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免疫球蛋白1
可变区
H链N端的1/4和L链N端的 1/2区域内,氨基酸的种 类、排列顺序与构型的变 化很大
高变区(HVR):V区内的部 分区域氨基酸组成、排列 顺序和构型更易变化(互 补决定区,CDR)。
骨架区:可变区中除去高 变区部分的氨基酸变化相 对较小。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姚韵靓
QQ/微信:1879397 Phone:665058 E-mail:Yaoyunliang1984@
新浪微博:@Yulion_乱激棍 @免疫学资讯
免疫球蛋白
• 内容提要
概述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抗体的异质性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免疫球蛋白基因及抗体的多样性 人工制备抗体
• J链
一条多肽链,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合成。 能将Ig单体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并与抗体 的体内运转有关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 分泌片
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以非共价形式结 合到二聚体上,形成分泌型IgA(SIgA),然后被分 泌到黏膜表面。能抵抗蛋白水解酶消化。
• IgG
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 体;
IgG1
IgG2
IgG3
IgG4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各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IgM
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 的Ig,称巨球蛋白。
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各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IgM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最早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 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 该儿曾有宫内感染
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故检测IgM水 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也可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
• 先锋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 血清型
同种型 (isotype)
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所共有的抗原特异 性标志,主要存在于Ig的C区中
根据H链C区的不同又分为五个大类,每一类又分若 干亚类;按L链的不同分为两型,每型又分若干亚型。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轻链不同
型
κ型、λ型
亚型(subtype)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 诱导免疫球蛋白异质性 的因素
外源性因素——免疫球蛋 白的多样性
由抗原的多样性决定,是 免疫球蛋白异质性的物质 基础,反映出机体对抗原 识别的精细性。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重链和轻链 • 可变区和恒定区 • 铰链区 • 功能区 • 其它成分 • 水解片段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 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 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的4肽链分子,称为Ig 的基本结构。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V区的功能
识别和特异性结合抗原 Ab +Ag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
体(BCR)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当IgM或IgG与Ag 特异性结合后,构型改变,暴露IgG 的CH2和IgM的CH3功能域的补体结合位点,通过补体 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C区的功能
结合Fc受体
调理作用: 与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 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增强细胞 吞噬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可变区和恒定区
恒定区
恒定区(C区): H链C端的 3/4和L链C端的1/2区域内, 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 与构型相对恒定。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可变区和恒定区
铰链区
位于CH1与CH2之间,含 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 伸展弯曲,而且易被木瓜 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可变区和恒定区
结构域
每条多肽链均可折叠 成多个球型结构,球 型结构之间由二硫键 相连。每个球型结构 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临床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周身无力、出 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大,继而出现局限性或 多发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局部肿瘤。骨骼局限性骨 质破坏或缺损。易合并反复呼吸及消化系统感染。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可变区和恒定区
的75%~80%; 具有抗菌、抗毒和抗病毒作用,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发挥调理作用;与NK
细胞结合,发挥ADCC作用;与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 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
• 主力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各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同一表位诱导产生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其识别抗 原的特异性不同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 免疫球蛋白分类
重链C区免疫原性不同
类(class)
IgG、IgM、IgA、IgD和IgE
亚类(subclass):
IgG (IgG1~IgG4) IgM (IgM1、IgM2) IgA (IgA1、IgA2)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ADCC)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介导I型超敏反应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C区的功能
穿过胎盘和粘膜
I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IgA能够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 概念
尽管所有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在结构上均由V区和C区组成, 但不同的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其特异性 以及类型等诸方面均不尽相同,呈显明显的差异性。
• 表现
不同抗原表位诱导的同一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其识别抗原 的特异性不同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概念
• 抗体
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 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
活化、增殖、分化
Ag
B
浆细胞
抗体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概念
•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 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ADCC): IgG的Fab段与靶细胞的抗原 决定簇结合,抗体的Fc段与NK细胞 上的Fc受体结合,直接杀伤靶细胞
介导I型超敏反应: 与肥大和嗜碱性 粒细胞上的Fc 受体结合.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Fab段 Fc段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调理作用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抗体
存在于体液(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存在于B细胞膜表面, 即BCR。比sIg多一个跨膜区和一个胞 浆区。
Ab=Ig,Ig≠Ab; Ab是功能描述,Ig是化学结构描述。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得到的动物血清(抗血清),是 由体内分别针对抗原物质上的多个抗原决定簇的 多个B细胞克隆发生应答后产生的,是多种不同 抗体的混合物。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各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IgA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 分泌型IgA(SIgA)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 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 泌液中,主要作用为局部抗感染。 分泌型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
• 粘膜、局部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各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IgD
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两种 血清型功能未知 膜结合型IgD (mIgD)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之后出现 mIgD,他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了。
• 膜型:BCR • 分泌型:未知
轻链类型是相同的 不同种属的动物与链
的比例不同:
人: 2 :1 小鼠:20 :1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轻链病(LCD)与轻链沉积病(LCDD)
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是由于异常的浆细胞产 生过多的轻链,而重链的合成相应减少。
过多游离的轻链片段在血清或尿液中大量出现称 为轻链病;一旦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全身组织中沉 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即为轻链沉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