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基础知识。(共50分) (共7题;共50分)
1. (2分) (2018·浙江模拟) 抄写句子(做到笔画正确,结构匀称,书写工整,行款整齐)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泰戈尔
2. (10分) 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yào guī lǜ fèng xì shù shā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10分) 比一比,再组词。
洛________ 榆________ 畔________ 甚________
络________ 输________ 伴________ 其________
4. (12分)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硕大________ ②一________千________ ③心驰________
④________自怜
⑤________一曲 ⑥流入________ ⑦翠色________ ⑧襟飘________
(2) 词语①的近义词是________;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3) 用词语③写句子:________。
5. (4分) 我会拼(看拼音,写词语)。
zuì duō mǎn dì wǎn sh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 2 页 共 6 页 nà li yì duǒ shǔ xīng xi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8分) 扩句
①你得装死了。 ②我忘了。
7. (4分) 读句子,划线的词使用得正确吗?
①上午,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微风习习 , 好冷啊! ________
②清晨,我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顶上看日出。 ________
二、 阅读·感悟 (共2题;共20分)
8. (9.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国山水多美丽
轰(hōng)隆(lōng)隆,轰隆隆。火车像骏(jùn)马,在原野上跑得欢。车窗(chuāng)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
一张照片是高山。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高山,手牵(qiān)着手,肩挨(āi)着肩。
一张照片是绿水。水面好宽好宽,宽得望不到岸。渔(yú)船星星点点,渔民撒(sā)网捕鱼。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山水多美丽。
(1) 小朋友从车窗向外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2) “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挨着肩”这句话把“高山”当作________来写。
(3) 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田野好大好大,大得________。
山好高好高,高得________。
水面好宽好宽,宽得________。
9. (11.0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 3 页 共 6 页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____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 选择合适的一组关联词语填到横线上。
因此…… 只有……才……
因为…… 无论……都……
①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
②当然,____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2) 填空: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上文,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三、 写作技能。 (共1题;共30分)
10. (30分) 以“我爱小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写出喜爱小树的原因。 第 4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共50分) (共7题;共50分)
1-1、
2-1、
3-1、
4-1、
4-2、
4-3、 第 5 页 共 6 页 5-1、
6-1、
7-1、
二、 阅读·感悟 (共2题;共20分)
8-1、
8-2、
8-3、
9-1、
9-2、
9-3、
三、 写作技能。 (共1题;共30分)
10-1、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