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国防教育_比较与启示_王建中

中外国防教育_比较与启示_王建中

中外国防教育:比较与启示王建中(河海大学军事教研室,南京210098)=摘要>文章从目的、观念、立法、实践性和高校教育等方面对中外国防教育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外国国防教育对我国国防教育的启示: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强化危机意识教育;从法制建设角度完善国防教育经费投入等保障体系;从长远发展角度加强高校人才技术和国防人才技术的融合;从实践可行的角度增强国防教育实际效果。

=关键词>中外;国防教育;危机意识;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11)05-0150-03=作者简介> 王建中(1966)),男,江苏溧阳人,河海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

国防教育历来是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安全。

通过国防教育强化国民国防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防教育体系是信息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

对中外国防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是加强和提升中国国防教育渗透力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中外国防教育比较各国国情不同,各国国防教育的内涵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不同国家的国防教育情况决定着其不同的国防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

1.目的比较)))由于各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不同,确定国防教育的政治原则和军事战略思想也不同,所以各国实施国防教育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朝鲜、以色列等国,因所处安全环境长期严峻,其国防教育非常明确地以备战为目的。

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以备战为目的,把国防教育提高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美国国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9110之后更是强调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强调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各领域的利益需求,将国防教育作为其上层建筑中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与美国现行/先发制人0安全战略和国家战略完全吻合。

我国国防教育以新安全观为引导,根本目的是确保国家和人民利益安全,倡导世界和平,追求和谐发展,培养公民国防观念,培养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促进与加强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以及提高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当前的核心是发展利益。

2.观念比较)))我国5国防法6指出,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在所有国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包括国防教育活动。

俄罗斯等国同样把国防教育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国防教育成为当政者推行国防政策的必然的重点选项,其国防教育思想主要是培养国民尚武精神:梅德韦杰夫访问/北方四岛0,普京向国民展示柔道,都起到为政府拉得激进民众选票或者提倡尚武精神的作用。

我国国防教育观念上更多的是强调思想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核心,通过教育提升公民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危机意识。

在政府责任和公民义务之间更多地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0。

我国国防教育更多是在讲道理,并且跟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

学生军训和军事课程对培养大学生国防观念起到积极作用。

在培养危机意识上,日本可谓典型。

日本历朝历代都在强调作为岛国的资源匮乏、防御困难等不利因素,教育国民生存空间狭小将来有亡国之忧,以激发国民的危机感和为其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寻找借口。

虽然/二战0后和平宪法限制了其发展常备军,但在国防教育上日本却走在世界前列。

3.立法比较)))国防教育只有纳入法制的强制轨道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国防教育的法制化。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国家出于自身安全考虑,纷纷把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纳入国家法制总体建设规划之中。

美国国会1958年通过了5国防教育法6,对国防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内容、形式、机150江苏高教2011年第5期构和经费都作了明确规定。

美国还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国防动员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国防动员计划,如51947年国家安全法6、5普通军训与兵役法6等,对国防教育的组织保障、人力物力保障也都专门作了明确的规定。

以色列采用全民皆兵的国防体制,并通过这种体制进行国防教育。

按照其兵役法的规定,以色列所有适龄男女,除特殊情况外,都必须入伍从军[1]。

以色列预备役人员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训练内容与强度同常备军相差无几。

俄罗斯、德国、瑞典等国家也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细则。

我国国防教育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拥有包括5宪法6、5国防法6、5兵役法6、5军事设施保护法6、5预备役军官法6、5人民防空法6、5国防教育法6在内的国防教育法律体系。

相对而言,我国国防教育法律体系建立较晚,2001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才审议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6,学校层面国防教育在各级学校才得以相继开展并逐步深入。

4.实践性比较)))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国防教育是为了培养国民国防意识,基本上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

但美国不同,其国防教育是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美国5国防教育法6第一条第一款详细阐明了该法的目的:/本法的目的是加强国防,鼓励和支持教育计划的扩展与改进,以满足国防的重大需要。

,,目前的紧急状况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美国国防取决于对复杂科学原理和现代技术的掌握;国防还取决于新原理、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发现与发展。

,,面对当前教育的紧急状况,我们要求各级政府作出额外的努力,因此本法之目的是给个人、州和州以下机构以各种形式的大量支持,以确保培养出大量的高质量人才来满足美国国防的需要。

