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的形态特征
2)根部症状
侧根首先变褐、变细坏死脱落,随之主根维管束变褐变硬(木质化)。
后期主根由下而上腐烂,没腐烂的根,在其侧根坏死脱落后的根茬上丛生大量的次生根(焦枯型和萎蔫型植株少见,褪绿黄化型、叶脉黄化坏死型、混合型植株常见),状如胡须,根的横切面,可见到中柱和维管束随着病情的加剧,先呈现黄色,后变深褐色
2.种子的物理性状
3.栽培方式
三)播种时期一般春季5cm地温稳定在5℃时,墒情好为最佳播种期。伊犁河谷地区西部在3月下旬,东部4月上、中旬。一般是机车能进地作业就开始播种
1.土壤温度
2.土壤水分
3.病虫害发生情况
4.冻害与风害情况
二)种子播前处理
三)播种时期
1.土壤温度
2.土壤水分
3.病虫害发生情况
防治病虫害防控
我区甜菜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甜菜象甲、夜蛾、地老虎等。防治病虫害要以“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为原则,加强病害预测预报,当病情指数、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喷药防治,以保证作物和环境安全。
甜菜褐斑病是由甜菜褐斑病病菌引起的甜菜病害,感病部位主要是甜菜叶片和叶柄。应根据甜菜叶片及叶柄上病斑症状进行识别。
(三)水分
1.甜菜的蒸腾系数虽然比有些作物(黍、高粱、玉米除外)小,但由于单位面积上甜菜提供较多的干物质,因此栽培甜菜要从单位面积上消耗大量的水分。
2.比起其他作物,甜菜是不耐涝的。
四)矿质营养
氮:
吸收与利用的旺盛时期为生育前期和中期。
磷:
甜菜块根增长和糖分积累。
钾:
生育后期促进蔗糖合成,块根薄壁细胞中蔗糖从细胞自由空间向液泡中移动。
二、甜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1.甜菜全生育期的最适积温约3000℃。如果达不到2600℃的积温,就不易获得丰产。所以2600℃这个积温叫甜菜生育的“限界积温”。
2.高温和低温(日平均温度7℃时)都会抑制甜菜叶的生长。
3.当日平均温度达20℃时,块根开始迅速生长.
二)光照
甜菜是长日照作物。适于甜菜生长的日照时数为10~14 h。
防治方法:
1)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量好,土壤肥沃的平坦地种植,避免把甜菜种在水分过多的洼地。
(2)合理轮作能促进地力的恢复和使病菌数量减少。一般土壤采取5-7年轮作制为宜,种植久的老区,须实行8年以上的轮作。甜菜的前茬以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谷子为宜,避免蔬菜茬、大豆茬和瓜茬。
(3)深松土壤,可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增强营养物质的有效性,促进根系发育良好,增强甜菜的抗病性,从而抑制病害发生。深耕土壤可破坏土壤嫌气条件,减少土壤中有毒物质(硫化氢)对根系的不良影响,从而减轻病原菌的侵染。
四.影响甜菜品质的因素
1)制糖生产的中间制品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果胶质、还原糖、蛋白质、有机酸。
(2)甜菜品种是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3)气候条件对于甜菜质有着重要影响。
(4)甜菜糖分积累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均有利于含糖率的提高。
(5)栽培或管理不当也会对甜菜品质形成造成严重影响。
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水肥供应充足,杂草少。因此必须深耕,耕深一般20~25cm,要求秋翻冬灌,耕后及时灌水,为第二年春季早播打好基础,未秋翻的地块,可带茬灌水蓄墒,灌水应在土壤封冰前结束,每公顷灌水1200-1500m3。翻地前亩施有机肥2-3吨,春季整地前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深耙于土壤中。
甜菜褐斑病的症状:
在甜菜叶片及叶柄上形成褐色或紫褐色圆形病斑,初期病斑点很小以后逐渐扩大,直径为约3-4毫米,在斑点周围有一圈由花青素形成的赤褐色边缘,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有时表现略深或不太明显,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生有霉层,病斑中央较薄,易于破碎。病斑数少则几个,多则上千有余,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干枯死亡,使根冠变成为粗壮肥大,青头很长,状似菠萝。
③xx型:
叶片出现同心圆轮纹状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连成黑褐色或褐色斑块,由于侧根的大量坏死和其他微生物的复合侵染,叶片很快焦枯、内卷、叶片变黑或变褐枯死。
④萎蔫型:
叶色正常,但似缺水,叶丛白天萎蔫,夜间或阴雨天、浇水后恢复。
⑤褪绿、xx混合型:
叶片褪绿黄化,同时出现焦枯内卷,枯死症状,植株极度矮化。
注意不管采用条播还是点播方式,均需将种子播下后覆好土,镇压好。机械条播时一定要有专人跟机检查,以免漏播,造成缺苗断垄。
种子不能与氮肥混播。
露地种植要求3-4cm,地膜栽培要求2-3cm。
二、田间管理
查苗补种幼苗显行后,若发现缺苗断垄现象要及时补种,断垄一米左右就要求补种。补种方法:
