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资料
第四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资料
在这个例子中,[闹钟]是负强化物,[醒来] 是正性行为。你是在以前的经验中学会了在 闹钟响起来之前就醒来,因为你不喜欢闹铃 声,[醒来]是为了避免听到闹铃声。
【负强化举例2----买糖果与发脾气】 食品店里的收银员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妈 妈带着她的小宝贝在购物,小家伙一直都挺乖,可是当 他看到一种糖果时,他要妈妈给他买,但妈妈没有答应 。这时,小家伙开始哭闹,甚至是大发脾气。无奈之下 ,妈妈只好给他买了。在以后的几周里,你都会看到, 这位妈妈只要一走进食品店,就先给孩子买糖果。
第四章 护理教学 的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学习理论是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 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主要研究“怎样学的问 题”。
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维持或促 进学生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 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主 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学说
斯金纳的强化学说
主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要 学
认知学习 理论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习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ຫໍສະໝຸດ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1849—1936)是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1904年,巴甫洛夫因为消 化生理学的研究,尤其是 对唾液腺、味腺和肠腺的 反射泌的研究,获得了诺 贝尔生理学奖,而使他最 为出名的,可能还是由于 他对狗的条件作用的研究。
泛化律: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 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 应的现象叫做泛化。
例:有些学生参加数学考试时紧张,后来参加化学 考试时也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把紧张情绪泛 化到其他科目之中。
练习
1、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 (B) A.习得律 B.效果律 C.消退律 D.泛化律
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不足: 但尝试-错误学习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
单的机械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 忽视了人类学习中认知、观念等因素的作用,未能揭
示人类学习的本质。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B. F. Skinner,1904— 1990)是新行为主义创始人,
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 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
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观点
(1)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两种反射的学习: •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 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 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情境 与反应的联系。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强化的性质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强化伴随着反应,
强化不是奖赏
强化是奖赏
反应的主动性 学得了什么 适合于解释
被动 刺激间信号关系
信号学习 情绪学习
主动 特定的反应
简 单 的技 能或动 作学习
(2)强化
强化:操作性反应之后紧跟一个愉快的结果,从而 增强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的 概率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的 概率 强化物: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
惩罚:在操作性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 快结果,导致反应概率下降。
情境分析:
在超市排队结帐时,孩子想要收银台 旁边摆放的糖果,父母开始不买,于 是他开始哭叫起来,家长最终妥协购 买了糖果。
1.以孩子为分析对象: 正强化
2.以家长为分析对象: 负强化
【负强化举例1----闹钟的作用】 如果你早上醒来时发现比闹钟设定的时间早几秒 钟,你往往会先去关闭闹钟,以防止它闹起来。在闹 钟响起来之前就醒来实际上就是负强化作用的影响。
(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猫学会开笼取食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实现的。
3.联结的形成遵循一定的规律:
准备律
指学生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在准备状态下反 应时,则会感到满足,有了满足的经验,以后在相同情况 下就会出现相同的反应.
2、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 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B )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3、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 落”,这种“从轻发A 落”是( ) A.消退 B.惩罚 C.强化 D.分化
二、桑代克的试误联结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习得律与消退律。
例:有的学生在课堂具有发言的强烈愿望,积极举 手,如果教师不满足他们的愿望,则他们发言的 愿望就会消退,以后可能不再发言。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2)辨别律与泛化律
辨别律: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 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 刺激物进行消退。
练习律
指练习次数越多,学习者某种反应与一定的刺激之间的 联结就越强,反之则会减弱
效果律
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 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 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练习
1、 A是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A 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1874—1949)是美国心理 学家和教育家。1903年,他出版的 《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 “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早年 在詹姆士指导下从事动物学习的研究, 后来将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并 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及 心理测验诸领域。 “联结”是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B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C 刺激-反应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2、联结-试误说是 D 提出的
A 巴甫洛夫
B 华生
C 斯金纳
D 桑代克
练习
3、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 B ) A.准备律 B.习得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评价
优点: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是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第一个将传统哲学心理学转化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