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2018届)高三生物周练九
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5分,共45分)
1.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下列有关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增大了精子遗传组成的多样性
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C.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不同
2.右图中甲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现甲细胞基因组成的原因很可能是基因突变
B.乙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 丙细胞分裂后最终可以形成4个有性生殖细胞
D. 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B和aB
3.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4.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下图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作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100次。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 .从①或②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F 1(Bb )产生配子
B .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 1(Bb )产生F 2
C .从①③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从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模拟F 1(BbDd )产生F 2
D .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 1(BbDd )随机交配
5.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T —t 控制,而牛的有角
和无角受等位基因F —f 控制,详细见下表所示。
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均为Tt 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子代中有角与
无角的比值为3∶5
B .如子代中有角均为雄性、无角均为雌性,则两只亲本
甲虫的基因型为TT×TT
C .两只有角牛交配,子代中出现的无角牛应为雌性,有
角牛可能为雄性或雌性
D .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交配,子代中无角个体均为雌性,
有角个体均为雄性
6.已知某种植物子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子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分别可能有3种
C .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
D.第Ⅰ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
7.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
图示一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
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
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 A.1∶1 B.1∶0 C.2∶1 D.3∶1
8.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C.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
D.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后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9.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基因a D、a+、a d决定的,a D对a+为显性,a+对a d为显性。
喷瓜个体只要有a D基因即为雄性,无a D而有a+基因时为雌雄同株,只有a d基因时为雌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 D a D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 D的雌配子
C.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
D.a D a d×a+a d→雄株∶雌雄同株∶雌株=1∶2∶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10.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
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_____,为什么?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____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则黄色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