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外汇与汇率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是(C )
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
C.须比较国外利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后而定
D.利率与汇率不存在联动关系
*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B )
A.法定平价
B.铸币平价
C.通货膨胀率
D.纸币购买力
3、与金币本位制度相比,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对汇率的稳定程度已( 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比较
*4、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则会有利于(A)
A.进口
B.出口
C.增加就业
D.扩大生产
5、在汇率标价上,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B )
A.英国与法国
B.英国与美国
C.美国与德国
D.美国与法国
*6、英镑的年利率为27%,美元的年利率为9%,假如一家美国公司投资英镑1年,为符合利率平价,英镑应相对美元( B )
A.升值18%
B.贬值14%
C.升值14%
D.贬值8.5%
*7、假设美国投资者投资英镑的可转让存单,6个月收益5%,此期间英镑贬值9%,而投资英镑的有效收益率为( D )
A.14.45%
B.-4.45%
C.14%
D.-4%
*8、在汇率理论中,具有强烈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是( C )
A.购买力平价说
B.利率平价说
C.货币主义说
D.资产结构说
二、多项选择题
*1、当前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 B C D E )
A.经济状况
B.国际收支状况
C.利率水平
D.货币政策
E.重大的国际政治因素
*2、汇率下浮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用下列机制来解释(A B C D )
A.货币工资机制
B.生产成本机制
C.货币供应机制
D.收入机制
E.债务效应
*3、当前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 B C D E )
A.经济状况
B.国际收支状况
C.利率水平
D.研发投入
E.重大的国际政治因素
三、判断题
1、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
(×)
2、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
(√)
*3、在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国货币数量减少时,称作外国货币汇率下浮或贬值。
(×)*4、升水与贴水在直接与间接标价法下含义截然相反。
(×)
5、利率对即期汇率的影响较之对远期汇率的影响更大。
(×)
*6、在金块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其上限是黄金输入点,下限是黄金输出点。
(×)
*7、纸币汇率的变动,仍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
(×)
8、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它劳务收支状况的改善,而对该国的单方面转移收支亦会增加。
(×)
9、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物价的变化源于货币量的变化。
(√)
*10、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远期汇率会下跌。
(√)
*11、国际借贷说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
(√)
12、汇兑心理说是纯粹唯心的观点。
(×)
*13、利率平价论,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
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紧密相联,资金流动无障碍。
(√)
四、名词解释
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系指以固定数额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
目前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法,只有英镑、美元等少数例外。
2、即期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在两个营业日内交割的买卖外汇现货时所使用的价格。
3、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的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4、外汇: 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5、货币汇率理论:该理论通过汇率决定方程式阐述了一国汇率变动是由三项因素决定的:本国货币供应量与外国货币供应量之比、本国实际收入与外国实际收入之比以及本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比。
*6、资产结构平衡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货币因素和实体经济因素所诱发的资产调节和资产评价所共同决定的。
五、简答题
*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汇率的因素有许多,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
第一,国际收支状况。
必须指出,临时性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并非一定会影响到汇率,而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差额,必然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
第二,相对通货膨胀率。
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是对内价值。
如果货币的对内价值降低,其对外价值即汇率则必然随之下降。
第三,相对利率。
一般而言,国内利率的上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但利率对长期汇率的影响有限,而对短期汇率可产生较大影响。
第四,相对经济增长率。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其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相对较快,则会使其货币汇率下跌。
不过,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而言,该结论未必适用。
第五,财政收支状况。
通常,财政赤字的增加一般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跌,但其影响并非绝对。
第六,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第七,心理预期因素。
第八,信息因素。
第九,政府干预因素。
*2、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及表现形式如何?
答: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不一样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表现为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法定平价成为决定汇率的基础,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已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汇率稳定机制已大大降低。
在纸币本位下,其所代表的价值量或实际购买力是汇率决定的基础。
表现形式为汇率波动剧烈,受经济、政治、社会及心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3、简述购买力评价说的缺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
然而,这个理论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
第一,它颠倒了“纸币的购买力”与“纸币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因此是它着眼于表面现象,而未触及本质。
因为纸币代表的价值量是本质,而购买力仅仅是现象,汇率是以两国纸币代表的价值是的比率为基础的。
第二,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货币数量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数量是影响物价的唯一因素,这不符合实际。
第三,购买力平价理论能够说明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但就短期与中期汇率的变动趋势来说,它是无能为力的。
第四,比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它也是有缺点的。
4、利率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缺陷。
利率评价理论认为: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介,约等于两国间利率差。
利率平价理论由于忽略了外汇交易的成本因素,也未考虑外汇管制等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而使得按该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往往同实际不符。
特别是在货币危机的条件下,按该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更同实际相距甚远。
5、简述汇率变动将给国内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汇率是一国的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联结因素,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对于一个具有小国开放经济特点(即本国的价格、利率等经济变量不能左右国际上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动)的国家来说,一方面,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影响本国汇率的变动趋势,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化又反过来对本国的国内经济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影响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影响产出,和通过影响一国的进口商品价格影响国内物价总水平。
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可由实际汇率R来衡量,它表明购买一单位的本国商品需要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实际汇率上升,或称实际升值,则需要更多的外国商品来换取一单位的本国商品,从而一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及国内、外价格的关系表示:R=P/eP[*],这时里e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P为某商品的国内价格,即本币价格,P[*]为该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即外币价格。
显然,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名义汇率的下降(本币升值)将导致实际汇率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
汇率的变化还将影响一国的价格水平。
在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本币贬值将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并通过一系列的传导过程促使该国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比如,生产进口商品的国内厂商会由于竞争者的价格上升,也随之提高价格,工人会由于生活费用的增高而要求更高的工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