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姚安一中高三年级九月月考生物试题I选做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4、右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C.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5、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6、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
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7、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合体8、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9、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
判断一只黑毛兔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 )A.用一只纯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B.用一只杂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C.用一只褐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D.用肉眼观察为黑色,是显性性状,受遗传因子A控制,则其为AA10、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 )A、Aa与DdB、 BB与AaC、Aa与CcD、Cc与D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12、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aBb 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C.M、N分别为16、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13、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孩子。
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分别是( )A.1/4,1/8B.1/8,1/8C.3/8,1/8D.3/8,1/214、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D.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5、右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正确的说法是( )A.AB段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B.BC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末期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D.纵坐标中N=1或216、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
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AaX B Y、AaX B X bB.AaX B Y、aaX b X bC.AAX b Y、AAX B X bD.AaX B Y、aaX B X b18、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B.2号C.3号D.4号19、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B.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的稳态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D.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20、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1、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B.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C.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22、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2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24、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25、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2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28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29、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30、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2和丙2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II非选做题(每空一分,共40分)31、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cm2)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强浅绿13.6(100%) 826(100%) 4.33(100%)中绿20.3(149%) 768(93%) 4.17(96%)弱深绿28.4(209%) 752(91%) 3.87(89%)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1)CO2以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和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最后发生改变的是。