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中考考点全解:考点十五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含解析)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木炭与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过程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的气体实验结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1、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是在于它以哪种方式可以容易变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金属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而非金属不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大于4个(当然也不是全部原子适合这一规律,碳就不符合).而碳最外层电子数只有4个,既不容易失去,又不容易得到,所以稳定.2、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可用来做碳素墨水。

易错考点(1)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例题解析例题1: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答案:B解析:【解答】A、石墨用作电极利用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利用的是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利用的是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利用的是它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用途,且与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先分析各种常见碳单质的用途,再判断是否利用化学性质例题2:图6-11装置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实验装置,某同学对使用该装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 _ b __ _。

(2)根据要求填表: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 3O2↑分解反应水量筒C+2CuO2Cu+CO2↑ C 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解析:【解答】(1)酒精灯,铁架台(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排水法,从导管b进,把水排到量筒,量出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3)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被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分析】: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课后练习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多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2)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C60 + 60O2 60CO2(3)化学解析:【解答】(1)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化学性质稳定;(2)C60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0+60O260CO2;(3)化学变化是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分析】:碳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6-12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装置A、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装置B的作用是。

(4)此套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答案. (1)C+2CuO2Cu+CO 2↑(2)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中,炸裂试管。

(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答】(1)通过反应的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2)装置A中黑色的氧化铜被还原成红色的铜,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装置B的作用为: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中,炸裂试管。

(4)因为反应可能生成有毒气体,固需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可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得进行尾气处理。

3、实验室常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实验中,若温度不够高或木炭粉量不足,除有铜生成外,还会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CO2B. 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一定是CuC. 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D.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后,再熄灭酒精灯答案:D解析:【解答】A、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为CO2,故A错误B、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还可能是Cu2O故B错误C、实验中如果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u2O和CO2,,生成物没有单质,故C错误D、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故D正确【分析】: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可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束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压强变小,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倒流。

4、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作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B. ⑤⑥⑦C. ①③⑤⑦D. ④⑥答案:D解析:【解答】①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②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③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④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⑤金刚石可以做装饰品,是利用金刚石的折射和反射的光的能力很好,属于物理性质;⑥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⑦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用途,且与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先分析各种常见碳单质的用途,再判断是否利用化学性质5.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6-9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

答案:(1)6,二(2)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碳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两个电子层,故在第二周期;(2)墨的主要成份是碳单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分析】:元素的周期数就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电子层数6、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C、用碳素墨水签署重要文件D、用活性炭吸附毒气答案:C解析:【解答】A、天然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是物理性质故A错误B、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是物理性质,故B错;C、用碳素墨水签署重要文件,利用了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化学性质,故C正确D、用活性炭吸附毒气,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用途,且与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先分析各种常见碳单质的用途,再判断是否利用物理性质7、将少量的木炭烧红后,伸入到装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反应后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C.燃烧中要吸收大量的热D.反应后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答案:D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故A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C、燃烧中要放出大量的热,故C错误D、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8、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下图),你认为试管A中的物质除木炭与氧化铜外,还有。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试管A中,出C、CuO外,[还可能有物质(用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

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也可以还原氧化铜。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

要想使进入试管B 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案:空气(1)O2CO CO + CuO Cu + CO2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保护气体)(2)氧气(或空气、氮气、一氧化碳)将澄清石灰水换成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将试管换成大烧杯、广口瓶,增加澄清石灰水的量)解析:【解答】(1)碳与氧气反应,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量不足时,碳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还有毒性,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为了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防止试管中的空气中的氧气和碳发生反应,最好将试管中的空气抽出而充入氮气;(2)空气的氮气不能参与反应,所以在二氧化碳逸出的过程中可能带出一部分氮气,而为了让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可以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代替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分析:试管中有空气,可以据此解答;(1)碳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由于氧气含量不足,所以碳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了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最好将试管中充入氮气,可以据此解答;(2)空气的氮气不能参与反应,所以在二氧化碳逸出的过程中可能带出一部分氮气,可以据此解答,而为了让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可以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代替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