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成为改革的关键。

网络的普及、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

教师承担着培育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任,是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和科研必备的一种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应该专业化,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必须通过专门技能的训练、不断地学习来掌握并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成长的方向。

如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逐渐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而当今时代是信息化快速发展时代,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明天就可能变成过时的内容,所以老师必须不断升级和变革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信息化教育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是必不可缺少的。

一、信息技术能促进教师专的业发展。

1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很大的帮助。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后来这句话变成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而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教师的工作特性造成教师看书的时间很少,不能去大量的阅读书籍。

而在现代信息化技术无处不在的情况下,阅读成为很轻松、很容易办到的事情,人们利用智能手、掌上电脑等各种工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学习各种知识。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师及时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实现专业知识的丰富储备。

2 、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的应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化教学,从而为学生搭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正确的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

而教师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教育博客、教学日志等,这样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老师就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限制在网上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每个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扬长补短,从而取得的更加优异的教学效果。

这样既发展了教师自身的技能,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最终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3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态度的养成有助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的专业态度有助于老师在教学中乐于学习、乐于钻研、乐于进步、乐于教学,积极创新、积极追求,从而热爱自身的职业,进而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部分教学负担,加速了课堂教学进程,从而提高了老师对工作热枕,使老师有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去。

同时,达,使每一个教师很容易了解那些优秀教师的生平事迹,灵上有很大的洗礼,从而提高教师本身的道德素养。

4、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终身学习平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终身不断学习和终身逐渐发展的过程。

现代教育提倡的是终身教育,要求人们活到老,学到老。

进行终身学习方的式很多,例如:参加各种辅导班、脱产进入大学院校学习、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等。

而大部分人大部分的学习主要是利用网络终端如电视、电脑、手机等进行的远程自我提升进修。

现代远程教育,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

由于网络能提供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的资料,学习者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以何种方式,学习何种内容进行自主学习,间的限制,可反复学习,直到学会。

由于网络具有良好的即时通讯能力和随时沟通机制,学习者可在学习的同时可以随机进行交流讨论学习心得,实现合作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不但能够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而且还能满足社会成员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育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平台。

信息时代的老师,既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学习者,信息技术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依托,专业发展提供源泉。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

减轻了教师的一网络的高度发对自己从心不受课堂时为终身教1 、信息技术促使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者的地位,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随着教师的指挥棒把一节课演的花样百出,轰轰烈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越来越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特别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获取和挑选信息的能力、鉴定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新的基础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职责。

其任务不在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些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环境;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有效的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上。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整个课堂从教师的讲授活动中师生互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

在信息化社会提倡个性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有所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信息技术促使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1 )、备课方式的变化。

一支笔,一本教案本,一些相关资料,每个教师每学期每科要写3-4本教案,每本教案60多页,教师每天不停的伏案疾书。

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写教案这种备课中。

这样的备课方式不但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限的办公经费。

而电子备课是指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电脑、掌上电脑等工具进行无纸化备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网以及教师自制资源,将所需资源材料整合为页电子面形式的文档或课件,为教师充分利用各品牌资源库产品进行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提供了保障。

通过选择和优化,快速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所需要的电子教案和课件。

“电子化”备课把教师从“抄”教案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处理教材采用哪些教法和学生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电子化”备课使教师的备课质量大幅度提升,教师理解教材也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

2、教学方式的网络化。

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满堂讲的教学方式在当时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不停的讲,学生不停的练,题海战术提高教学质量。

而现代教学方式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的新颖活泼的网络教学方式。

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一个平台账号,学生登陆学习平台可进行预习、教学、发言、练习、检测等教学活动,学生完成各个环节后进行提交学习结果,教师可以马上利用网络技术将全部学生答案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当堂解决,基本不留作业,不但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网络教学中课件能随意调出,随时能够重新讲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重点、难点知识,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通过网络化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学方式改革,改变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3、信息技术使用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引起的教师专业素养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不但能使用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还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科研,并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美国教育部下属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从学习技能的角度提出信息素养,强调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信息素养概念。

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面向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何种信息,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

在掌握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师还必须拥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能力,具体包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利用电子教室组织学生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科技进步的体现。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不再是信息技术老师一个人的事,普通学科教师已经成为使信息技术应用的中坚力量。

就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来说,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会越来越重要,它必将成为教师众多技能中最重要的一种技能,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无法教学。

我们老师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平台,长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让自己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1] 孟莉;何露《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刍议》•《职业教育研究》.2012[2] 李轶楠;张贺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11[3] 毕春苗《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克拉玛依学刊》.2011[4] 刘革《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教育信息技术》.2009[5] 杨兆平《化学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⑹王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科技促进发展》.2010[7] 徐上海《信息技术对更新学校教育环境的意义》.《交通职业教育》.2005[8] 姚俊明;邢丹;张红伟《博客(Blog)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 王彦坤《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语文教学》.《才智》.2012[10] 浪腾谍鹤《应用博客工具进行教学反思》.《新浪博客》.2009[11] 王凤云《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12] 张伯邑《现代教育新技术下学校教育环境的更新》报》.2003 .2014.《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