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张以文一、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指青春期发病,卵巢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雄激素生成过多,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症、卵巢多囊样变等表现。

多囊卵巢(PCO)只是一个形态上的体征,任何引起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 腺体外雌酮生成增多的疾病都可引起PCO。

正常妇女B超声检查时约20%有PCO征。

据估计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10%。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症状与体征月经初潮后不规则月经持续存在。

以稀发月经最常见,继发闭经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次之,偶见原发闭经及规律的无排卵月经。

绝大多数患者无排卵,少数可稀发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

高雄激素症状有:多毛(发生率约70%)、痤疮、偶有阴蒂略大,或稍见喉结突出。

肥胖:发生率约为50%。

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

若以腰围与臀围的比值(WHR)为指标,WHR>0.85为内脏型肥胖或男性肥胖。

约70%的PCOS患者有至少1项的血脂异常。

黑棘皮症:是严重IR的一种皮肤变化。

2、血激素改变(1)高雄激素血症:常用的指标为血清睾酮(T)、雄烯二酮(A2)、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S)水平升高;SHBG降低使游离睾酮(FT)增高更明显。

(2)高雌酮(E1)血症:血E2相当于正常早、中卵泡期水平。

高雄激素在外周脂肪基质及血管转变为E1,肥胖患者转换率更高,使血E1水平增高,E1/E2浓度比>1。

(3)血LH、FSH水平比例异常:卵泡期血LH明显高于正常,FSH相对低下,致使LH/FSH比值增高至2~3以上。

(4)高胰岛素血症:瘦PCOS患者中高胰岛素血症约占30%,肥胖PCOS患者中则约75%。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胰岛素反应高亢,血糖反应正常。

当胰岛β细胞功能耗竭时,出现糖耐量低减(瘦PCOS 患者10.3%、胖PCOS患者30%)或糖尿病(瘦PCOS患者1.5%、胖PCOS患者7.5%)。

(5)高PRL血症约10%~30%PCOS患者有轻度高PRL血症3、B超声检查PCO征卵巢超声像结果1999年Yen提出非肥胖PCOS是真正的PCOS,GnRH-LH、GH-IGF1系统分泌亢进为主要病理生理变化;而肥胖PCOS患者GnRH-LH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受到肥胖的修饰,加上高胰岛素的作用,构成PCOS的变异类型。

此外,Kahn(1976)发现胰岛素抵抗与黑棘皮病同存,称为“高雄激素耐胰岛素黑棘皮综合征(Hyperandrogenism Insulin resistance acanthosis nigrican, HAIR-AN综合征)。

常见于年轻妇女,有极严重IR与高胰岛素血症、不同程度的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变或卵巢间质细胞增殖,黑棘皮改变。

5、近期及远期合并症(1)糖尿病:PCOS患者IGT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病率增高3-7倍。

(2)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可能增加。

(3)子宫内膜增生及腺癌发病的危险增加。

(4)PCOS患者妊娠后自然流产率、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

(5)有代谢综合征的PCOS患者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7倍。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1、生殖轴障碍(1)、GnRH /LH脉冲分泌异常导致Gn分泌不协调:PCOS妇女无论肥胖与否,GnRH /LH脉冲频率都增高。

非肥胖PCOS妇女GnRH /LH脉冲分泌振幅也增大,使24小时LH平均水平升高3倍,LH/FSH比值>2-3。

肥胖对GnRH-LH脉冲分泌幅度的增高有负面影响,GnRH /LH脉冲振幅减弱,使LH水平升高甚少或不高,LH/FSH比值可不高。

PCOS患者GnRH/LH脉冲发生器加速可能由于患者固有的缺陷、持续雌激素影响,缺乏孕酮的作用,使下丘脑多巴胺、鸦片肽活性减低所致。

(2)、LH-泡膜细胞系统功能亢进:PCOS患者卵巢静脉血T浓度比外周血高4倍。

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

支持过多的雄激素来自卵巢。

卵巢雄激素生成过多还与细胞色素P450C17α酶功能亢进有关。

过多雄激素在外周转化为过多的雌酮,雌酮又刺激垂体使其对GnRH的敏感性增高,LH分泌更加增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E1腺外生成量无周期性变化,形成对下丘脑垂体异常反馈信号,导致无排卵及无孕酮对抗。

(3)、FSH-颗粒细胞系统功能受阻:PCOS患者优势卵泡选择受阻。

卵泡颗粒细胞数目少,缺乏芳香化酶活性。

但在体外,这些颗粒细胞对FSH 反应正常。

可能PCOS卵泡局部存在FSH、IGF 抑制物,阻断了芳香化酶的激活。

PCOS卵泡液中,低IGF-Ⅱ、高IGFBP-2、缺乏IGFBP-4水解酶、游离IGF-Ⅱ低,与正常排卵妇女闭锁卵泡相似,因此不能发育为优势卵泡。

IGFBP为阻断FSH作用的物质。

PCOS卵巢IGF系统的改变可能与高雄、高胰有关。

2、代谢障碍(1)、选择性胰岛素抵抗(IR)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INS) 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敏感性降低,生物效能减弱;即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所运转的葡萄糖量低于正常,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引起INS分泌代偿性增加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但对INS 促分裂作用敏感性正常。

PCOS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继发于胰岛素作用途径中多个环节异常,如酪氨酸激活酶活性、葡萄糖运载体(GLUT4)运载效率及抑制脂溶能力减低,转运葡萄糖效率低;丝氨酸磷酸化过度,引起信号传递系统功能障碍。

(2)、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卵巢雄激素过多人卵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直接刺激PCOS卵巢间质细胞生成过多T。

