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2012广州二测)从2001年到2010年,世界贸易进出 口总额由61624亿美元增长到303870亿美元,中国的 进出口总额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31727.6亿美元。由 此可见 • ①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总量的扩张 • ②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与协作日益深化 • ③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贸易中得以充分发挥 • ④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 【解析】入世后摩擦和冲突增加了,①不符实际; 入 世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经济全球 化不仅仅是风险,也有机遇,③不选。正确影响是D
⑤要创立与世界接轨的技术标准,突破“绿色壁垒”。 ⑥要重视信息化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
沟”。
• 入世十五年,我国坚持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经济主流,随着我国开放水平的提高,更多 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其根本目的是: • A.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追求更多的企业利润 • C.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形象 • D.体现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赢利。B正确,ACD与题意无关。
基本原 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
则 我国入 世的意 义 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
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五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①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 • ②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 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重要战略决策 •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B.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逐年缩小 C.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D.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 (2012西城模拟)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2011年10月11日警 告称,欧元区债务危机已扩散至系统性层面,需加强应对。 欧洲债务危机会在欧洲或者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条连贯的路 径,将危机传导到他国。这一传导链条是( ) • ①消费下降,消费资料进口减少 • ②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 • ③生产下降,生产资料进口减少 • ④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3)资本全球化(投资领域) • ①含义: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 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全球范 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 • ②表现: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 里,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 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一个另一个市场。 • ③作用: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
• 【特别提示】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1)经济全球化三种主要表现之间的联系:
• 生产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反过来,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 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 (2)准确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侧重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是由多 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国独立完成的; • 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侧重进口、出口商品在全球范 围内进行,不是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 • 资本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5、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 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带来 了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6、我国应对对策: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 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 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2012厦门5月质检)受国内钢材市场产能过剩、需求降温 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钢铁企业赴国外投资设厂,寻 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一现象 • ①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②是我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表现 • ③有利于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 ④表明我国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
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 都是相等。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 应集中力量生 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 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 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比较优势理 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2012广州模拟)中国虽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 制造”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南非世界杯赛场上随处可 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令人难忘的呜呜祖拉,还有哨 子、国旗、假发、手环、头巾、座椅等。这主要体现了( )
• A.生产全球化 • C.资本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D.消费全球化
• 【解析】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体现了中国产 品贸易的全球化,故答案为B。生产全球化强调世界多国 共同生产同一种产品,排除A。资本全球化强调投资的世 界化,排除C。D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排除。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解析】此题强调一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他国的影响,凸显了 不稳定性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故答案为C。不平衡强调国 家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此题无体现,排除①。此题也没 有体现国家间的激烈竞争,排除③。
练习测试
(2015年高考上海卷18)下图是2011-2014年我国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情 况。由图可知,近年来我国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解析】从2001年到2010年,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而且中国贸易总额增长更多,这体现了②③。①本身 说法不对,④与题意无关。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
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2)消极作用:①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 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 ② 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波及世界,加剧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
极大的威胁。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
练习测试
(2015年高考天津文综政治4)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 ,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的 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 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销往巴西。在巴西 市场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度占至市 场份额的99%。这段材料表明 A.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 合作 ①世界贸易组织 ②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 型经济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经济全 球化背景,考查国际经济合作;立足于 企业经营,考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措 施;立足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考查发 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措施。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 和启示类为主,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以及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具体措 施。材料题多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 重点考查企业“走出去” ,以及我国应 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措施
国民待遇原则: (对内一视同仁) 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 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 的待遇。
中国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
①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②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③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④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
•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生产要素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 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 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不等于说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1)生产全球化(生产领域) • ①含义: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各国 的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 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 ②表现: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 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 ③意义:生产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比较优势 ,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的收入与生活水平。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
考点二、世界贸易组织 【特别提示】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是各成员平等进行贸易的重 要保证,是避免贸易歧视、贸易摩擦的重要基础。非歧 视原则主要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来体现。
最惠国待遇原则: (对外一视同仁) 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 方面给予另一个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地给予 所有的缔约方。
• (2)贸易全球化(交换领域) • ①含义: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 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
• ②表现: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交换的 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 交易的范围。
• ③作用:各国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去交换、经济全球化
比较优势: 假设条件: 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如果一个 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 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 比较优势(p94) 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 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 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