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知识点:
1.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
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2.主要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3.判定:
(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2)两底角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中线和高合一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4)角平分线和高合一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底边上的中垂线是同一条线,可以判定是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1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
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注意:若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则
说这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而一般不称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4.2性质:
⑴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度。
⑵等边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每个角的角平分线互
相重合。
⑶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
边上的中线、高线或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4.3判定:
⑴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⑵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⑷有两个角等于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4反证法:
4.4.1定义: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4.4.2一般步骤:
应用反证法证明的主要三步是:否定结论→推导出矛盾→结论成立。
实施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
第二步,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
第三步,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5.直角三角形中,30度锐角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典例分析
例1.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6cm,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例2.如图,已知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且
DB=DA ,BP=AB,DBP DBC ∠=∠,求P ∠的度数。
例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30度,且它恰好等于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的2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4,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8,若它所对的角为60度,求斜边上的高
V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延长BC至点E,使例5,已知ABC
CE=CD=1,连接DE,求DE的长
例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这个三角形的顶角
例7.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8,若它所对的角为60度,求斜边上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