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单选题(共15题;共30 分)1.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是()A. “863”计划的实施B.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鸣”方针的提出2.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21时50分,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

这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A. 东方红1号号号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颗卫星播送的“发射成功的情景。

()B.风云1C.神舟1D.实验1号B. 计算机技C. 太阳能技D. 空间技术4. 甲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64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尔方红1号 B.我国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五不同用途的卫星发射到太空C.我国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并将卫星收回地面D.我国不可承接为外国发射卫星的任务5. 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3.下列图片同属于哪一领域的科技成果( )D. “百家齐放,百家争A.生物工程术术9•“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自己59年的人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有( )B. ②④C. ③④D. ①③10.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邓稼先平 森B.袁隆C. 钱学D.杨振宁6. (2017 •营口)2016年10月11 日,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中近D.第7.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于( )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C. 20世纪70年D. 20世纪80年代8.1984年,为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A. 许海锋团B.李C. 容国D. 郑凤荣2016年度人物”,他将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③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④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A. ①②11. 如果要你为“ 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是(B. 高科技发展计C. 人才培训计D. 国企改革计划12.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学生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为名告上了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于( )B. 1984C. 1986D.2000 年A.教育发展计划划 划A. 1981 年年 年名校名师推荐13.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 )A.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B.高新技术实现 的C.通讯技术实现的 14. 曾经有一位学者高度评价袁隆平:“是他使饥饿的威胁退却,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B. 培育杂交水C. 设计三峡工D. 开发互联网技术说明了()A.①③④⑤C.①②④D. ①②③④⑤、材料分析题(共 2题;共30分) 1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5年,我国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核垄断,作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

1961年,中共中央又决定以“两弹”即原子弹和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根据材料指出我国为什么也要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2)请列举两项我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令人瞩目的成就。

15.下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运》剧照,从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中国奥运,D.学校教育实现的A.研制原子弹稻 程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③旧中国贫穷落后 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B.①②③⑤国强项⑤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3) 为什么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材料新中国成立呦周年颁发的“两禅一星初功财美章及证书(1) 请写出三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 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3)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三、综合题(共1题;共15 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过:“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 ,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

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 ,别人要 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

因为我们一向的方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不是消极防御的。

”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的情景。

材料三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达的标志。

”(1)我国发展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哪一年爆炸成功 ?为反击敌人的核武器进攻,我国成立了什么部队?(3)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研制成功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 C【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的颁布是关系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对落实教育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 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 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故选 C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 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2. 【答案】 A,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方红1 号。

3. 【答案】D【解析】【分析】“嫦娥三号”探测器、“长征三号”都属于空间技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

4. 【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东方红发射成功呢是在1970年;B项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三颗不同用途的通信卫星发射到太空;D项历年来中国帮外国发射了多颗卫星。

只有C项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学生要识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就。

本题难度适中。

5.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籼型杂交水稻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二子目籼型杂交水稻的内容中:“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据此可知,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本题考查学生对籼型杂交水稻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制的意义。

6. 【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

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追溯历史,上世纪70 年代,我国与题干内容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故选D。

【点评】本题以2016 年10月11 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7. 【答案】A 【解析】这是基础题,主要考查我国航天技术起步的时间,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8. 【答案】A【解析】【分析】许海峰1957年8 月1日生于福建漳州,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人,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奥运冠军。

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男子手枪60 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

从教后,他带选手获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

许海峰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

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答案】C【解析】【分析】①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6年;②项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1973年;③项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是“ 863”计划的成果;④项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是2003年,因此,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有③④,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的时间。

10. 【答案】D【解析】【分析】1970 年4 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顺利送人太空。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意义。

11. 【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 年3 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随后邓小平作出了批示。

因此,这项计划被称为“ 863 计划”,863 计划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因此为“ 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最合适的是“高科技发展计划”。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 863 计划”的知识。

12. 【答案】C【解析】【分析】我国于l986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以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事情最早可能发生于1986 年。

【点评】此题结合教材从教材得出。

13.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可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信息、传递邮件、通知,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故答案是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信息化时代的知识。

14. 【答案】B【解析】【分析】袁隆平是著名水稻育种专家,1973 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他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的贡献。

注意袁隆平主要的贡献的识记。

15. 【答案】B【解析】【分析】从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 年举办北京奥运会,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旧中国贫穷落后,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