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 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 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 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 化抽象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 语轻柔的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 伤口。
❖ 化冗长为简洁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 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首歌 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首史诗,有痛 苦也有欢乐。
运用原则
❖ 要贴切 ❖ 注意创新 ❖ 要通俗、形象
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 〈印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 本体。) 例: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
比喻的作用
❖ 化平淡为生动
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春风是旋律,春雨 是歌词,春花、春草是春的跳动的音符。
❖ 化深奥为浅显
希望是航标灯,即使风浪再大,也不会迷航
(二)比拟:
概念: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把人当作物来 写,或者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方式。
种类: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 和动作。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 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比拟的作用:
色彩鲜明: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描绘形象: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 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表意丰富: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 (1)此刻,她那 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 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 像 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 (1)
,理由:

❖ (2)
,理由:

考题演练
(2012重庆卷)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 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常用的修辞知识及运用
(一)比喻
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 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 格。
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构成比喻必备的条件:
⑴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⑵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的类型:
❖ <1>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
一般地说,总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 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 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区辨]1.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 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 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 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
的过去。 ❖ 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有点面熟。 ❖ 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小王调走了,小周辞职
3.作用:
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五)对偶
1.概念: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一 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类型: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 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 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考题演练
(2012重庆卷)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 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 语句构成 排比,语意连贯。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 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借代:
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 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
三、一般的考查题型
(一)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 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
(二)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 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三) 语言运用题(第六大题)中, 根据语言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题型:扩展语句,仿造句子,写开场白、结束语 、 解说词 、临别赠言 、广告词 、应聘词、画外音、 手机短信 、宣传标语 、论坛留言 、串台词 等 。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 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 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2分)
①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3.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四)夸张
1.概念: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 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类型: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 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了……
2.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
例: (1)你带着这么沉重的包袱上课,注
意力能集中吗? (2)这种想法太机械了。
修辞中的比喻,只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比 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 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
考题演练
(2011重庆卷)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 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一、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9种修辞: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考查方式
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
一是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 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 运用修辞方法。
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结合扩 展语句,选用、仿用句式,语言表达简 明得体等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