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 发展有何特点? 提示:城市化发展迅速。
尝试探究:
了解 1.城市化的含义及其标志 2.城市起源的条件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掌握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 1.结合图表分析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2.根据城市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对 策
一、城市的起源与阶段 (1)条件 及社会组织 出现了 社会分工
(2)基本前提:剩余农产品的出现,一部分人能够从事 非农业 劳动。 (3)演化过程: 手工业 同农业的分工以及 商业 的出现,形
成集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及市政设施建设的发展。
时间 特 点 单一 政治 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 , 2.城市的发展 工业革 多以 增加 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 扩展 命以前 独立经济 城市数量 ,规模扩大,功 专业化 特大 工业革 大学 能 ,城市成为区域 的中 命以后 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城市和大城 第二次 城市发展迅速,出现 城市,如“科学城”、 世界大 市带及 战以后 “ 城”和旅游城市等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原因:发达国家经济 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民族经济 的迅速发展。 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
2.教材P34“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 ”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城市密集地区, 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扩展,城市之间有连成 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城市群和大城市带。 目前世界六大城市带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 区,由于各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的不 世界主要城市带及其成因 同,其出现的原因也不同。 城市带的名 主要成因 称 中国长江三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中国 角洲城市带 最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工业和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农业人口 城市 1.概念: 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 地区转化为 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 非农业 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 增加 (1)城市人口 。 总人口 用地规模 (2)城市人口在 中的比重上升。 (3)城市 扩大。
3.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当代世界城市化特点 加快 (1)城市化进程大大 。 数量 大城市 (2)大城市 迅速增加, 带出现。 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郊区 加大。 城市化水平 逆城市化 ①发达国家: 较高,一般在70% 城市 以上,出现 数量 城市化和 规模 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乡村人口向 移 动,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大城市 膨胀 ,城市 剧增。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 速度快、水平较低
答案
D
【练习1】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 长图。读图回答(1)~(2)题。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中国城市化目前仍处在“半城市化”状态, 仍大约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 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促进人的发展”,关键是使久居城市的农民 工真正成为城市市民,最终实现“全城市化” 。
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什么是城市化? 2.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有何区别和联系 ? 【例证1】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 口增长示意图,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1.教材P33“图2-1-3 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 化趋势” 提示:该图通过两条曲线变化说明了1950年 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特点。一条 曲线是城市人口增加曲线,从图中看出, 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7.34亿,2000年达到 28.54亿,2020年将达到44.88亿;另一条曲 线是城市化水平曲线,从图中看出,1950年 城市化水平为29.2%,2000年达到46.6%, 2020年将达到57.4%。总之,世界城市人口 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 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013年4月7日下午,博鳌年会“城市化的 质量”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对中国城市化的质量 展开热烈探讨。嘉宾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速 度将超过历史上的美国。数据显示,中国的城 市化水平已经从建国初的7.3%、1978年的 17.4%提高到目前52.6%的水平,超过100万人 口的特大城市已逾百座。
续表
美国—加拿大五大 湖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 沿岸城市带 欧洲西部城市带
英国南部城市带
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 美国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 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 金融贸易区 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发达 的地区,工业和贸易占世 界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人 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世界现代工业发源地,资 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有序 1.积极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 的城 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国家实现合理 保护 节约 用地、 用地及 耕地的 基本措施 和有效途径。 2.不利影响 资源 (1)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对 水污染 和环境 产生巨大影响,造成资源短缺,并加剧了大 噪声污染 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等。 交通 住房 (2)城市人口剧增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导致城 社会秩序 市道路拥挤,
3.教材P35“图2-1-7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 水平” 提示:从图中可看出,当前世界城市化的发展 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 市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 在明显差异。拉丁美洲、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城 市化水平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中,拉丁 美洲是由于人口增长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 市,从而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 速提高;而中东和北非地区因自然环境不利于 农业发展,同时石油丰富,本地区和外籍工人 都聚集于城市而使得城市化水平很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