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2.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人权宣言》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3.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A.20年B.28年 C. 38年D.60年4.我国正在进行“十二五计划”建设,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吗?()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D.进行三大改造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7.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9.右图反映了。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10.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11.“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12.深圳后海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

深圳30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②标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据1988年统计,我国共签订利用外资协议16377项,协议金额785.1亿美元,外资企业已达15948家,引进技术合同3530项,进出口总额达1028亿美元。

这表明()①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②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区域化③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④对外开放有利物科技进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次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5.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单项选择题16.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包括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什么性质?分别采取了什么形式?简要回答这次改造的结果和重大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产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8.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

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材料二邓小平很现实地认训到,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地区之间能同步发展。

他认为要允许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为其他地区和人民树立榜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材料四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

……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3)据材料二、四,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19.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材料一凤阳县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见右图请回答:(1)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里?与此同时,还有哪个省也突破了“左”的农村政策的束缚?(2)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试验,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3)材料二中有A.B.C三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英文字母代号)(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请谈谈对外开放的影响。

真题体验:[2012·达州]下列历史事件,空前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②参加万隆会议③参加华盛顿会议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2012·东营] 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而颁布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2·湖南邵阳] 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2012·吉林]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2012·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的是[来源:学_科_网]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彻底完成B.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我们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C.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D. 1956年初,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6.性质:社会主义改革形式:农业建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

结果: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7.(1)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两个运动顺序可颠倒)(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3)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开放性试题,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18.(1)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

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2)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

(3)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4)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19.(1)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四川;(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B;(4)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真题体验:AADC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