0[2]由此可见,5美国国防教育法6之初衷就是以领先的科技和高质量的人才满足国防需要。

其实,1958年美国出台5国防教育法6的真实背景是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而严重刺激了美国的自尊,为了在与苏联的竞争中迎头赶上并赢得未来,所以要集美国教育、科技、人才之力,加快发展国防,全力超赶苏联。

所以,5美国国防教育法6的内涵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有别于我们对国防教育的常规理解。

美国国防教育实际上是对全美全民教育,尤其是掌握着大量人才和技术的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国防化0改造,突出了美国教育必须直接为国防和军队服务的特征。

5.高校国防教育比较)))我国5国防教育法6指出,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我国大学生除2~3周军训外,还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美国在全美非军事院校设立了531个后备军官训练团,直接为美军物色选拔预备役军官人才。

其做法非常成功,已为诸多国家效仿。

我国军队也已经在全国116所非军事院校设置了/选培办0,委托其为军队培养国防生。

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

越南开办了6所/国防教育中心0,每年可以训练18万名大学生,规定中专、大专、本科必须保证达到4、5、6周集训时间。

朝鲜大学生模仿军队编成班级小组,每个大学生从2年级开始到部队军训6个月。

英国、印度也都在地方大学设置了/后备军官训练团0,为军队挑选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成为预备役军官。

他们平时还负责普通大学生的军训工作,提前培养军官素质。

俄罗斯在非军事院校设立军事系和军事教研室,为俄军培养技术军官和预备役军官,并协助大学开展国防教育。

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实行强制性兵役制度,如新加坡规定18~22岁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2年,学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通常是先到军队服役2年回来再去念大学,拒绝服兵役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二、外国国防教育给我们的启示1.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强化危机意识教育日本成功的危机意识教育是立足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上的。

日本政府反复向国民宣传其自然、地理、资源等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使其防御能力脆弱等不利因素。

国土狭小、纵深浅、海岸线长、易遭到来自各方向的登陆入侵等内容写进了学生课本。

地震引发海啸和核事故也成了日本国防教育的素材。

资源贫乏需从国外进口,海上交通线一旦被切断,国家将难以生存,所以日本必须大力发展海军等观点,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

这种危机教育,不仅没有打击日本国民的自信心,反而激发和刺激了日本的国民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3]。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强调依法施教,以学生国防教育为基础,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强化国民国防意识,为加强和巩固国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针对当前新形势和国民国防观念淡漠的实际,我国应进一步研究国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把国防教育纳入国防战略视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战略层次的国防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151比较高等教育发展,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并重。

要认识到国富不等于国强,强国必须强军的历史真理。

和平崛起使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利益,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实力做保障,屈辱的近代史不能重演。

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大部分人产生和平麻痹思想,对国家安全的新的形势认识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

2.必须从法制建设角度,完善国防教育经费投入等保障体系一部5国防教育法6使得美国的教育自1958年以后开始为美国国防提供技术和人才等服务,使得其国防和教育两大事业相互促进。

它/对美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法律依据,,,设置了-国防学生贷款计划.可谓世界教育之原创,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通过立法如此大规模地向学生贷款,支持学生完成学业,自该法颁布到1969年,共有150万人靠国防贷款上完大学,1.5万人完成博士学位学习0[4]。

相应的,美国政府为支持教育投入大量经费以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

这部法律将国防与教育、军事应用科学与技术教育相联系,并舍得下本钱投资[5]。

我国国防教育法明文规定:制定国防教育法是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制定的0。

其内容和形式务虚多于务实,即主要依靠讲课和日常思想教育开展一些国防教育活动,实质性内容不太多。

同时,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和国防教育经费不足也是普遍困扰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些高校怕安全出问题,不按规定完成实弹射击科目。

有的学校以/专业课都排不过来0、/经费不足0为由不开设军事课。

这说明部分高校事实上不重视国防教育课程,现有5国防教育法6和教育部、总参、总政下发的/军事课教育大纲0没能得到有效落实。

可见,建立完善国防教育法规、加大国防教育监管力度和经费投入是保障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效果的根本措施。

3.必须从长远发展角度,加强高校人才技术和国防人才技术的融合从长远看,我们在不放弃国际合作努力的基础上,必须从从长计议发展自己的技术,就像自力更生成功研制/两弹一星0一样,需要集全国之力,大力发展军事高技术,以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力培养国防科技人才是国防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可以借鉴美国国防教育的成功经验,把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技术跟国防人才和国防科技发展融合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