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静力触探分层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探讨
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 c)和侧壁阻力(f 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 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
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着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2)粘土: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粉质粘土: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局
部略有突峰,与q 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 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 c曲线。
(4)粉土:q 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 s曲线一般位于q 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 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砂类土:q c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 s曲线一般和q c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 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 c曲线和f 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
二:各土类划分指标
通过双桥静探曲线形态我们能够对土层大致分层,但要做到精确分层我们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205页图3-4-6来划分,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将图3-4-6中的公式整理成下表。
地质队黄河已将下表公式编辑成Excle表格,只需输入q c、f s即可自动判别岩土类别,使用起来更方便。
双桥静探试验地层划分与定名解译表
根据双桥静探曲线形态、岩土划分指标能够做到准确分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注
意以下几点:
(1)先以双桥曲线形态标准进行初判土名,再根据各层q c、f s和R f平均值进行数据辅助判
别修正,以此综合判别出土类。
(2)对电厂、变电站或线路工程的一个地貌单元,有多个双桥静探钻孔资料,可按剖面孔位互相对照比较将一个工程或地貌单元判别成标准剖面,以此进行土层分类定名,使土层分
类统一。
(3)对于电厂、大型变电站、长大线路工程,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规程布置一定数量的钻探孔,分层时和静力触探相互对照、互为参考,综合划分土层;对有相当经验的地区和较小规
模的工程,可单独使用静力触探划分土层。
(4)对一些特殊情况,如没有静力触探使用经验的地区,可在钻探孔旁配打静力触探孔,
进行资料对比,建立静力触探曲线与实际土层类别的经验关系,并逐步积累经验。
土名参数特征曲线形态
淤泥qc<,fs<20Kpa,Rf=1-30?稳定平直,fs在qc右侧
淤泥质土 <qc<,10<fs<30Kpa,Rf=1-30 稳定平直,fs在qc右侧
亚粘土 <qc<4Mpa,20<fs<50Kpa,
Rf≥起伏变化缓慢,fs在qc右侧
粘土 <qc<4Mpa,20<fs<50Kpa,Rf>4 起伏变化缓慢,fs在qc右侧
亚砂土 <qc<9Mpa, Rf≥短锯齿状或曲线呈麻花状交叉,或贴近左右一侧
含结核粘土 qc>2Mpa,fs>100Kpa qcfs不稳定,曲线有突变,fs在qc左右侧无规律粉细砂 2<qc<15Mpa,Rf= fs不稳定,长锯齿状,曲线起伏较大,fs在qc左侧
中粗砂 qc>10Mpa, Rf< 长锯齿状,曲线起伏较大,fs在qc左侧
风化层 qc> fs是稳定高值qc不太稳定,fs在qc左侧或右侧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