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解读能力要求较高。

而初三化学又是化学教学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这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来说,有时要求颇高。

正因为如此,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对于如何使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来为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化学综合素养是尤为重要的。

针对化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认真分析和整理,提出了几点看法。

标签:化学创新能力实践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初中生对新事物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能力较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初三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化学理论基础和化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更为人性化、时代化和科学化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设创新性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美妙的化学世界中。

一、创设创新性的教学情境
初三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零散、繁杂,比如,关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反应规律、反应现象等,学生很容易混淆。

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引进情境教学法,设置合理、有趣的化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来,进行意象化、生动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去,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对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为什么pH不能大于7,理论讲述和计算推导都十分复杂,但如果让学生思考“甜水无限稀释,能变成苦水吗?”这样启发,学生就会在哈哈大笑中会迅速理解。

教师应根据初三化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通过类似的情境模拟、创设,改革过往单纯的授课模式,生动展示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当学生的结论不正确时,不要直接否定,要想方设法诱导其他同学积极质疑并进行讨论,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同时要注意不断地从讨论中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过程和内容。

质疑和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成功中
得到喜悦,从失败中得到总结和提高,不要让少数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垄断讨论市场,否则多数学生会丧失积极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心灰意冷时,给他们介绍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内心深处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奋斗目标,努力进取,形成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学生应当是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标有效落实。

如在总复习实验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根据已掌握的有关实验内容和技能,设计一个魔术,要求在课堂上集中交流表演,看看谁设计的魔术最精彩。

班里一下子沸腾了,有的同学都激动地站起来发表他的魔术高见了。

同学们设计了很多简单但却很有趣很有新意的魔术。

通过这次成功的魔术交流,不仅使同学们巩固地掌握了许多实验知识,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保持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改进研究,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开展家庭小实验,科技小论文征文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四、开展课外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现代化建设,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可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进行材料易得、生动有趣的小制作、小实验。

如:自制氢气球、去味剂,进行土壤pH值的测定等,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化学知识,又能让学生真正有所作为,从而有效启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社会、学习科学的热情。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具体计划,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等,将书本知识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创新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纯依据一张试卷的成绩高低来进行,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大部分学生因成绩排名不靠前而失去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极大地打击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他们长期无法感受化学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久而久之,索性就不愿意再努力学习化学了。

如何将“多元化的学习综合评价方式体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评价理念,更要有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
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找出不同个体间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激励每个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看到和相信自己的进步和潜力,始终以一种饱满高涨的情緒去继续努力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长时间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紧抓不懈。

只要我们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功夫,结合化学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实施策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黄玲.浅析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成功:教育》2012(11).
[2]毛轩.浅析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新课程:中学》2013(08).参考文献:
[3]方保中:乍看异常,其实寻常—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及反思《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