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质谱解析

第四章质谱解析

电子能量 电子能量
分子离子增加
碎片离子增加
对于易电离的物质降低电子能量,而对于难电离的物质 则加大电子能量( 常用70eV )。
② 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CI): 电子(100~240eV)轰击离子室内的反应气(甲烷等; 10~100Pa,样品的103~105倍),产生离子,再与试样分离 碰撞,产生准分子离子。
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 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 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
43 57 29 15 71 85 99 113 142
m /z 所得结果以图谱表达-质谱图(质谱,Mass Spectrum)。
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 和定量分析、分子量测定、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 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离子源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质量分析器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检测器
1. 真空系统
质谱仪的离子产生及经过系统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离 子源应达10-4~10-5Pa,质量分析器中应达10-6Pa) ,以减 少离子碰撞损失。真空度过低,将会引起: a)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灯丝; b)引起其它分子离子反应,使质谱图复杂化; c)干扰离子源正常调节; d)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通常,质谱仪采用机械泵预抽真空,再用高效率扩散泵连续 地运行以保持真空。现代质谱仪采用分子泵可获得更高的真 空度。
②双聚焦分析器
在离子源和磁分析器之间加 一静电分析器(Elctrostatic Analyzer, ESA) ,于两个电
极板上加一直流电位Ve,离子通过时 的曲率半径为re=U/V,不同动能的离 子re不同,即相同动能的离子的re相同 (能量聚焦)。改变V值可使不同能量 的离子从其
磁场
+
S 2收集器
+
离子分子反应
+
+ ABCDA
一、分子离子峰
molecular ion peak 分子电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所产生的峰。 分子离子的质量与化合物的分子量相等。
M + e M + 2e
有机化合物分子离子 峰的稳定性顺序: 芳香化合物>共轭链烯> 烯烃>脂环化合物>直链 烷烃>酮>胺>酯>醚> 酸>支链烷烃>醇
质谱法分类: 单聚焦质谱 有机质谱
按用途分
双聚焦质谱
按原理分 四极质谱 飞行时间质谱 回旋共振质谱
无机质谱
同位素质谱
气质联用 按联用 方式分 液质联用 质质联用
质谱分析原理
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带电气态离子,导入磁场中按质荷比(m/z) 大小分离并记录。
离子源 轰击样品 带电荷的 碎片离子 电场加速(zeU) 获得动能(1/2mV2) 磁场分离 (m/z)
各种离子源的基本特征
①电子电离源 (Electron Ionization, EI)
用高能电子束从试样分子中撞出一个电子而产生正离子(M+ e → M++2e)以及碎片离子。M为待测分子,M+为分子离子 或母离子。碎片离子指分子中某些化学键断裂而产生的质量较 小的带正电荷的碎片。大多数质谱法只研究正离子,
但是:
ArCl+ 74.9312 As+ 74.9216
M 74.9216 R 7800 M 74.9312 74.9216
需要用高分辨质谱.
(4) 灵敏度 指信噪比大于10时的样品量。
第二节 离子峰的主要类型
main types of ion peaks
分子离子峰 同位素离子峰 碎片离子峰 亚稳离子峰
+ +
气体分子 试样分子
最强峰为准分子离子;
谱图简单;
不适用难挥发试样;
准分子离子 电子 + (M+1)+;(M+17) +;(M+29) +;
③场致电离源(field ionization, FI)
应用强电场诱发样品电离(量子隧道效应) + + + 电压:7-10 kV;d<1 mm; + + + + + 阳极 强电场将分子中拉出一个电子, + + + + + 电离后被阳极排斥出离子室并 阴极 加速经过狭缝进人质量分析器。 d<1m m 场离子化是一种温和的技术,产生的碎片很少。主要为分 子离子和(M+l)离子。碎片通常是由热分解或电极附近 的分子一离子碰撞反应所产生。 在结构分析中,往往最好同时获得场离子化源或化学离解 源产生的质谱图和用电子轰击源的质谱图,而获得相对分 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信息。
2. 进样系统
气体——直接导入或用气相色谱进样 液体——加热汽化或雾化进样 固体——用直接进样探头
3.离子源
将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成离子。 不同分子离子 化所需要的能 量差异很大, 应选择不同的 离解方法。 软电离方法 能量的较低电离方法 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样品
硬电离方法 能量较高的电离方法
学中用途很广;
5. 检测器
电子倍增管
类似于光电倍增管, 离子束撞击到第一级阴极表面时,产 生二次电子,经过15~18级不断倍增后,为阳极检测电子流, 可测出10-17A微弱电流。 特点:灵敏、快速
6、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1)质量范围 指所能检测的M/Z范围 四极质谱 磁式质谱 飞行时间质谱 M/Z小于或等于1000 M/Z可达到几千 M/Z可达到几十万
以下质量差不可能出现:
4到13、19到25(含氟化合物除外)、37、38、 50 到53、65、66。
3. 分子离子的获得
(1)制备挥发性衍生物
(2)降低电离电压,增加进样量
(3)降低气化温度
(4)采用软电离技术
EI
71
57 149 113 167 279 m /z
CI
113 149 2 6 12 7 9
历史: 1813 年: Thomson 使用 MS 报道了 Ne 是由 22Ne 和 24N 两种同位素 组成,同位素分析开始发展; 40年代初:MS用于石油工业中烃的分析,大大缩短分析时间; 50年代初:质谱仪器开始商品化,并广泛用于各类有机物的结 构分析,与NMR、IR等方法结合成为分子结构分析最有效的手 段。质谱仪成为多数研究室及分析实验室标准仪器之一; 80年代: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分子的分析进一步促进了MS发展 90年代:由于生物分析的需要,一些新的离子化方法得到快速 发展,一些仪器联用技术如GC-MS,HPLC-MS,GC-MS-MS, ICP-MS等应用越来越多。
离子源中产生的离子被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 离子的动能 : (1/2)m2= zeU 磁场中带电离子作圆周运动: R 2 S 离心力 =向心力;m / R= Hze 曲率半径:
1
磁场
S2
收集器
1 R H
2Um ze
离子源 B
离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R取决于: m/z 、 B、 V 当B恒定,改变加速电压V, 可以使不同m/e 的离子进入检测器。 方向聚焦;相同质荷比,入射方向不同的离子会聚;对于m/z 相同而动能(或速度)不同的离子不能聚焦,分辨率不高,一 般为5000。(影响分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离子束离开离子枪 时的角分散和动能分散,因为各种离子是在电离室不同区域形 成的)
第五章 质谱分析法
mass spectrometry,MS

