲授空气环境、
水资源、CO、CO2等内容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讲授燃烧剂爆炸
内容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讲授金属内容时渗透《中华
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在讲授化学与生活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重视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
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
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
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
学习的指导作用。

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
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
的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

实验中要严格要求,规范操作,科学合理,注意安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帮
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
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研究教学
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
观点。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

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
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
事项,教材做到了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了学生能够接
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
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

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
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
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指导阅读。

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初中化学
新教材图文并茂,思考性、可读性强,且正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
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及时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
学兴趣。

二是指导练习。

包括两个方面:一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
题海之苦,包括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的“形成性练习题”和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效果的“提高题”。

二要通过典型习题讲解,不仅教给解题技巧,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练习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

4.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

因此,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

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学生实验,可以把一些知识改为学生实验,提高实验质量。

课外活动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组织和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办化学小报、化学魔术表演、做家庭小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实验等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邮政编码:5530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