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表达得体》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语言表达得体》 (1)
B、太太很文雅,您的先生也很文雅,都和我们中国人 一样,不像日本人。
C、太太过奖了,还是您更文雅;我可不如日本人, 更不如中国的知识女性。
D、我看咱们站在一起,好像一对姐妹,分不出谁是 日本人,谁是中国人。
内容场合一致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 点交代清楚合理。
法庭
法官:把罪犯张三的老婆李小花带 上来作证。
——不严肃,应为:传 证人李小花到庭。
三、适应场合,用语准确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李秀才为何挨打?
•
有个年过半百的财主老年得子,大摆宴席庆祝。酒过三巡,小孩抓周,众宾朋
上前道好。张秀才说:“令郎定会大富大贵。”财主大喜。王秀才说:“令郎定
会金榜题名。”财主又喜。李秀才见状,摇头晃脑的说:“令郎将来定会一命呜
二、注意谦敬,用语礼貌
朱军口误在哪?
• 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在“恰同学少年”节目 录制现场邀请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请他讲述 爷爷奶奶的往事。 毛新宇刚落座,朱军立刻语 气沉痛地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 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此语一出全场哗然 。
例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 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 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例、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是
√A、某山路旁:“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B、盘山公路下山方向:陡坡,慢! C、某市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 D、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E、某考场附近:失败是成功之母 F、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5万伏高压电线,严 禁触摸,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G、普及义务教育:“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本人。小王说: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
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具体场合
欢庆的场合: 多说吉利话,不讲丧气话。 悲伤的场合: 严肃、低沉、简略。 庄重的场合: 庄重、规范、不拉家常。 工作的场合: 准确扼要。 日常的场合: 自然亲切,多用口语。 娱乐的场合: 生动风趣。 外交的场合: 不卑不亢。
a知识装进心中,报刊留在室内; b带走无价的知识,留下有价的报刊;
李老师夫妇赴日讲学,在日本好友家做客,日本太太 对李夫人说:“李太太举止文雅,像日本人,不像中国人。” 李夫人应如何回答:“ ”
日本太பைடு நூலகம்显然知道自己的谈吐不妥,歉意地一笑,却 又不感到尴尬。
A、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文明同源,中国文明 哺育了日本。
√H、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
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例题】依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
“惠”(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 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 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点击高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 了。
B.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中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 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得体
课题导入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 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 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 的啰?”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 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 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 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接近的 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 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 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 :“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 了。
失者 ×× ×月×日
启事
本人昨晚不慎在图书馆遗失一把雨伞,请拾者联系×楼 ×号××,在此致以谢意。
失者 ×× ×月×日
例5: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 面的表达要求。(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4 分) 示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
(1)表达的是“嘲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的是“威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话说好很重要
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 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 六月寒。
俗语说:“语言切勿刺入骨髓, 戏谑切勿中人心病。” “当 着矮人,别说短话。”
考点解读
“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得体就是 指运用恰当的语言,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 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 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 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 荣幸。 C.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 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惠存二十 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看漫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⑵ 什么人说什么话
人物的语言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 地位、年龄、职业、性格特点、学识 阅历以及习惯修养等。
例2、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 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
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
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
人去“说和”。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 厨师说:“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 啦分不清。” 赶车的接过话茬:“ 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 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 ” 裁缝说:“ 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得 去,线过得去才行。 ”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挽联
初次见面说“ 久仰 ”,好久未见说“ 久违 ”, 请人批评说“ 指教 ”,求人原谅说“ 包涵 ”, 央人帮忙说“ 劳驾 ”,向人祝贺说“ 恭喜 ”, 麻烦别人说“ 打扰 ”,请人赴约说“ 赏光 ”, 求人解答用“ 请问 ”,请人指点用“ 赐教 ”,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 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 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 事。小王说: (珊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
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
③用“贵” “大” “高” “拜” “雅” “惠”等字表敬
“贵”(如贵庚、贵姓、贵国、贵校) “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
“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 ;高寿,用于问老人 的年龄 )
“拜”(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 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雅”(如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 对方指正)
考 托人办事用“ 拜托 ”,赞人见解用“ 高见”,
看望别人用“ 拜访 ”,客人来到用“光临 ”,
考 陪伴朋友用“ 奉陪 ”,中途先走用“失陪 ”, 你 等候客人用“ 恭候 ”,请人勿送用“ 留步 ”,
请改文章说“ 斧正”, 归还原物用“ 奉还 ”,
送礼给人说“ 笑纳 ”,老人年龄称“ 高寿 ”, 问人姓名说“ 贵姓 ”,希望照顾说“ 关照 ” 称人住处是“ 华居 ”, 称己住处为“寒舍 ”, 送人照片说“ 惠存 ”,欢迎购买说“ 惠顾 ”。
A、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 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B、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 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一位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 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 来……”
A.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 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 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 “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 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②用“小”“拙”“愚”“鄙”“寒” 等字表谦 “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 “愚”“鄙” (如拙见,鄙见,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4.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因编辑部人手有限,凡超过三个月不见 本社通知者,拙稿可以另行处理。 B.恭祝妈妈身体安康! C.舍弟好使性子,还望多多包涵。 D.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
是( B)
60岁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 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 以说“ 拜托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 也可以说“请您 包涵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 可说“您老人家 高寿 ”。
①“家大舍小令外人”
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