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三章1秦荣辉

00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三章1秦荣辉


再往下看,就是人间。在 华盖与翼鸟下面,一老年 妇人拄杖而立,根据她的 服饰、发饰特点以及相对 突出的形象,并对照出土 的女尸,可以确定她就是 墓主人辛追夫人。在她的 前边有两位男子在跪地献 物,后有三婢女相送。场 面庄严肃穆,俨然就是辛 追夫人在进行一场正式的 升天仪式。
玉璧下端是两条穿璧相环的长龙, 玉璧上有对称的豹与人首鸟身像, 玉璧系着张扬的帷幔和大块玉璜; 玉璜之下是摆着鼎、壶和成叠耳 杯的祭祀场面。旁边围坐的应该 就是辛追夫人的家人,个个神色 悲哀,仿佛在哀悼她的逝去。 继续往下就是地府(黄泉)部 分。其中最显眼的赤身裸体的健 壮男人,就是传说中的地神—— 鲧,他托举着大地,脚下踩着两 条巨大的鳌鱼。 目前对于画中内容的描述, 都只是后人的猜测,那些图形的 真正含义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 定论。



二桃杀三士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虎拉车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陕西省以陕北绥德出土的画像石最多。在题材内容方面, 少见圣贤节烈的历史故事,除部分神话传说之外,大多数 是现实生活的场面。 在布局结构上,花纹边饰在画面上占显著地位;在石块上 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 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 是独树一帜的。 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 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 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 术样式
——秦汉美术(1)
焦作师专美术学院 秦荣辉
一、 概述

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是我国 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在秦 及西汉初期一直在实行,直到汉武帝才真正确立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由于国家的统一,人 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充 裕的条件。建筑、雕塑、绘画都到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 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模、数量和惊人的 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平。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 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 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 力。
2、墓室壁画 秦代的墓室壁画至今尚未发现。 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始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 汉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盛行厚葬,“厚资多藏,器用 如生人”。汉代很多贵族豪强地主的坟墓都极具规模,流 行在墓壁上绘制壁画。 迄今发现的汉代墓室遗迹颇多,山西平陆、山东梁山、 河北望都、河北安平、河南密县、辽宁辽阳和金县、甘肃

► 画像石多发现于山东西部、南部,江苏北部,
四川西部的岷江地区,河南南阳及陕西绥德, 山西离石等地。比较有代表的画像石主要集 中在山东和河南南阳。

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原是东汉晚期武氏 家族墓地上的4个石结构祠堂。 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概括来说,有神话 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 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 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 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 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大注 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 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

秦汉时期美术主要包括:
► 绘画艺术: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
画像砖、帛画 ► 雕塑艺术:地下陵墓雕塑 地上仪卫性雕塑 ► 建筑 ► 工艺美术:陶瓷、青铜、玉器、织绣
二 绘画艺术
•绘画在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发展成为 美术中的主要门类。出于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的要求以及生 活时尚的需要,绘画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应用范围广,题材 内容丰富,创作技巧显著提高。



牛耕图(左) 禽、马、牛车(右) 陕北绥德画像石(拓片) 东汉
► 徐州画像石中
最具特色的, 是描绘建筑物 中有人物活动 的画面较多, 且场面较大, 以剖立面式的 手法来表现建 筑物,既可看 到建筑物的造 型与结构,又 可看到建筑物 中的人物活动, 使画面直观生 动,质朴简洁, 表现出石刻工 匠高度的艺术 创造才能。
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 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 东汉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东汉墓壁 画 墓室壁画的主要内容是描绘死者 的仕途经历及其生前的享乐生活。 现存画面 50 多组,面积超过 100 平方米。墓壁绘有城池、幕府、 官署、楼阁、门阀、官舍、庄园 等各种建筑,并有车马仪仗、宴 饮府厨、乐舞百戏等场面,有农 耕、牧放牛羊、养蚕、渔猎等劳 动生活的场景。此外也有羽人, 奇禽异兽、各神祥瑞和死者升仙 等形象,并出现与佛教故事有关 的“仙人乘白象”的画面。还绘 有古圣先贤、忠臣孝子、烈士贞 女等历史故事。其题材内容之广 泛,是其他壁画墓难以相比的。 壁画中尤以《车马出行仪仗》和 《乐舞百戏》的场面最为精彩。 《车马出行仪仗》
一、画像石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征 1、画像石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平面阴线刻,即将石面磨平,在光面用金属工具凿刻阴线组 成形象。此种手法简便,但效果欠佳。 ②凹陷平面阴线刻,即将正面铲成凹平面,在凹面内用阴线刻 绘形象,形象四周留出加工时的粗疏线条,与凹面的平整和 流动的线条形成对比,效果颇佳。 ③减底凸起薄肉雕,即将底子铲去一层,使形像凸出画面,犹 如浮雕,再用阴线加工细部,再配以几何纹的边框,效果华 丽而庄重。 ④减底平面加阴线刻,即将底子减去一层,形像部分凸出,凸 出部分亦磨平,所需形象刻在上一层平面上,远看好象剪影, 整体感强。汉画像石多在形象四周加刻一个几何纹或花枝纹 边框,对画面起到限定和装饰作用。
建筑图 江苏徐州画像石(拓片) 东汉
苏北徐州一带,画 像题材内容广博丰 富,有反映现实生 活、历史故事、神 话故事的内容,还 有祥瑞吉祥的图案。

