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创】道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原创】道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读《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
道德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道德?这些问题早在几百年前的康德,就进行过深入地探求,并留下了其思想流芳千古。

而我仅以我有限的认识,谈一谈我对道德的认知与感受。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拥有极强的责任感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殷切期盼。

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

就当今社会而言,责任已成为道德中的组成部分。

责任,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非常遥远、不可侵犯,但细想它又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责任让人感觉到一种强制,似有一种无形之物在约束和鞭笞着人们,让人们去顺应它。

通俗而言责任就是人们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就相当于法律中所规定的义务。

每个人做事都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一则为出于自己私人的目的,另一则为责任。

就一件事而言,当私人偏好与责任无关甚至矛盾时,那么就很好进行判断。

但是,如若两者交相融合、相辅相成,那么分辨它就十分困难了。

相信每个人都曾思索过:活着为了谁?也许老师会告诉我们人活着更多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有着满意的生活,有精彩的一生。

大学中的我们每日都有着丰富的活动,每天都在接触新鲜的事物,甚至每天都忙得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每天最起码过得很充实,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但是事实呢?我们的父母呢?他们如今的奋斗难道最主要还是为了自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他们的奋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来自家庭、社会的责任。

他们要为自己的父母儿女奋斗,为了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正如文中所说,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是一种责任。

当你在困难面前、心灰意冷之时,也许你觉得世界已毫无色彩、生命已毫无意义,但是你仍然活着,这时正是责任在支撑着你,你的家庭、朋友甚至国家都还需要你,这时的你所持有的信念和准则便具有了它的道德价值。

我们对于道德价值的考量,不应带有个人的主观情感色彩,而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判断,去辩证的进行分析。

正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根本上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也许有的人会说,他之所以挺身而出是为了做英雄、为了将来拥有更好的社会评价和光明的未来。

但是,一个人在紧急关头做一件事的时候真的会有着如此长远的打算吗?难道他不会考虑到失败的情形吗?如果客观辩证来言,这种行为实则与个人利益关系不大,完全出自责任,因而具有其道德价值。

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认为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总和。

而道德的判断则需因事而异,道德的意义存在于行为的道德价值中。

一件事的道德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结果,而在于他最终所选择时的判断准则,这才是其价值的体现。

而当我们最终对一件事情进行辩证分析和理性思索,那些最终被我们所选择的判断准则也就演变成了今日之道德。

道德的发展也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的体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地被完善、被赋予新的内涵。

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具有认识、规范和调节三种功能。

道德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去认识这个社会,了解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约束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维系正常的社会秩序。

道德在结合了中国实际后便演变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它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诚信、友爱、负责、认真,我们现在所具有的任何优秀的品质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身影。

而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去弘扬他、维护他、发展他,让它不断地发挥其作用。

我们也应积极发扬其精神,重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重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追求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建设一个温暖的国家,讲求谦敬礼让,强调恪守诚信……
道德,有着其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

我们应该不断遵守道德并追求高尚的道德,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拥有充实的自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青年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