胰岛素与IGF-I协同,放大泡膜细胞LH诱导的雄激素生成。

胰岛素促进分裂,直接引起多卵泡及卵巢增大。

高胰岛素抑制肝脏SHBG、IGFBP-1的合成,增高FT及游离IGF-1水平。

高胰岛素还促进PCOS细胞色素P450c17α酶活性。

此外,人垂体也有胰岛素受体,高胰岛素可能促进垂体LH脉冲分泌幅度增大,二甲双胍治疗4~8周后PCOS患者血胰岛素、LH、GnRH刺激后LH反应皆下降。

(3)、生长激素(GH)轴功能异常青春期前GH不足的女性青春发育延迟,补充GH可促进青春发育。

育龄期GH不足者,卵巢对外源Gn反应迟钝,促排卵治疗时加用GH,可减少Gn的用量及疗程。

人卵泡及黄体有GH受体基因的表达。

GH通过GH 受体或IGF-I受体介导,有放大LH诱导的泡膜细胞雄激素合成及FSH诱导的颗粒细胞E2、IGF-Ⅱ合成的作用,提示GH及IGF-1为Gn的促进物质(co-gonadotropin)。

但人类GH、IGF-1对卵泡发育并不绝对必要,因为GH 受体异常导致IGF-1缺乏引起的Laron型矮小症患者仍可自然怀孕。

肥胖和非肥胖的PCOS妇女GH轴的功能状态明显不同。

非肥胖PCOS妇女24小时GH脉冲分泌平均振幅增加30%,与LH分泌亢进平行。

GH介导IGF-1在颗粒细胞中的作用因局部存在FSH的抑制物质而受到阻断。

但GH刺激生成的IGF-1却通过旁分泌作用于泡膜-间质细胞,与LH协同,增加A2的生成。

因此,高GH及伴随的高IGF-1,与高LH协同,成为非肥胖PCOS患者发病的环节之一。

相反,肥胖的正常妇女及PCOS妇女表现一种低生长激素状态,24小时GH的脉冲振幅、平均GH水平及GH对GHRH、L-多巴反应皆降低50%。

但肥胖妇女有高胰岛素血症、低GH使脂肪分解受抑制,更加重肥胖。

脂代谢异常。

(4)、血脂代谢异常约40%PCOS患者有内脏型肥胖、血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有研究显示PCOS患者,不论有无肥胖,腹部皮下脂肪对儿茶酚胺抵抗,脂肪分解减低;相反,内脏脂肪分解却增高,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多,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一些新的脂肪激素或细胞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PCOS患者血瘦素水平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3、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已发现50%~60%的PCOS患者血清DHEA、DS水平升高,可被地塞米松(DEX)抑制,ACTH刺激。

已确认PCOS患者中有两种类型的肾上腺功能异常:(1)细胞色素P450C17α酶,17,20碳链酶功能亢进。

(2)肾上腺雄激素对正常水平的ACTH过度敏感。

这与肾上腺功能初现的改变类似。

因此,PCOS的发生系“肾上腺功能初现亢进”所致。

PCOS肾上腺功能异常的原因至今仍不明。

有认为PCOS高雄激素状态、高雌激素(E1)状态,影响肾上腺内微环境,改变酶活性而引起。

肾上腺雄激素过多也影响卵巢内微环境,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过多。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肾上腺功能初现亢进2、下丘脑GnRH脉冲发生器异常3、卵巢外Gn的促进物质(Co-gonadotropin)-“PCOS双重缺陷”的发病学说4、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群聚现象,家系分析得出常染色体显性和X连锁显性等不同遗传方式的结论。

5、环境因素孕期暴露于高雄激素环境的雌性大鼠,成年后发生不排卵和多囊卵巢。

肥胖﹑多毛的PCOS妇女卵巢雄激素分泌过高与出生时过重和母亲肥胖有关。

临床上患PCOS的单卵双胎的姐妹并非都患病。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特异的PCOS基因,但PCOS相关基因已见报道,PCOS更像多个基因作用的结果,同时可能存在宫内高雄激素、丙戊酸等物质的作用。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003年鹿特丹会议提出PCOS诊断的标准是:高雄激素症、排卵异常、B超PCO征三方面中符合二项,并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症的疾病。

2、须鉴别的疾病.间质泡膜增殖症(stromal hyperthecosis)、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羟化酶缺乏型、卵巢分泌雄激素的肿瘤、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发性多毛症、下丘脑性闭经、药物性高雄激素症。

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1、调整月经周期,防止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1)孕激素:可于周期第16-19天用MPA 6 mg/d,10天,停药后等待撤退出血;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如为单纯或复合增生则MPA可加到10 mg/d,10天。

疗程很长,可间断使用。

非典型增生者应根据病变轻重要求决定治疗方案。

可用更高效的孕激素,如左诀诺孕酮2-4 mg/d、己酸孕酮500 mg/周。

(2)口服避孕药:含雌激素有助于升高SHBG,减少游离T的组分。

常用的有妈富隆、达英-35。

2、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1)减轻体重:低热量、低糖、低脂肪饮食、体育锻炼,有助于月经、排卵的恢复及心血管病的预防。

(2)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在推荐作为临床一线治疗前,仍需进行多中心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确认其疗效、适应证及安全性。

①二甲双胍②罗格列酮3、促进生育(1)药物促排卵治疗Ⅰ枸橼酸氯底酚为弱雌激素,能与内源性强雌激素-雌二醇竞争结合靶器官雌激素核受体,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促使GnRH、FSH、LH的分泌,进而刺激卵泡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