纺 织 图 江 苏 徐 州 铜 山 画 像 石 ( 拓 片 ) 东 汉
雕刻技法以减地浅 浮雕加阴线刻为主, 石面的粗糙不平与 线刻细腻真切相结 合,既有浑雄苍健 的阳刚之美,又有 流畅轻巧的阴柔之 丽。

《朱雀》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 西汉
《 升 仙 图 》 河 南 洛 阳 西 汉 卜 千 秋 夫 妇 墓 壁 画
《 伏 羲 》 河 南 洛 阳 卜 千 秋 墓 室 壁 画
《河南洛阳烧沟 61 号西汉墓壁 画》 : 内容有神话传说以及墓 主人乘龙升天和历史故事等,其 中尤以历史故事画最具特色,如 《二桃杀三士》和《鸿门宴》等。 画中笔法简练豪放,线条粗旷劲 利,对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 情绪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山东沂南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河南南阳画像石在东汉时期最为鼎盛。画像题材内容极为丰 富,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禽异兽及神异形象,还有天文图象的 日月星座等。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如乐舞百戏、角抵戏、 车骑出行、骑射、宴饮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故 事的画面,主题突出,布局疏朗,形象鲜明生动。 在艺术表现上,工匠们善于在写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艺术的 想象和大胆的提炼与夸张,表现对象最具典型特征的姿态动 作与强力动感的美,奔放有力。 南阳画像石,主要是用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的表现方法,形 象外的底子铲成素面、或剔成直线或斜纹。在留有敲凿痕迹 的形象上,再用苍劲有力的阴线刻出细部,是一种浮雕与阴 线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形象的塑造,不以精雕细琢见长,而 以泼辣洗练取胜,具有粗犷浑朴、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
宫壁画残片外,Leabharlann 有一些装饰图案,如漆绘、 砖上的线刻画、瓦当等。 ► 汉代绘画不断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我们又能 见到许多绘画作品,它们的绚丽、生动,也 足以使人惊叹不已。现在能看到的汉画绝大 部分与墓葬有关,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 壁画、帛画等。
1、帛画 帛画,按照古代丧仪,应称之为 “铭旌’。据研究,帛画起源于 战国中期的楚国,消失于东汉。
宫殿寺观壁画: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汉代宫廷、各地官服、 学校、王公贵族的住所、各地祠堂中都有壁画的绘制。 这些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 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些壁画现已不复存在。
► 秦代绘画遗存保留下来的非常少,除了咸阳


荆 轲 刺 秦 王 山 东 嘉 祥 县 武 氏 祠 画 像 石 东 汉
《武氏祠画像石》
西王母、历史故 事、车骑画像 (拓片) 墓室画像石 山东武氏祠出土

闵子骞失棰 山东嘉祥县武氏祠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山东沂南画像石发现于沂南县城西的北寨村东汉晚期墓,内 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而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生活场面, 如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宴饮、丰收、祭祀等。而在乐舞百 戏中的七盘舞、管弦乐人、绳技、鱼戏、马术等,具有浓厚 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人物动态生动活泼,雕刻技法也是 减地平雕加阴线,而线条比武氏祠的更为奔放流利,减地也 较粗犷,轮廓自由活泼。
酒泉、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等地都发现有墓室壁画。
汉代墓室壁画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题材内容大致可归纳 为七类: (l)表现墓主庄园生产活动的农耕、桑园等。 (2)表现墓主仕宦经历的车马出行等。 (3)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等。 (4)宣传伦理道德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一类的古代圣贤, 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等。 (5)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一类仙人和表现天上 世界的仙禽、神兽等。 (6)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等。 (7)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 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各类内容的分布,一般是1、2、3、4类多绘于前、中、后 室或耳室。5、6、7类多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墓壁材 料分砖石两类,一般是先在砖石表面抹一层石灰泥,干后作 画。作画步骤是先用墨笔勾轮廓,然后平涂颜色,画面效果 质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