先浸种催芽,待种子萌动时进行人工条播或穴播,也可在灌头水前带土移植,移植后要及时浇水。
浇水整个生育期浇水4-6次,浇水原则是两头控、中间促,即:
第一水要控,进行苗期蹲苗,在不缺水的情况下尽量晚浇,晴天中午叶片出现萎蔫时方可浇头水。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要及时浇水,一般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而定,至少浇2-4次水,收获前15-20天浇最后一水。
●浇水质量要求浇水均匀,不漏浇,不积水。
二)整地
播前整地以“墒”字为中心,整地要适时,适墒(手捏成团,扔地易散),秋耕冬灌地早春应及时耙耱保墒;春灌地应根据灌水时间和土壤质地,适墒耙耱,适时整地,要求耙深5cm-6cm。整地质量按“墒、平、松、碎、净、齐”六字标准要求,有利机械操作和保全苗甜菜种植与管理技术
一、播种
(一)品种选择
1.发芽势和发芽率
(5)防治褐斑病使用的药剂:
①50%多霉灵60-80克/亩。②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④40%灭病威800倍液。
⑤20%毒菌xx1500倍液。
甜菜根腐病是由镰刀菌、丝核菌等多种真菌和细菌引起的。不同病菌所产生的症状各不相同,常见的根腐病症状有5种:
(3)蛇眼菌黑腐病,发病首先从根体或根冠部位出现黑色云纹状斑块,稍凹陷,然后从根内向根处腐烂,穿破表皮烂成裂口,除导管外全部变黑。
(4)细菌性根尾腐烂病,块根根尾部呈水渍状软腐,常溢出粘液,有腐败酸臭味。
(5)白绢病,此病危害部位主要从根头部开始向下蔓延,病组织发软而凹陷,呈水渍状腐烂,表皮上浮有白色绢状菌丝体,后期产生类似油菜籽大小的茶褐色球形菌核。
苗期松土若播种后遇雨造成板结,要求人工合墒时用钉齿耙与播行呈90º垂直方向进行耙地破除板结
间苗、定苗一般一对真叶时即可第一次间苗,每5-6cm留一株苗(穴播时,每穴留3-4株苗)。一周后可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10-12cm,再过7-10天按密度要求进行定苗,间、定苗时要除去弱苗、病苗、虫害苗,留下壮苗。间、定苗时不留靠苗,若需留双株时,株距也应在10cm以上。
合理密植甜菜单位面积的产糖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块根重量和含糖率3个要素构成。甜菜适宜的营养面积是
0.09~
0.11平方米,每亩的合理种植密度应在5000~6000株。生产上要求亩留苗4500-5500株为宜,即:
行距50cm时,株距要求20-25cm,每亩保苗株数不得少于4500株。
xx除草,培土和揭膜
甜菜最好的前作是麦类作物
豆类作物也是甜菜的良好前作
马铃薯、玉米、棉花等作物也是甜菜较好的前作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0g/kg-15g/kg,碱解氮60mg/kg,速效磷8mg/kg-10mg/kg,总盐含量4g/kg-6g/kg,地下水位低,灌排条件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土;前茬作物以麦类、豆类、亚麻、油菜、玉米等浅根作物为宜,严禁重茬、迎茬,实行4年以上轮作。
中耕要求2-3次,第一次中耕在甜菜现行后进行耕深4-6cm,第二次中耕在定苗后进行,耕深5-8cm,第三次中耕封垄前结合开沟、培土、追肥同时进行,耕深8-12cm。
xx松土质量要求:
沟底平,表土松碎,不埋苗、不压苗、不伤苗、不漏耕,田间无杂草
除草结合中耕铲除杂草,株间杂草要人工清除,也可选用甜菜除草剂清除杂草。
4.冻害与风害情况
机械化精量点播的地块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①必须秋整地施肥使土壤处于待播状态,严禁春整地。②地势必须平整,以保证多行播种机播种时深度一致。③整地必须精细,表层无作物残茬、砾石、土块等,以免播后覆土不严,影响出苗。
④土壤水分储量较大,墒情较好。
⑤具备化学封闭除草和苗后除草条件。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也应注意及时抢墒播种和播后的镇压
甜菜对钠和氟的需求量明显高于其他作物,钠对甜菜产量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
三、甜菜产量形成和品质
一)甜菜产量形成
1.甜菜生产力(单位面积产糖量)由单位面积内株数、单株的块根重和含糖率构成。
2.合理的密度条件下,甜菜的产量取决于块根增长和含糖率。
(二)甜菜的品质
1甜菜的品质甜菜块根压榨汁中的蔗糖含量是决定甜菜品质的重要指标。
甜菜的真叶是单叶,由叶片和xx组成。
叶片形状为扇形、柳叶形、舌形、心脏形和铲形。
甜菜xx:
直立型、匍匐型、中间型
甜菜块根是在叶丛形成后期,主根基部显著膨大而形成,可分为根头、根颈、根体三部分。
甜菜的根皮黄色或白色。
块根的形态楔形、圆锥形、纺锤形、锤形
糖用甜菜块根表皮的颜色为黄白色或者灰白色。块根表皮或根肉呈红、橙、黄等颜色的甜菜是食用或饲料用甜菜,不能加工制糖,只能做饲料,收获时需要淘汰
典型根部症状:
根小,xx多,主根生长受限,主根细长
唯一解决方法!
选择抗丛根病品种(HM1631,HI0135),丛根病的防治
1)xx症状:
①褪绿xx型:
叶片褪绿、黄化、稍变狭长,有的褪绿黄化叶边缘呈波状皱缩,植株矮化。少数植株叶片早期出现白色到淡褐色小斑点。
②xxxx坏死型,:
叶片侧脉首先褪绿黄化,后扩展到全叶,叶片极度皱缩,叶脉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