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生长及控制、遗传育种、分类以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有关微生物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

《食品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应用学科,它与《医学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等学科处于同一层次,其前置课程是《生物化学》,后置课程为《食品工艺学》。

可以说,《食品微生物学》是基础学科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并掌握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食品卫生监督中有关微生物的鉴别、检验、生长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道《食品微生物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

3.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并能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应用到具体的食品工业中去中去。

4.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八)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类必修课,系主干课程。

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3课时,共30课时。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阅读指导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4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食品微生物学》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

可以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如江汉湖主编的《食品微生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材)。

六、课程评价
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采用平时考核(30%)和集中考试(70%)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集中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3)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15%;单选题15%;填空题30%;判断说明题10%;简答题30%;
4)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A.名词解释
例:发酵
B.单选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下面哪一位人物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柯赫
C.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球形、____和____。

D.判断说明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酵母菌属于原核微生物。

()
E.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简述病毒的复制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