基本原理与质谱仪


离子峰的主要类型
有机分子裂解类型 质谱图与结构解析

色谱—质谱联用
第一节 基本原理与质谱仪
basic principle and Mass spectrometer
概述 质谱仪与质谱分析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1. 分子离子峰的特点
一般质谱图上质荷 比最大的峰为分子离 子峰;有例外,由稳定 性判断。 形成分子离子需要 的能量最低,一般约 10电子伏特。 质谱图上质荷比最大的峰一定为分子离子峰吗?。 如何确定分子离子峰?。
2. 分子离子的判断
(1)N律 由C,H,O 组成的有机化合物,M 一定是偶数。 由C,H,O,N 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 奇数,M 奇数。 由C,H,O,N 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 偶数,M 偶数。 (2)质量差是否合理 分子离子峰与相邻峰的质量差必须合理。
检测器记录
z为正整数,e为电子电荷量,U为加速电压,m为碎片质量,V为电子运动速度。
1 2 zeU mv 2
(1)
加速离子进入一个强度为H的磁场,发生偏 转,半径为:
mv r zeH
将(1)(2)合并:
Hale Waihona Puke ( 2)m eH r Z 2U
2 2
(3)
当 r 为仪器设置不变时,改变加速电压或磁 场强度,则不同m/z的离子依次通过狭缝到 达检测器,形成质量谱,简称质谱。
二、 质谱仪与质谱分析
mass spectrometer and mass spectrometry
进样系统、电离源、质量分析器、真空系统、检测系统 按质量分析器(或者磁场种类)可分为静态仪器和动态仪器, 即稳定磁场(单聚焦及双聚焦质谱仪)和变化磁场(飞行 时间和四极杆质谱仪)。
进样系统
1.气体扩散 2.直接进样 3.气相色谱
C 7 CHO C 6 COO H C 8 NH C 8O H C 7 Cl
2
C 5 COO C l
二、同位素离子峰(M+1峰)
isotopic ion peak 由于同位素的存在,可以看到比分子离子峰大一个 质量单位的峰;有时还可以观察到M+2,M+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